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清朝雍正皇帝?他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如何评价清朝雍正皇帝?他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4/1/3 4:13:50

雍正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很有名,雍正所处的时代刚好处于“康乾盛世”中间,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对整个清朝具有杰出的政治贡献。在位期间,雍正皇帝大力发展民生和经济,努力学习汉化的先进之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那么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具体都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首先,雍正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了,基本上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的觉,每天在奏章上写批语的字,最多时达数万字之多,一生总共批示的文字有1000多万个字。要知道这是是用笔写的。

康熙末年,国库加一块儿只有七百多万两白银。而到了雍正皇帝末年,国库所存的银子多达五千多万两,这使用得乾隆可以在平定葛尔丹和大小金川这个过程中,可以两路同时用兵。乾隆皇帝的盛世,有雍正皇帝一多半的功劳。

雍正皇帝所推行的摊丁入亩,这是一项非重大的赋税改革。古代一直就有人丁税,所谓人丁税,就是男子只要成年,不论贫富,都必须按照人头交税。雍正皇帝看到了这个弊端,因为有的人有很多的土地,但是只按照一个人交税,而有的人根本没有土地,也交一样的税,这就造成了不公平,所以实行税收制改革,将人口数目摊入土地,按每个人拥有土地的多少来交税,地多的人多纳交,地少者的人少纳交,没有地的就不交了,这就是所谓的"摊丁入地",一举下子就取消了人头税。

古代以银子或者铜钱为货币的,所以在交税时,所交的银两子在兑换、熔化、保存、押运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为了弥补这种损耗,所以在征税时,要多征一点儿,这一个多征的银子,就是"耗羡"或"火耗",这个一是由地方征收,也作为地方用来办公的经费,以及官吏们工资之外的收入。

雍正皇帝,康熙帝的第四子,中年登基,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在位13年,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挡差,改变封建社会上千年的祖治,读书人也要劳动,也要兵役,这是一个创举,因此得罪好多读书人,因此在野史,他就成了杀害亲爹,篡位,被吕四娘割了头的昏君,正史,是先帝传位给他的,康熙帝知道晚年朝廷腐败,混乱,国库空虚,需要雍正这样的人整治,才有了后来的乾隆盛世!

所以,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可以说是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可以说是一代英主。历史上个赫赫有名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正是雍正承前启后的作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在历史上的评价似乎有些两极化,认为他厉害的人觉得韩信是楚汉之争中最厉害的人物,不喜欢他的觉得他只是运气好,真实实力也没那么强劲。其实韩信的一生也并没有那么的光鲜,早年在项羽手下也并不被重用,到了刘邦那里用力过猛还被当成威胁。不过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也是证明了韩信的价值,起码还是有人赏识他的。秦

  • 三国时姜维与张郃比较,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候,姜维是魏国投降蜀国的将领,张郃是魏国将领,两个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都是很厉害的,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大业,虽然最终还是失败,自己也不得已又投降了曹魏,但是心却早已经归属蜀汉。而张郃,虽然也是一代名将,最终却还是死于木门道的埋伏之下,就这样战死沙场。那么,这两位名将,哪一位又厉害些呢?姜

  • 姜维为什么又被称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历史人物一生很少败绩,走到哪都是胜利的欢呼,这样的人物被称为“常胜将军”,我们也都非常欣赏常胜将军,这样的人才,到哪都很受欢迎。然而,三国时期蜀汉却有一个“常败将军”,怎么打怎么失败,可以说是失败乃兵家之常,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弟子姜维

  • 曹操的谋士荀攸病时,为什么曹丕会跪在床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荀攸是三国时期曹操的最主要的谋士,为人低调而且大智若愚,给曹操出过很多计策,助他良多,曹操也经常夸赞他。可以说,荀攸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只不过,荀攸所出很多都是密谋,既然是密谋,流传下来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而且,不仅是曹操,曹丕对荀攸的尊敬,很一部分也是来源于曹操的教导。当荀攸生病知识,曹丕来探望他

  • 张衡除了地动仪还发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从小就在课本里学过张衡还有他发明的地动仪。不过张衡的一生也不仅仅只有只发明了地动仪这一个成就,而是还有很多发明,只不过这其中地动仪是最出名的。毕竟古代自然灾害很多,也没有现代的科学方法可以做到精准预测,所以就只能造出一个比较简易的地动仪。当然地动仪的实用性也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等地震都出现了才预

  • 刘邦入咸阳后吃喝玩乐,张良是怎么劝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虽然最终成为了一位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名垂千古,再加上他是平民出身,他的经历更是成为无数追求成功的人的模范。然而,这样一个模范,毕竟出身很低,没有太多的教育背景,面对事情的时候不能看得更加长远,就好像他攻入咸阳,之后在皇宫里吃喝玩乐,放任士兵在外面作乱。还好,他的手下总有看的明白的人,想办法讲

  • 刘备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早年只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能有后来这么一份基业,除了自身的努力和诸葛亮的辅佐,还有一个身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中山靖王之后。有了皇室宗亲这一身份,刘备刘皇叔便取得了大义的名分,古人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因此这个身份对刘备的帮助是很大的,那

  • 情商极高的秦国名将王翦,巧妙避免秦始皇的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秦国的高级将领,在平定六国的相关战役中,战功赫赫,为秦国后来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其中王翦作为名将,不止军事能力极强,他的情商也是很高的,常年领兵在外,手握重兵可是君王眼中的大忌,因此聪明的王翦就想到了一招,巧妙的避免了秦始皇的猜忌。战国之时,名将辈出

  • 三国时仁义的刘备,为什么要用不仁义的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若说刘备仁义,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头同意,的确,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的形象就是一个仁义的典范楷模。尽管有不少人质疑,认为那是假仁义,但就算是假的,至少他也能做得出来。然而,刘备手下却有一个人,也是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人物,可是却是与刘备相反的,不仁不义的形象,马超。为什么刘备会要重用这样一个

  • 蔡伦除了造纸,他还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蔡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蔡伦造纸”,只不过这个“造”字让很多人误解,其实造纸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他只是改进了这项技术,让纸来得更加容易。但是,如果再问其他的,很多恩可能就都不知道了,有关于蔡伦,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件事情了。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