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国姜维投降蜀国,为什么会为蜀国这么拼命?

魏国姜维投降蜀国,为什么会为蜀国这么拼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3/12/30 4:01:50

了解姜维的朋友都知道,他原本是魏国的一员将领,只是诸葛亮看中他的能力,不惜利用离间计,让他受到魏国的猜忌,不得已之下投降蜀国,并且诸葛亮将他带在自己身边,作为接班弟子培养。但是不管怎么说,姜维还是魏国人,可他后来却为蜀国拼上了性命,死在魏军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姜维为何会为蜀国做到如此地步?

因为姜维本身就是忠诚之士。

姜维作为一个降将,首先要看姜维是为何投降。曹魏对待姜维不薄,因为姜维父亲立功战死,所以姜维直接封了官。蜀军攻打过来,当时大部分郡县都响应蜀军,而姜维并没有响应,但是姜维的上司马遵认为姜维也会跟随其他郡县一起反叛,所以才拔兵逃走,而姜维追过去的时候,马遵军已经不给开门了,各处都不愿意接受姜维,姜维被逼无奈才投降给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当时斩了马谡,全军撤退,正是用人之时,姜维此时加入也是时机选的对,所以得到了重用。你想想,在魏国时被各种猜忌,然后到了蜀国被礼遇,姜维能不感谢吗。所以姜维怀着感恩的心,战战兢兢,慎重对待丞相派的每一次任务,并且以师事之。

说起降将,在三国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个原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的姜维,历史上对此人的争议也是甚大,有人说他乃叛徒,当不得真英雄,小花对此荒谬说法极不认同,在我看来他乃是真正的大丈夫伟英雄。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之所以姜纬为蜀国拼命,小花认为有两点,一是诸葛亮对其的信任和重用让姜维铭记于心,二是作为一个将,姜维心中已无国别之分,一心效力建功,无论身处哪国都能做到敢死敢拼为国效力

姜维本身就是秉承忠义孝信的义士,人品方面没的说,而且还文武双全,得到了诸葛亮的欣赏。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他有一颗匡扶汉室的雄心,在三国志中姜维传记载着:姜维曾说其祖祖辈辈食汉禄,说明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报效国恩的,尽管曾是魏将,在内部被怀疑打压,也没有施展能力的大平台。当时又加上蜀国自身条件所限,老将凋零,人才匮乏,诸葛亮本人也知天命,一心想找一个人才传授衣钹,以延汉祚。

姜维的出现让诸葛亮看到了希望,人品、谋略、诚心无可挑剔,于是将压箱底的八卦阵都交给了他,可谓是尽心栽培,还担当重任,诸葛亮死后姜维做了大将军成为蜀汉军事指挥上的一把手,而姜维本身也并没有让诸葛亮失望,九伐中原,为国捐躯,谱写了一代英雄的悲歌。

姜维等人发觉后,追到上邽,马遵却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去。姜维等人只得一同奔往冀城,冀城也闭门不纳。姜维等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到诸葛亮那里去投降。

由此可见,姜维的投降,责任完全在于马遵,他生性多疑,胆小如鼠,无端猜疑,造成了姜维的投降蜀军。当时正赶上蜀将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率西县一千多户人家和姜维等人返回蜀中。从此姜维与其母失散。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是魏太和二年、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这一年,姜维二十七岁。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将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334年),诸葛亮去世。姜维返回成都,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各军,进封平襄侯。姜维因受诸葛亮知遇之恩,从此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就是古书上说的“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的相知不在认识时间的长短。有的人相识多年,还像新认识的一样;有的人偶然相遇,感觉就像交往多年的知己一样。故人的彼此相知,贵在互相知心。这是姜维死心塌地为蜀汉尽忠的原因。

并不存在什么已经是降将就不能再投敌的问题。刘禅投降之后,姜维已经算是投降魏国了,若不是一心为汉,领个闲职了此一生怕也不是什么问题。而姜维最后的选择是宁可身死也要力求汉室复明。我觉得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大概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吧。

在魏国一开始姜维只是个靠父亲功绩获得官职的小角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连城门都进不去,无奈之下才降了汉。但到了汉以后待遇就不一样了,诸葛亮给别人写信时都大力赞赏了姜维的才能,怕是在姜维面前也多有期待之意。一个在原来国家碌碌无为还几近被放弃的降将,在这里却得到了赏识,这种前后悬殊的待遇恐怕不会不让人动容吧?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在那个生灵涂炭的战乱时代,恐怕选择也不多。既然如此,感知遇之恩而报之余生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生前到底做了什么,最后让雷劈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嘉庆皇帝,可谓是比较悲催的,他老爹乾隆虽然让位给他,但是一直没有让权,当时实际的掌权者还是乾隆,直到乾隆寿正终寝,嘉庆才算是真正的当上了皇帝。清朝经过“康乾盛世”达到了封建统治的巅峰,正是从嘉庆这里由盛转衰的,嘉庆在位期间平平无奇,没什么大作为。但是据说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 三国大将姜维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是三国后期一位名将,是诸葛亮想办法,用离间计从魏国招降过来的,投降后,诸葛亮一直把他作为亲传弟子尽心培养,诸葛亮身死,姜维一直在继续完成北伐大业,只不过和诸葛亮一样,最终也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目标。姜维的父亲,他的知名度虽然没有姜维要高,但也是一位将领,他是谁?姜维死前又有没有后代留下来呢?姜维的

  • 曹操和刘备真的只是敌人关系么?曹操刘备或许做到了相互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刘备是三国演义中戏份最多的首领,不过曹操看上去会更加强势一些。虽然三国演义的矛头更加偏向蜀国刘备这一边,但是曹操的才华和雄才大略也不容忽视。其实曹操和刘备的关系除了敌人以外,还有一层相互成就的关系。如果没有刘备和孙权这样的对手存在,曹操的价值也不会这么高。或许一个时代的伟大,只有一方杰出还远远

  • 如何评价汉末的皇甫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皇甫嵩这个人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了,当然了这个人其实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了小编也觉得不是很了解的,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可以轻松简单的学习学习嘛,下面我们就着皇甫嵩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一起来解谜解谜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在三国大佬开始创业的时候,皇甫嵩的地位

  • 刘备睡觉为什么一定要抱着一块玉睡?刘备有哪些怪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为大家揭秘一些关于刘备的小秘密,其实三国里很少介绍人物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大部分都是大场面。所以看这些人的私下一面就要通过一些野史了,据说刘备晚上睡觉喜欢抱着一块玉睡,而且这块玉还不是什么普通的玉,是一个美人玉,估计也是让刘备的老婆很头疼。为什么刘备会有这种喜好呢?刘备还有哪些有趣的怪癖?众所周

  • 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有多厉害?项羽战力最强为什么还输给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虽然输给了刘邦,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项羽更配得上“英雄”二字。因为项羽被后人神话了很多,基本上当时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项羽也的确非常厉害。但是光一人厉害没用,刘邦身边的能人更多,所以项羽最后也只能吞下败果。单看项羽的个人能力绝对没话说,而且也创造了很多记录,

  • 如何评价清朝雍正皇帝?他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在清朝的历史上很有名,雍正所处的时代刚好处于“康乾盛世”中间,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整个清朝具有杰出的政治贡献。在位期间,雍正皇帝大力发展民生和经济,努力学习汉文化的先进之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那么历史上

  •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意思?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在历史上的评价似乎有些两极化,认为他厉害的人觉得韩信是楚汉之争中最厉害的人物,不喜欢他的觉得他只是运气好,真实实力也没那么强劲。其实韩信的一生也并没有那么的光鲜,早年在项羽手下也并不被重用,到了刘邦那里用力过猛还被当成威胁。不过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也是证明了韩信的价值,起码还是有人赏识他的。秦

  • 三国时姜维与张郃比较,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候,姜维是魏国投降蜀国的将领,张郃是魏国将领,两个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都是很厉害的,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大业,虽然最终还是失败,自己也不得已又投降了曹魏,但是心却早已经归属蜀汉。而张郃,虽然也是一代名将,最终却还是死于木门道的埋伏之下,就这样战死沙场。那么,这两位名将,哪一位又厉害些呢?姜

  • 姜维为什么又被称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历史人物一生很少败绩,走到哪都是胜利的欢呼,这样的人物被称为“常胜将军”,我们也都非常欣赏常胜将军,这样的人才,到哪都很受欢迎。然而,三国时期蜀汉却有一个“常败将军”,怎么打怎么失败,可以说是失败乃兵家之常,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弟子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