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人品并不好,为什么可以久居高位?

陈平人品并不好,为什么可以久居高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42 更新时间:2024/2/7 9:30:27

历史上,秦汉时期的陈平,也是刘邦建立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并且也是刘邦的一位谋士,在西汉建立之后,还担任丞相一职,前后辅佐数位皇帝,包括无名有实的吕雉吕后,看起来实在是风光无限。可是,历史上陈平的人品却并不像他的官位一样高,他曾经遭受过很多人的吐槽。那么,为什么人品评价不好的陈平,却可以久居高位而不倒呢?

陈胜起义反秦,天下响应,陈平也加入了魏王咎的队伍当中。魏王咎任命陈平为太仆,因为建议不被采纳,又有人说他的坏话,陈平离开了魏王咎。此后,陈平投奔项羽,很快得到了卿一级的爵位,并被封为信武君,官拜都尉。因失地害怕被杀,陈平从项羽处逃走投靠刘邦。到了汉营,刘邦当天就任命他做都尉,不仅官职和在项羽手下时一样,还让他做参乘,当护军,比在项羽时还要风光。刘邦当上皇帝,陈平被封为户牖侯。刘邦临死安排萧何以后的丞相,特别提到了他。汉惠帝、吕太后、汉文帝时期,陈平一直都是丞相,虽然有时候他当的只是左丞相(副职),但他行使的都是丞相的权力,直到汉文帝二年去世。

陈平一生官运亨通,历经五位帝王始终居于高位,可谓是政坛上的常青树。然而,政治上的超人陈平却是一个人格上的小人,他虽然不是靠算计同僚当上的高官,却常常把同僚置于尴尬境地而把自己洗清。因此,他的一生也始终被人说来道去,其中也不乏被人诟病,实在也是一个别具特色的人物。

人格上陈平是个小人。刚进汉营时,刘邦接见过和陈平一起投奔过来的人以后,就安排他们吃饭休息,陈平却说有话要对汉王刘邦说,并且说这些话不能拖过今日。陈平究竟说的是一些什么重要的话不能拖过今日?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见这些话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迫在眉睫非得眼下就说。只能说明,他要通过这种危言耸听的话来引起刘邦的注意,争取一次单独谈话的机会而已。

果然,刘邦和他交谈以后,马上就给了他一个都尉,和原来在项羽帐下一样的官职。和陈平一起来的人一共有七个人,陈平撇下别人自己要求单独和刘邦说话,并因此取得了高官,虽然无损于他人,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地道。在都尉的位置上,刘邦还让他做参乘,又给他加了一个护军的差事,陈平受重视的程度非同一般。

陈平受到了重用,马上就接受一些将领们的财物,并利用职务的便利给送他财物的人安排好差事。这也让刘邦手下的一些老弟兄很不服气,就出言告他的状,连他在居家时和嫂嫂私通的事情也出来了。虽然这些事情都是捕风捉影,也说明陈平人缘关系非常差。后来有些事情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燕王卢绾造反,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兵征讨。有人说樊哙的坏话,刘邦就派陈平去杀樊哙。究竟是谁说的樊哙的坏话?史书上没有明确交代,但后来陈平想法子保住了樊哙的性命,樊哙的老婆吕媭还是不依不饶,可以证明这个说坏话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陈平。

刘邦死后,刘盈当了皇帝,等到刘盈死后,吕太后实际上成了皇帝。吕太后想封吕姓的人为王,但又碍于刘邦有约在先,“非刘姓不得为王”。吕太后召集大臣们朝议此事,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陈平不但说可以,还给吕太后找上了理论根据,说吕太后就是实际上的皇帝,应该封诸吕为王。结果是,王陵当了太傅,如同丢官,从此不再上朝,陈平升官,当上了右丞相。

汉文帝即位后,因为周勃的功劳大于陈平,周勃就成了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有一回,汉文帝问周勃全国案件的数量和钱粮收支情况,周勃回答不上来。问陈平,陈平说这不是丞相该管的事情。汉文帝很生气,问陈平丞相都是该管什么事情?陈平回答说,丞相是协助天子管理百官的。退朝后,周勃说,你平常为什么不教我对答这些话,结果又受到了陈平的戏弄。周勃自知不行,只好辞去右丞相职务,陈平独自担任了丞相。

那么,人格上的小人陈平为什么能够久居高位呢?

陈平临险未雨绸缪,有险善于自辩,一生少有大祸。楚汉之争时,殷王反叛,项羽派陈平前去平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后来刘邦攻下了殷地,项羽准备杀掉平定殷地的将吏,陈平害怕,就逃跑投奔了刘邦。这时候,项羽并没有明确一定会杀掉陈平,但是他知道,犯一次错就有可能被杀掉,躲得了这次还会有下一次,不如早走早脱离这危险之地,于是封好官印,留下财物,一走了之。

陈平初到汉营那会儿,当了护军接受将领的财物,被人告发,说他先后跟随魏王、项王,是不能忠君事主反复无常的小人。刘邦责问他,陈平没有正面回答刘邦的问题,而是说:“正因为汉王您能用人我才会投靠您。至于那些钱财,是因为我办事需要费用。大王用我用的是智慧和办事能力,如果大王觉得我的计策没用,那么,那些钱财还在,请大王拿回去让我回家。”这充分反映了陈平的智慧,他回答刘邦前一个问题,说魏王、项王都不会用人,暗示着你刘邦难道也会像他们一样吗?后一个问题,他不纠缠在财物上,而是问刘邦你用我用什么?刘邦是个明白人,马上向他道歉并给予晋职。

最能说明陈平善于避祸的是刘邦让他杀樊哙。

刘邦临死,他害怕樊哙为吕太后所用,日后危害刘氏江山,于是下令让陈平到燕国前线,见到樊哙立刻斩首。樊哙是刘邦的连襟,陈平害怕将来刘邦后悔,就把樊哙抓起来,用囚车从驿站押回长安,让刘邦自己处置。在返回的路上,陈平听说刘邦死了,他害怕樊哙的老婆吕媭向吕太后告状,就扔下押解樊哙的囚车,一个人急急忙忙向长安赶。

半路上,陈平又接到了让他驻守荥阳的诏令,他接受了诏令,仍然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长安。他在刘邦的灵堂内哭的悲痛万分,并趁机向吕太后禀明了处理樊哙的经过。吕太后理解了陈平,让他回去好好休息。陈平却害怕遭到暗算,坚决要求留在宫中担任警卫。吕太后任命陈平担任郎中令,并嘱咐他要尽心辅佐汉惠帝刘盈。等到樊哙被押到长安,果然被立即释放,陈平也因此免祸。

陈平善用奇谋,屡为刘邦建立大功。当楚汉对峙于荥阳之时,刘邦被困在荥阳城内一筹莫展,他请求割地求和,又被项羽拒绝。这时候,陈平向刘邦要了四万斤黄金用来行使反间计。陈平用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扬言楚国大将钟离昧等人因为功劳大却没有被封王打算背叛项羽,投靠刘邦。项羽果然怀疑。项羽派人到汉军打探消息,刘邦给他们备下了丰盛的宴席。当他们说自己是楚王项羽的使者时,刘邦假装吃惊,说,原来你们不是亚父范增的使节呀?马上让人撤掉酒宴,换上粗劣的饭食。项羽又怀疑范增也和刘邦私下里来往,所以,当范增建议项羽急攻刘邦时,项羽不再相信,刘邦乘机半夜出城,逃回了汉中。

刘邦当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告发韩信造反。刘邦问将领们,众将领都要求派兵征剿。当问到陈平时,陈平却反问刘邦,除了上书说韩信造反的人,外人知道韩信造反吗?当得到了“没有”的回答后,陈平又问刘邦,自己的精锐部队、带兵将领的能力能比得上韩信吗?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能。于是,陈平出主意让刘邦假装出游,召见诸侯,终于在云梦泽将韩信擒获。

陈平还有一些奇谋。韩信平定齐地,要向刘邦要一个齐王,刘邦很生气,破口大骂。但当时的形势刘邦还不能和韩信撕破脸皮,劝告刘邦就给韩信一个齐王的除了张良,还有陈平。刘邦征讨韩王信,在平城被匈奴人围困七天七夜,后来派人到单于的老婆哪儿去疏通,这才得以解围,用的也是陈平的计谋。吕太后死后,诸吕作乱,平定这次叛乱,拥立汉文帝登上皇位的人,在前台的是周勃,背后计谋策划的却是陈平。

陈平在政治上的确有过人之处。君主时代,大臣们太直、太廉、太过君子,当然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赞赏和拥护,却不一定能够讨得帝王的欢心。像陈平这样的人,威信不为所惧,才能可为所用,恰恰正是君王所需要的。也许这就是陈平能够久居高官的原因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三位历史上白马银枪的名将,赵云只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出现过不少能征善战的名将,但是说到造型炫酷,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其中白马银枪这个造型就在很多影视作品和小说演义中出现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三位身骑白马、手执银枪的历史名将。其中一人正是三国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至于另外两位,小编也不卖关子,接下来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炎为什么是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在三国时期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已经完全架空了曹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才能那么如鱼得水就连皇帝都敢杀。最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但是司马炎并没能把这打好前进给延续下去,建立第二个汉朝,而是成了一位千古罪人,使得中原出现了前古未有的大乱战。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

  • 包拯、狄仁杰和宋慈谁最厉害?谁才是真正的神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讲到神探我们可能都会想到福尔摩斯,福尔摩斯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不过我们国家历史上也有非常出面的神探,就是包拯、狄仁杰和宋慈了,那这三人到底谁更厉害些呢?感觉从名气上来看,包拯还是更胜一筹,不过包拯神话的色彩又过于浓重,包拯真正的能力并非影视剧里那样厉害。要说真正有作品流传于世的就是宋慈了。历史上有

  • 为什么张良被称为"谋圣"?他有什么功绩和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谋圣”的名号,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能够被称为“圣”,或许是有很多历史上的拥护者或者粉丝的抬高,但至少说明他的能力绝对不弱,不然也不会有人这样夸赞他,就像谢灵运夸赞曹植才高八斗一样。那么,为什么张良会被人称为“谋圣”,他在历

  • 历史上真有彭祖这个人么?彭祖一共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彭祖是第一代厨神,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开餐馆的人会拜彭祖,不过关于彭祖更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彭祖传说活了800多岁。当然我们肯定是不会相信有人能活到800岁的,但是彭祖的这个传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历史上关于长寿的人也不止彭祖一个,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人同样也是为长寿老人。当然百岁还是有可能的,超过百岁

  • 历史上最舒服的亡国之君,到死都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亡国之君,大家可能都会报以同情,国破家亡风光不再,曾经的一国之君还得看新任统治者的脸色,最终都没几个有好下场的。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国家虽然没守住,但是他却过得很滋润,依旧锦衣玉食,还能干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新任统治者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不光如此,他死后都享受着皇帝待遇。接下来我们便看

  • 司马迁对萧何有什么评价?为何并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在刘邦眼里,可是自己争夺天下建立新王朝最大的功臣,虽然说其他人也不是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如何和萧何比较起来,自然还是要逊色不少。但是这样一个对于刘邦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物,在《史记》,司马迁的笔下却有着并不是很高的评价。那么,司马迁对于萧何到底是什么样的评价呢?为什么这评价不高呢?众所周知,司马迁是我

  • 没有做过皇帝的太上皇,他的养老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太上皇”一般指的是退位的皇帝或者现任皇帝仍旧在世的父亲,基本上都是指活着的人,而只有两个死后被追封太上皇的,一个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另一个是唐玄宗追封老子的父亲李敬为太上皇。而还有唯一一个没有做过皇帝的太上皇,那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 为什么韩信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是金子,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发光,但事实上,这句话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安慰,就好像千里马常有,但是世上却没有几个伯乐一样。秦末汉初的韩信也是如此,从他的战绩来看,他的确是在军事方面有着很强的能力,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在项羽手下,却并没有得到赏识,即便后来到了刘邦那里,也不是一下子就

  • 为什么姜维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国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虽然有输有赢,有得有失,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见得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自己也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死后,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他的北伐前后共有十一次,也有说法认为是九次,但是不管是多少次,在二十多年内进行这么多次战争,却还是难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