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文帝是用什么办法抓捕贪官的?

隋文帝是用什么办法抓捕贪官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22 更新时间:2024/1/23 1:52:48

帝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其眼界见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还有他在政事上的所作所为,无不昭示着他是一代明君。我们知道朱元璋对待贪官可谓是凶残至极,那么,这位明君隋文帝又是用什么办法抓捕贪官呢?隋朝时期的贪腐之风有没有被杀下来呢?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中有记载,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经有过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的记录,导致了河北官场“整体沦陷”的局面。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命令人悄悄把金银财宝以及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以此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有贪贿行为。

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等钱物,不但以贪贿罪处理,甚至还面临在朝堂之上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被砍下头颅的风险。

隋文帝用这种“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在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隋文帝曾暗中派人一些他认为可能有贪腐行为的官员行贿,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抚宁郡公韩延等官员都中了隋文帝的“计”而被砍头。

这种“钓鱼执法”的手段简单而直接,却成绩赫然,受贿官员面对的风险如此之高,铤而走险者自然望而却步。于是,隋初的贪腐之风也就此基本禁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死后,刘邦为他哭祭是出于感情还是另有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霸王项羽的逝世,让后世无数钦佩他的人都暗自垂泪,他们自然都是出于真情实感,觉得这样一个人没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着实可惜。然而在当时,刘邦安葬了项羽之后,居然也哭过好几次,这就让人很不解了。难道是“英雄相惜”,尽管对方是自己的敌人,可是没了这个敌人,自己也索然无趣?就让我们一

  • 力可拔山的项羽的力气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自己吟唱自己力拔山,史书中也记载项羽力气过人,在各种影视剧、动漫中的项羽也是力大无比,令人称奇。那么,项羽的力气到底大到了什么程度?像诗歌里面唱的“力拔山”当然是不可能,这也只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比喻,就算不能拔山,他又能搬起什么东西呢?西楚霸王项羽,可以

  • 项羽杀人无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尊敬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一般都很不喜欢那种不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心上的人,在古代,这种杀人无数的人一般都会让人觉得厌恶,可凡事也总有例外,就比如项羽。史书中的他曾经屠城杀降,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戾气会很重,也很难招人喜欢,可偏偏有非常多的人崇拜项羽,这又是为什么呢?谈起中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有不少人会想起“力拔山

  • 项羽为什么要将自己麾下唯一一个谋士赶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在战乱中的某一方首领来说,谋士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很多人比之首领自己来说,更加专注于研究如何用策略战胜对手,并且能在很多时候用计策与对手抗衡。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一方的谋圣张良自然不必说,项羽这边的范增却没有张良那么好的命,原本应该与项羽情同父子,最终却被项羽赶了出去,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项

  • 诸葛亮有用过缩地术么?缩地术是否真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是一位传奇人物,不仅懂得天文地理还精通发明创造,不过今天要讲述一个比较奇幻的东西就是缩地术。据说诸葛亮就精通缩地术,在北伐时期还用过一次,戏耍了司马懿。当然缩地术一般只存在于奇幻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面,诸葛亮要是会估计打仗也就无敌了,其实古代能制造出神乎其技的东西基本都是人想象出来的

  • 项羽为什么不适合当皇帝?为什么能打天下却不能坐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似乎是一个天生的霸王,他不爱学习那些文字知识,却也因此保留了自己最纯真的思考,没有被其他人的学习经验所干扰,他又力能扛鼎,仿佛就可以举起天下的重担一样。但是综合起来看,他却又是一个适合征战的霸王,而不是能治理国家的帝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很多人将项羽称为“英雄”,&l

  • 《垓下歌》与《大风歌》,两位帝王级人物的不同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霸王项羽的《垓下歌》,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也许是无心的吟唱,却成为后世或悲叹,或称颂的寄托。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单纯地读起来,或许韵律齐整朗朗上口,但是如果再加上故事背景,那其中的意味便会在吟诵的时候不由得涌上心头。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代表的不同人生。《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 历史上最有智慧的TOP5谋士,诸葛亮上不了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谋士可能三国时期的人物大家最为熟悉,诸葛亮、荀彧、郭嘉和司马懿等人都算是非常厉害的战略家。不过放眼整个中国历史,厉害的人很多,但是拥有独一无二的智慧的人并不多。下面就为大家做一个历史上最具智慧的TOP5谋士,这里指的就不仅仅是一般的谋士了,而是自身拥有很高智慧能被后人敬仰,并且有遗留作品的大师,

  • 三顾茅庐迎出卧龙之前,是谁在帮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才终于将这位被誉为卧龙的人才请出山辅佐自己,但是在这之前呢?先不说行军打仗出谋划策吧,刘备也需要一个能为他跑跑腿,游说其他人,代替他出使的人物。他当时也的确有一个处理事情十分妥当,为他鞍前马后的谋臣,这个人是谁呢?刘备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参加“革命&rdq

  • 少年时期的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很多人了解的刘备,都是从他准备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开始的,几乎很少涉及他的年少时期。《三国演义》里面自然是没有,但是《三国志》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提及。那么,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到哪一些关于刘备的信息呢?他少年时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侠,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