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怎么评价刘备的一生?刘备为什么能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

怎么评价刘备的一生?刘备为什么能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0:06

刘备的一生到底应该怎么正确评价呢?其实刘备的能力被很多人都给小看了,因为在演义当中,刘备周围的人光芒实在太过闪耀,但那些都是不真实的,蜀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之一最大的功臣还是刘备。刘备草根出身,但是却有远大的志向,并且靠着自己一步步的积累逐渐成为了能和曹傲、孙权平起平坐的人。可以说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的,但最后的成就做到了最高点。

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称刘备为逆袭之王,将他作为最励志的偶像。毕竟他虽是汉室后裔,但是他们这一脉,在先祖刘贞时期,便已经“坐酎金失侯”,他本身又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贩履织席谋生。可是后来的他,不但没有一生浑浑噩噩,反而地跨荆襄,雄据巴蜀,成就霸业,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成为了那个乱世中,成就最大的枭雄之一。说到此处,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刘备出身微末,他凭什么能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呢?

要知道,曹操刚起兵时,虽然也经历过低谷,但是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是曾经非常受宠的宦官曹腾,他的父亲曹嵩,则是汉室的大司农,因此曹家颇有家产,曹操想要招兵,也有足够的资本。另外,曹氏家族,以及与其交好的夏侯家族,在谯国沛县都是名门望族。而曹操的发小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张邈、张超兄弟都官至太守,这些资本,并不算寒酸。

孙权的家族,没有曹家这样的根基,但是他的父亲孙坚,白手起家成为了汉末有名的诸侯,曾让董卓闻风丧胆;他的兄长孙策,则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平定了江东八十余县,并为他留下了一群优秀的班底。因此孙权未及弱冠,便能稳坐江东。那么,刘备凭什么与他们三分天下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他的好名声与好运气

刘备虽然年少时便不好读书,但是他有成大事者的风范——“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风范,导致了“年少争附之”,而且为他赢得了较好的名声。于是,他拥有了威望和名气,这是他起事的资本。而单纯有名声,还是远远不够的,他的运气也非常好,例如,他刚刚准备起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另外,就算有人看不惯他,专门花钱雇了刺客刺杀他,他也没有玩完——这个刺客恰巧不是冷血无情之人,不但没有动手,反而主动向刘备说明了情况。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刘备身上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他的声望果然好用,而他的运气,也果然不错。

二、他本身的能力与魄力

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毕竟他还是个幼童的时候,便立志要成为帝王。而且他虽然不好读书,却并非无能的草包,反而非常有知人之明——例如招揽了关羽和张飞,挖掘了赵云,不舍田豫,破格提拔私兵魏延和降将王平,等等。而且他在没有栖身之地的时候,依附他人却一直能保持独立,也是他能力与魄力的体现。如果没有能力,他有再好的运气,再高的声望,也无济于事;而如果没有魄力,他的能力便会成为累赘,这些都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关键。

三、刘备出身并不贫寒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刘备这一脉汉室后裔早已没落,但他并不是真正的草根,毕竟他有钱“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也有资格与公孙瓒称兄道弟,甚至有条件出门游学,拜当世大儒卢植为师。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入仕,也为他留下了不少人脉。有这些条件在,刘备起事并走向成功,又多了一重保障。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刘备,本身并非草根,他的出身为他提供了不少帮助。不过他最终成够占据东西二川,成就帝业,主要还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与魄力,吸引到了大批的人才,并成功的在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当然了,他一直经营的好名声,以及与生俱来的好运气,也是他成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因素之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儿别速王妃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儿别速这个人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不管是身份还是自己的人生都是能把人看得大呼过瘾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被看古儿别速王妃名字叫得好听了,但是他的人生一样是超级悲剧的,也可以说是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的,那么她到底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每朝每代都有一些美

  • 樊哙靠什么封侯?他有多大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虽然最开始只是一个屠夫,卖狗肉,但是后来跟随混混刘邦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最终竟然看着自己的朋友成了皇帝,自己也被封侯,这样的人生转变,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只是,樊哙还是刘邦原配吕雉的妹夫,对于他被封侯,可能有人会认为是走了后门。那么,樊哙到底是不是靠关系上位?他在刘邦

  •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好不太清楚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所以论辈分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的长辈,李隆基应该叫太平公主姑姑。但是李隆基最后却把自己的姑姑给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太平公主还想谋反,当时唐朝好不容易结束安史之乱,李隆基当然不会让太平公主这样做了。

  • 姜维手握兵权,为什么还要惧怕宦官黄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姜维的手里的。而在朝堂之上,宦官黄皓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把蜀国的政治搅得一团糟。姜维曾经想要直接回来跟黄皓对着干,最终还是被劝住了,毕竟在这方面,他斗不过黄皓。但是,姜维毕竟掌握着蜀国大部分的兵权,为什么还要忌惮一个小小的宦官呢?刘备病逝,诸葛亮

  • 樊哙在鸿门宴上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屠夫,每日贩卖狗肉,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就与他交好。后来爆发起义,他们也加入了进去,樊哙从始至终都一直跟随着刘邦,从小兵小卒一直到统领万军的大将军。刘邦也慢慢地壮大势力,与西楚霸王对抗。在鸿门宴中,杀机四伏的情况下,樊哙又是怎么做的,最终让刘邦成功脱险?他死后,他的家人又遭

  • 福临称帝后被多尔衮架空数年,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世祖福临,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年仅六岁,一直都是由他的叔叔多尔衮摄政,直到福临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随后在他掌权期间,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全国基本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君主,在被多尔衮架空数年的情况下,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呢?史上还

  • 历史上名声不太好的汉桓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对于汉桓帝的评价,总是负面的,这一个在书中连脸都没露过的皇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可是言辞间却总是“朝政败坏”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认为,汉桓帝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三国演义》有太多虚构的部分,这一部分会

  • 曹操手下的"樊哙"是谁?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是西汉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也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刘邦的,他原本只是一个屠夫,但是到了战场上却是勇猛的将领。而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个人,也被曹操称为是他自己的樊哙。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或优点,能够让曹操对他有这样的称呼呢?他又是怎样评价这位&ldquo

  • 三国后期,姜维邓艾钟会三人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当老一辈的三国人物都一一离世后,主角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年轻一辈。以魏蜀两国来看,比较有名的当属三个人,姜维、邓艾和钟会。三个人虽然都是魏国人,但姜维投降了蜀国,并且对蜀汉复兴汉室有非常大的贡献,他们便已经是敌对阵营的敌人了。那么,如果从每个人单项的实力来看,姜维,邓艾,钟会三个人,那一个

  •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蜀汉后期,有三位都是投降而来的大将,他们分别是魏延、王平和姜维。尽管都是投降而来,但是诸葛亮对待他们三人的态度却是决然不同的。姜维是他的亲传弟子,这自然不用说,王平是马谡守街亭的助手,就是诸葛亮派去监督规劝马谡的,这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唯独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都不曾重用他和信任他,这到底是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