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撕掉皇帝刚写好的遗诏,皇帝为何感叹忠良之臣?

他撕掉皇帝刚写好的遗诏,皇帝为何感叹忠良之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22 更新时间:2023/12/28 1:24:39

忠良之臣,大家印象中可能就是听从皇帝指派,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办事的臣子吧。然而,总会有例外,皇帝的话就算要听,也得是在正确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就算听了,恐怕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王坦之就是如此,司马昱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写下遗诏,却被王坦之当场撕碎,司马昱非但没有怪罪,反而高兴很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几任皇帝毫无建树,只会贪图享乐,没过多少年,开始一步步走向衰弱。因为皇位架空,皇帝其实就是个摆设,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特别是司马昱在位时,国家权利实际上掌握在桓温手里。

桓温是废掉司马奕直接把司马昱扶上了皇位。桓温这个人十分厉害,作为皇帝的司马昱对他非常害怕,天天提心吊胆,真害怕哪一天桓温心里不开心不高兴把自己也废了。司马昱的性格懦弱无法担起大任,桓温对他很了解,想要罢黜他,轻而易举。

司马昱坐上皇位不长时间,本身就怯弱的他身体更不争气,过了不久就身患重疾,天天抑郁寡欢。想着司马家的江山社稷,想着自己可能活不过多久,于是就想提早交代后事,毕竟国不能一日无君啊。而桓温此时不在京城,司马昱连续颁发了几道圣旨给桓温,希望他尽快回来宫中商量继位之事。但桓温虽然在外但军权在握,对此事漠不关心。没办法的司马昱只好下旨立司马曜为太子,这个只有11岁的小孩子如何处理朝政。

左右为难的司马昱非常害怕桓温篡权做皇帝,那么他一家老小的下场肯定很惨。想到此司马昱立即写下遗诏: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自可取之。遗诏的意思很明确,懦弱的司马昱其实是告诉桓温,真的不行,也不用篡位,你就当皇帝吧。别伤害我一家老小。

写下这样的遗诏,众多大臣却无人阻止,心里都默许了,宣旨之前,中书令王坦之气冲冲的来到司马昱面前,要过诏书看过之后非常气愤,二话没说当着司马昱的面撕个粉碎。司马昱看着王坦之怒撕诏书,不但没有生气批评王坦之,反而由衷的感到喜悦,因为他知道东晋还是有忠臣的!可是懦弱的司马昱无奈只能哭诉自己内心的无奈,哭着对王坦之说:“我如此性格,大晋江山如何长久,我能怎么办呀?”。王坦之听完司马昱道出的一番苦衷后,严厉的说到:“大晋江山乃宣帝司马懿所创,作为后辈子孙决你如何能转送他人呢?”

听完王坦之的一番话,司马昱万分惭愧,想到江山社稷,司马昱立即重新起草了诏书,在意思、气势等内容上霸气多了。王坦之看后心里非常舒坦,心想做皇帝就应该有这样的风范嘛!

不久以后,体弱的司马昱驾鹤西去,儿子司马曜按照遗诏登上皇位。险恶的桓温见皇帝年幼,没能力处理朝政大事,于是计划改朝换代,但最终被王坦之等忠于晋朝的大臣们给破坏了,带着遗憾,桓温在公元373年病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董卓”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但是其实给人印象是这个人不仅仅是厉害不厉害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他好像是一个非常的粗暴的人,而且各种坏事做尽,那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国演义的里面的情况,那么如果在正史中董卓又是什么情况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

  • 曹操、曹丕、曹植都写过哪些著名的经典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是非常厉害的文学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曹操的后代就是比孙权和刘备的争气很多,可以说曹操、曹丕和曹植在文学史上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地位。不管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的曹家还是在正史里的曹家都在这两代间非常的辉煌。这次把曹操,曹丕,曹植曾写过的经典诗句做了一个小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 嘉靖皇帝有二十年没有上朝,却为何能够击败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印象中的“明君”,都应当是每天忙于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处理好每一件事情,用人得当,解决掉内忧外患的样子。然而,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第一明君”,他却是二十多年不曾上朝,但是,他却可以掌控朝局,平息倭寇,那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说,嘉靖其实是在暗地里把握着朝

  • "蓬头垢面"的王羲之,为什么能得到朝廷重臣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羲之的名头,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代书法名家,更是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后世很多人练习书法时,都会以他的字为模仿对象。而有才能的人,总会有一些地方与常人不同,就好比一位大臣来王家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夫婿,唯独只有王羲之觉得无趣,并且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这样的王羲之,又是为何得到了这位大臣的青睐,成

  • 李治真的是一个被低估了上千年的帝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朝盛世光辉的背景下,我们能记住的皇帝大概有这么几个,唐太宗李世民,开国皇帝,女帝武则天,因爱情故事出名的唐玄宗李隆基等。而有一个人,可能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并不了解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他就是唐高宗李治。他可以说是一直以来都被低估了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又为什么一直不为人所熟知呢?李治

  • 李陵与苏武同被困匈奴,谁更值得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常常讲“气节”,教育学生要坚持、坚定,不能因外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志。这里最典型的人物莫过于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依然不改自己的信念,最后终于苦尽甘来,回到了祖国。与他相反的是同时期的李陵,他与匈奴作战,最终兵败,不得不归降,终此一生都在匈奴度过,但是很多人都不认

  • 李穆对皇帝又打又骂,为何会有后世数代的荣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认为,皇帝贵为天子,所有人见到自然都是得小心翼翼,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的坏话,更别提对他打骂了。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个人,他正是靠着一次打骂皇帝,不仅自己加官进爵,获赏无数,赢得皇帝衷心的信任,就连自己的家人也得到了诸多赏赐,后世子孙更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敢这么做,为什么还会得

  • 霍光竟敢逼皇帝下岗,为何反而被人夸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欣赏忠于主君的臣子,并把他们称为忠臣,世代传颂。然而,在西汉的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臣子。他独得皇帝信任,权倾朝野,却敢把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皇帝给赶下了台,更惊奇的是,他这样做不仅没有人唾骂,反而都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忠臣,他就是霍光。霍光究竟对皇帝做了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

  • 多次交手未尝败绩,曹操唯一一次输给刘备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乱纷争的年代,交战各方也是争夺不止,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双方多次交手,基本上都以刘备的失败告终,唯一一次胜利还是在双方没有出现真正交手的情况下的汉中之战。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双方又做了些什么,以至于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曹操兵事大家,又因为什么而在这一次的交手中落败呢?纵观三国历史刘备和曹

  •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一个功臣都没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也许是见了太多在新的国家建立之后,诛杀功臣的皇帝,然而被认为施行暴政的秦始皇却一个都没有杀,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讲,要说秦始皇是残暴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军事、政治方面极有才能的皇帝,只因后世评说而打下定义,是有失公允的。他没有诛杀功臣,这一点后世很多开国皇帝就比不了。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