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28 更新时间:2024/1/24 13:33:30

说到“董卓”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但是其实给人印象是这个人不仅仅是厉害不厉害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他好像是一个非常的粗暴的人,而且各种坏事做尽,那么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国演义的里面的情况,那么如果在正史中董卓又是什么情况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董卓之人我们最普遍的了解是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对他负面的描述,典型的反面教材:

1、他是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董卓在十常侍之乱中保驾回宫后,依靠他的军队掌控了朝政,并且放纵他的士兵,在都城内打劫百姓,搜刮财务,奸淫妇女,滥杀无辜,老百姓深受其害。

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董卓废黜了皇帝刘辩,扶持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之后赐酒毒死了刘辩,封自己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至此朝廷由他一人专权。他每天夜里进宫,奸淫宫女,晚上就在皇帝的龙榻上过夜。甚至解剖企图刺杀他的人。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膨胀,肆意妄为,引起官员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

3、他气量狭小、性情暴戾。

在作战时因为一些小事怀恨自己的上司张温,董卓掌权后诬陷他跟袁术勾结,把张温在街上活活拷打死了。

《三国演义》中对董卓的描述基本属实,但并不全面,在《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卓的另外一面。

1、豪爽豁达,广结英雄。

董卓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曾经到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广结羌族首领为朋友。有一次羌族的首领途经董卓处来看他,他把正在耕田的牛宰了来招待客人,首领们被董卓的豁达和义气所感动,回去后回赠了各类牲畜上千头给他。

2、关心下属,管理有方。

董卓担任行军司马时,在攻打并州之战中立了功,朝廷给他加官并赏赐了细绢九千匹。董卓接受了官职,却把所得的九千匹细绢全都分给了手下的官兵,由此属下官兵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

3、有勇有谋,全身而退。

西北韩遂造反,朝廷派了六路大军围剿,其他五路都连吃败仗损兵折将,只有董卓这一路全身而退,没有什么损失。董卓到现场后发现自己相比韩遂的军队兵微将寡,不能硬拼,于是用计故意让士兵捕鱼虾当做军粮以迷惑敌军,而暗地里堵住上游河水,然后趁机后撤,再挖开水坝,等到敌军赶到时,由于河水涨的太深不能渡过去了,因此董卓得以死里逃生,朝廷因为他保全军队的功绩封他为前将军。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大反派角色,而在比较接近史实的《三国志》中,董卓也是有一些优点的,这也正是现实社会中人的复杂性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曹丕、曹植都写过哪些著名的经典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是非常厉害的文学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曹操的后代就是比孙权和刘备的争气很多,可以说曹操、曹丕和曹植在文学史上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地位。不管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的曹家还是在正史里的曹家都在这两代间非常的辉煌。这次把曹操,曹丕,曹植曾写过的经典诗句做了一个小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 嘉靖皇帝有二十年没有上朝,却为何能够击败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印象中的“明君”,都应当是每天忙于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处理好每一件事情,用人得当,解决掉内忧外患的样子。然而,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第一明君”,他却是二十多年不曾上朝,但是,他却可以掌控朝局,平息倭寇,那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说,嘉靖其实是在暗地里把握着朝

  • "蓬头垢面"的王羲之,为什么能得到朝廷重臣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羲之的名头,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代书法名家,更是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后世很多人练习书法时,都会以他的字为模仿对象。而有才能的人,总会有一些地方与常人不同,就好比一位大臣来王家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夫婿,唯独只有王羲之觉得无趣,并且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形象。那么,这样的王羲之,又是为何得到了这位大臣的青睐,成

  • 李治真的是一个被低估了上千年的帝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朝盛世光辉的背景下,我们能记住的皇帝大概有这么几个,唐太宗李世民,开国皇帝,女帝武则天,因爱情故事出名的唐玄宗李隆基等。而有一个人,可能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并不了解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他就是唐高宗李治。他可以说是一直以来都被低估了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又为什么一直不为人所熟知呢?李治

  • 李陵与苏武同被困匈奴,谁更值得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常常讲“气节”,教育学生要坚持、坚定,不能因外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志。这里最典型的人物莫过于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依然不改自己的信念,最后终于苦尽甘来,回到了祖国。与他相反的是同时期的李陵,他与匈奴作战,最终兵败,不得不归降,终此一生都在匈奴度过,但是很多人都不认

  • 李穆对皇帝又打又骂,为何会有后世数代的荣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认为,皇帝贵为天子,所有人见到自然都是得小心翼翼,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的坏话,更别提对他打骂了。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个人,他正是靠着一次打骂皇帝,不仅自己加官进爵,获赏无数,赢得皇帝衷心的信任,就连自己的家人也得到了诸多赏赐,后世子孙更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这是怎么一回事?他敢这么做,为什么还会得

  • 霍光竟敢逼皇帝下岗,为何反而被人夸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欣赏忠于主君的臣子,并把他们称为忠臣,世代传颂。然而,在西汉的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臣子。他独得皇帝信任,权倾朝野,却敢把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皇帝给赶下了台,更惊奇的是,他这样做不仅没有人唾骂,反而都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忠臣,他就是霍光。霍光究竟对皇帝做了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

  • 多次交手未尝败绩,曹操唯一一次输给刘备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乱纷争的年代,交战各方也是争夺不止,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双方多次交手,基本上都以刘备的失败告终,唯一一次胜利还是在双方没有出现真正交手的情况下的汉中之战。那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双方又做了些什么,以至于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曹操兵事大家,又因为什么而在这一次的交手中落败呢?纵观三国历史刘备和曹

  •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什么一个功臣都没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也许是见了太多在新的国家建立之后,诛杀功臣的皇帝,然而被认为施行暴政的秦始皇却一个都没有杀,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从公正的角度来讲,要说秦始皇是残暴的,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在军事、政治方面极有才能的皇帝,只因后世评说而打下定义,是有失公允的。他没有诛杀功臣,这一点后世很多开国皇帝就比不了。那么

  • 皇帝谁都想当,可为什么宋钦宗不是自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王朝,很多人都想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坐拥无上的权力。既然是一国之君,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是终身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并不想成为皇帝,或者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成为皇帝。皇帝需要担负的责任是非常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宋钦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那么,为什么不希望成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