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胡亥继位的真相 赵高和李斯有没有篡改秦始皇遗诏

揭秘胡亥继位的真相 赵高和李斯有没有篡改秦始皇遗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42 更新时间:2024/2/4 16:41:27

很多人都不了解胡亥继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认为自己德盖三皇,功过五帝,将二者各取一个字,称自己为始皇帝,而继位者为二世皇帝,子子孙孙以致万世。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大秦帝国的皇帝仅仅传到二世就被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所摧毁。

秦朝之所以这么迅速的灭亡,后世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秦二世的能力不足导致的,在坊间的传说中,秦始皇最终在自己的遗诏中所写的是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而只不过因为秦始皇死在了外出巡游的途中,而公子胡亥正好趁秦始皇刚去世,外界还不知道消息的这段时间,联合赵高李斯修改了秦始皇的遗诏。

外出而死,秘不发丧。

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这么短的历史朝代。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它经历了迅速的兴衰、鼎盛、最终消亡。这个王朝就是秦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

第一个统一了特征,第一个统一了度量衡,第一个统一了车辆轨道系统。秦始皇统治初期,全国处于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随着秦始皇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担心自己的死,于是他想方设法寻找不死之道,从而忽视了政府的日常事务。最后,在大秦帝国成立9年后,他在东渡途中去世。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11年,这一年秦始皇再次外出巡游,这次的巡游任务和之前一样,四处游历,向大自然宣扬自己前所未有的功绩这次的秦始皇发现和之前相比,神经变得敏感且脆弱,当他来到九嶷山祭奠舜之后,他不允许身边的任何人说和“死”字相关的话,而跟随秦始皇的群臣也都很害怕,没有人敢在本来是十分吉祥的事,但可能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秦始皇并不觉得开心。

秦始皇的面前说“死”。他在一封写好要给公子扶苏的信上写上了大约为见到这份信后回来咸阳参加丧事,要把我安葬在咸阳。

到了第二年夏天,照顾秦始皇生活起居的宦官高进已经察觉到秦始皇健康的问题,一场阴谋正在他的心中策划。《史记》中记载七月的丙申日秦始皇殡天,这也是后世研究者发现的一个疑问的点,实际上这一天是司马迁根据后来秦始皇诏书传出的时间向前推算的,而依照现在的日历推算,公元211年的七月就没有丙申日,这是史记在日期推算中的一个错误。

赵高认为秦始皇的死事情太过重大,于是找了另外一辆拉载臭鱼的车和秦始皇的车一起前进,以此掩盖尸体的臭味,而车队每到了一个地方,也会暂时停下,饭菜会端进车中,也会有其他的大臣在车外报告政事,由赵高暂为回答。在秦始皇刚刚死亡的前半个月里,赵高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营造出秦始皇依旧活着的假象。《资治通鉴》:“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始皇灵前,勾心斗角。

在之后半个月内的一天傍晚,赵高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胡亥叫进自己的车内,申明如今天下的权力只不过在李斯和他自己手中,胡亥应该早做打算,成为下一代帝国的主人。胡亥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已经猜到父亲已经死亡,而自己是赵高所选的新一代国君,但是自己要相当二世皇帝还依旧需要李斯的同意。

赵高在秦国摸爬滚打数十年,他知道李斯看似强大但已经暴露给自己的缺点,那就是李斯需要赏识自己才华的秦始皇的提拔肯定,同时也需要秦始皇之后的二世皇帝依旧赏识自己,否则自己的高官厚禄依旧只是缥缈云烟。

而赵高曾经教过胡亥写字和一些秦国法令的知识,胡亥对赵高的态度和印象并不算差,相比之下,李斯的地位因为他拥有那份秦始皇所写但是还没有发出去的信才显得危险。

篡改遗诏,手足相残。

赵高将胡亥和李斯两个人同时叫来,将目前的情况进行基本的沟通,于是三个人决定拆开那封信,并互相传阅,三人都一致认为这份信绝对不可以发出去,现在这封信的笔迹是由秦始皇亲自书写,信封上的盖章是秦始皇自己的印玺。

而李斯和赵高两个一个可以伪造笔迹以假乱真,另一个掌管着秦始皇身前的一切印玺,就这样一封经过伪造的诏书从沙丘发出,到达了公子扶苏的手中。《史记》:“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

公子扶苏在秦始皇身前就最为听话,现在父亲死亡的噩耗传来,临终绝笔居然要求自己自尽,这使得公子扶苏无暇分辨真假直接选择自缢,大将蒙恬认为其中有蹊跷,但还没来得及劝告公子扶苏,他就已经先人一步自缢,而蒙恬也被前来带信的赵高的鹰爪关进了大狱。

胡亥继位后,除了秦始皇生前确定的兵马俑陪葬之外,胡亥命令父亲生前还没有生过儿女的妃嫔也全部殉葬,就连建造骊山坟墓的工匠也全部闷死在这里面。胡亥对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的手段也十分残忍,为了没有人怀疑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在咸阳和杜邮,他将自己的十八位兄弟,十个姐妹处死。

总结

公子胡亥是否修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但是让后世忍不住怀疑的事件在于之前秦始皇最喜欢的儿子一直都是公子扶苏,而在秦始皇的遗诏中居然有着命令扶苏自杀的语句,这与秦始皇生前对待公子扶苏的态度截然相反,公子扶苏是胡亥争夺皇位最大的竞争者,在赵高和李斯两个人的指点下,胡亥借助死去父亲的力量为自己铲除掉了自己最大的威胁,这使得胡亥修改遗诏有着充分的动机。再加上李斯模仿别人笔记的功夫十分过硬,于是主流观点都认为,在沙丘,胡亥一定通过遗书做手脚而策划了这一场政变。

参考文献:

《史记》

标签: 胡亥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后楚怀王熊心是谁?后楚怀王为何会被称为义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楚怀王,熊心,楚国,春去战国

    历史上有两个楚怀王,一个是昏庸出名的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这个楚怀王因为他的妃子郑袖而出名,他宠幸奸臣和郑袖,终于导致亡国的下场,被骗而客死在秦国。另一个楚怀王,生活在秦末,传说是楚国王族,在楚国被秦国亡国之后,流落在民间,以放羊为生。而我们这里讲的就是这位流落在民间隐居的后楚怀王熊心。楚义帝熊心,芈

  • 后楚怀王和项羽是什么关系 后楚怀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

    熊心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够重新坐上皇帝的宝座。他以为他一辈子都会在乡间的某个地方放羊,整天为自己的生计担心,偶尔也会回想下先辈们光辉的事迹,再同乡人聊聊这世间的形势,没想到自己的后半生一下就从底层到了上层,这种转变让熊心很难适应,不过他做得很好,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会做得更好。网络

  • 项羽斩杀宋义夺回兵权后,楚怀王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汉朝

    项羽斩杀宋义夺回兵权后,只因做一件事,楚怀王不治罪反封主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军北线作战部队在宋义的率领下来到了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到了这里后,宋义突然停下来不走了,下令安营扎寨,大有在此长期驻扎之意。这下可急坏了项羽

  • 楚汉争霸人才辈出!宋义和陈馀都被我们低估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陈馀,宋义

    楚汉争霸人才辈出!宋义和陈馀都被我们低估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楚汉之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生于当时的刘邦、项羽、韩信,一个比一个耀眼。在刘邦、项羽、韩信等光芒万丈的人物之下,其实有很多人因为最后的不得善终,而被我们大大低估了,如被项羽阴杀的宋义和被韩信击杀的陈馀。其实

  • 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馀,他们怎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 曾亡命游外黄(今商丘民权县) ,当地有位富家女丧夫,她父亲的门客就建议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着张耳吧。 ”于是这个女子就嫁给了张耳,并且给予张耳大力资助。张耳因此能招致四方食客,成

  • 魏国名士陈馀生平简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陈馀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陈馀

    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性格高傲,与张耳为刎颈之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公元前209年,陈胜在蕲州起义,打到陈地,军队已扩充到几万人。张耳、陈馀求见陈胜。陈胜和他的亲信们平时多次听说张耳、陈馀有才能,只是未曾见

  • 丁固和项伯都是一样的人 为什么刘邦会对他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项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刘邦,项羽死后,很多楚将也听闻刘邦的仁义,纷纷放弃抵抗前来投奔刘邦,他们大部分都

  •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历史故事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赵高这一个人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传言说赵高和李斯联手将扶苏杀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传言,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对于历史的经典故事有基本的了解,看一下赵高和李斯如何将扶苏杀害。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

  • 韩信的地位: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

    汉四年(前203),韩信平定了齐国全境,派人向汉王刘邦上书,要求让他做一个假齐王。刘邦此时正受困于项羽,看到韩信的书信勃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刘邦改变了主意,派张良前往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这时候,楚汉两国都在拉拢韩信,齐国内部也有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形成楚、汉、齐鼎足而立的局面

  • 汉中著名成语典故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典故,成语故事

    汉中有2300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8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刘邦、汉中王、汉朝、汉人、汉字、汉子……还有张良、韩信、曹操、刘备、诸葛亮……多与汉中有关,据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