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韩信为什么要活埋自己的母亲?

解密:韩信为什么要活埋自己的母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2/13 20:31:33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谁能成为兵圣的话,那肯定是孙子,而兵仙的话,那就一定是韩信。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次次战役都可以当教科书式的值得后人学习。

首先他做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月就连破三秦,证明了自己有强硬的实力。之后就是渡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打魏王,连续消灭了两个势力。

网络配图

甚至在刘邦把所有的精锐调走之后,仅仅使用招募的新军,背水一战,拔掉敌军的旗,换成自己的旗,完成以少胜多的战役。没人能够想到一万2的新军可以打败20万的赵军,可见他用兵之奇。

战争还在继续,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和李左车,遂平定燕国。而刘邦这个时候,被楚霸王打得落荒而逃,来投奔韩信,这一夜,刘邦盗取了韩信的虎符,调走了韩信的手下7成的兵力,但这并不影响韩信继续造成奇迹。他只凭手下3成的兵力就偷袭成功齐都临淄。并且覆灭了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龙且所带领的20万楚军。之后,他请封为齐王,想要坐镇东南。

最后,在垓下埋伏楚军,逼的项羽自刎。韩信只不过是花费了3年不到的时间,大小战役无数,但却无一败绩,甚至于常常以少胜多。只要给他兵,他就可以横行天下。可谓是军事才华横溢,少有人可以与之媲美。后世的刘伯温之辈,也难能与之抗衡。

如果说韩信不是兵仙,少有人不信服,能够在诸侯割据的时候,横扫天下,不是仙,那是什么。

韩信为人

韩信此人,在军事上,那可是少有人能与之媲美,但是在为人处事上,他的这个方面就比较欠缺,常常独断与幼稚,这也是为何他最后惨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他不应该在攻打完齐国之后,就立马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甚至还威胁刘邦,如果不封我为齐王,我就坐拥齐地,不再出兵去救驾。这样才让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他为齐王,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阴险小人,韩信这么以利威胁刘邦,刘邦怎么可能会不记仇呢,平民百姓都会记仇,更何况是君主了。

网络配图

二、他不应该在蒯通怂恿他造反的时候,继续表忠,但又有许多暧昧的举动。虽说对韩信造反的,我们深表怀疑,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就当刘邦想要试探他一下的时候,他没必要心慌,然后去把自己好友钟离昧给砍了脑袋。他没有想过造反,为何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局面呢。他杀了钟离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弃。

三、据说刘邦逮捕了韩信之后,把他押入京城,并没有想过要把韩信处死。但是韩信不服,官职遭降了一级,暗地里怂恿陈稀造反,并答应其作为内应。这种事情统治者肯定无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四、最后一个原因是至关重要的,韩信虽然军功赫赫,甚至是功高盖主,但他不是君主。在这个时候,范蠡选择的是归隐山林,而韩信却不知道敛其锋芒,继续锋芒毕露。对帝王来说,这就是在挑衅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韩信活埋母

据说,韩信在出生之后,就跟自己的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生活上虽没有丝毫的来源,整日的乞讨和摘野果维持生命,艰辛的生活,但他们也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

不知道咋的,韩信出生以来,就头脑敏锐,身体灵活,自己就悟出了一身的好武艺。一日,年轻的韩信咋九里山旁嬉戏,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道人来到他的身边,他们两个就闲聊了一阵。过了一会儿,老道跟韩信说:“你呆在这里一会,我去山崖上的树边,你看看是山会不会摇动。答案肯定是没有摇动,韩信对此起了好奇心,并询问老道怎么可以晃动山,于是乎老道就跟他说了方法,韩信信誓旦旦的前去,结果还是不行。

老道说:“据我所看,只要踩那块石头,这座山肯定会晃动的,只要山能够晃动,把父母的遗体葬于山中,日后肯定能成一番霸业。”

网络配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信就一直想试试,回家之后就问母亲,父亲到底去了哪里了。母亲只好跟他说早在十几年前就埋葬在姥姥家,并且是一只猴子(传说韩信相貌极像一只猴子,韩信母亲骗他,他的父亲就是一只猴子),韩信用计谋去把骸骨拿回来了,然后按照老道说的,把骸骨放了进去,想要让母亲看看这样埋葬父亲行不行。

韩信的母亲根本就不会把10几年的那只畜牲放在心上,说什么都不想前去看,但在韩信的软磨硬泡下,只好前去观看。没想到这就是她一生的结束。

待到韩信母亲去下墓穴一看,韩信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棒拿起,一下就把自己的母亲砸晕,之后就把母亲和死去的骸骨葬在一起。

这就是日后常说的韩信活埋母的故事,韩信没有至终也没能当上皇帝,反而拭母有损阴德,不得善终。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张良为何不救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良

    刘邦手下有很多贤臣良将,这其中最出名的就要属西汉三杰莫属。当项羽败北,刘邦成功建立西汉政权时,刘邦开始了分封功臣,而韩信、张良和萧何作为西汉三杰,无疑是功劳出众。可后来,吕后用了萧何的计谋诛杀韩信时,张良为何不出手相救呢?网络配图首先,张良是站在刘邦这边的,他跟随刘邦较早,而韩信属于后来加入的,他们

  • 揭秘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什么必死无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为汉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即位后,于同年6月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

  • 当韩信从屠夫的胯下钻过看到影响他一生的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人走在路上,不可避免要撞上墙。因为,有时候,墙是活的。公元前二百年,韩信撞上了一面墙。一位杀猪的堵住了韩信,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请钻我的裤裆。那时的韩信穷困潦倒,穿着麻布衣服,吃饭基本靠蹭,唯一能让他挺起腰杆走路的就是他有把剑。剑是士的标志,就像马车是士大夫的标志,苹果手机是小资的标配(曾经哈)。韩

  • 韩信明明是个难得人才 却放弃帝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韩信是个悲剧性人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抚心哀念,,惋惜名将才华,更对他放弃三分天下的机会不解。其实,当时就有两人劝说他背弃刘邦,三分天下,而且为他透彻分析了天下形势,但都被韩信给拒绝了。那么韩信为什么当反而不反呢?网络配图韩信这个人,说到底还是给那个市井泼皮搞坏的,韩信没宰了那个混混泼皮,把那个混混

  • 为何樊哙没有萧何韩信等人出名?他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樊哙

    刘邦手下有谋圣张良,有善于治国的萧何,还有用兵如神的韩信,此外还有一批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同乡勇士,诸如樊哙、周勃、卢绾等人。而最为出名的恐怕就是刘邦手下的三杰韩信、萧何、张良了,可是樊哙也是刘邦身边的重要的大臣,也立了很多功劳,为何樊哙的名气就是没有三杰高呢?在我们的心目中,樊哙是一个屠夫,因为他以前

  • 他献了什么奇计 让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收复燕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信

    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傲之徒,他懂得惺惺相惜,善于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问

  • 项羽为何没能重用“世不二出”的军事天才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项羽与韩信是楚汉之际最为耀目的两位军事天才,可是这两位军事天才的人生都是以极惨的悲剧收场。项羽的个性“刚”,宁死不过江东,最终自刎於乌江之边,死的极为壮烈,宛如一曲悲歌;韩信个性“柔”,能忍人之不能忍,最终却死於妇人的阴柔之手,死得真让人觉得凄凄惨惨切切。项羽之死可以说得上是韩信一手促成的,可是项羽

  • 揭秘历史:为何说项羽意思韩信的悲剧就开始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

    公元前203年9月,项羽拔营东归,向彭城方向移动。这年10月,刘邦的军队会同韩信、英布、彭越等各路诸侯的军队共30万大军在固陵会师。韩信被刘邦任命为总统帅,负责全权指挥对于项羽的合围战略。这一年的12月,汉军终于将项羽和他的10万大军围困于垓下。网络配图一开始,项羽还想凭借10万之众作拼死一搏。但是

  • 楚汉战争中赫赫战功的韩信如何三次用水破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网络配图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

  • 韩信之死真相 竟死在一群弱不禁风的女人裙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

    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描述韩信之死的:韩信被骗进宫却一直没见到刘邦,只看到到了一大批武士围堵,没等他反应过,便把他捆绑起来。吕后的心肠可是家喻户晓,她是没有刘邦那么仁慈,因此连问都不问,就将韩信就地解决了。说韩信是被一群武士围攻而死,至今我仍怀疑,怀疑的就是《史记》也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的。毕竟都是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