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神韩信一计竟连用两次:成彭城最大的赢家

战神韩信一计竟连用两次:成彭城最大的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3/12/12 22:18:57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用过一次的计谋第二次便不可在用了,因为敌人会有所防备,令其失效,但是韩信却反其道而行之,同一计谋用了两次,结果……大家看下文吧。

刘邦从彭城之战中,也彻底明白了,那些大小王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他们会马上调转枪头和项羽一起对付自己。汉军中唯一靠得住的,就是唯一会打仗的韩信了。韩信是彭城之战中最大的赢家。

由于魏王豹是第一个投降项羽的,刘邦最讨厌不讲义气,背后操刀的人,所以第一个拿他开刀。而且魏国紧靠关中,韩信需要为汉中打下一个战略上的缓冲地带,也必须灭魏。

网络配图

但是从这一次领军开始,有两个刘邦的亲信人物成了韩信的下属,这就是曹参灌婴。他们名为辅助韩信,其实为了更好地监视韩信。韩信作为中国谋战派的开山祖师,自然是用计谋较多,这些计谋无一不带着骗人的色彩。韩信老是搞骗人的把戏把人家轻易地打败,这让刘邦既得意,又不放心。

魏王豹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当时著名的神算许负给魏王豹的女人薄姬算命,说她的命贵不可言,将来会生天子,而她会做皇太后。魏王豹一听,自己的女人会生天子,那他岂不是成了天子的爹。于是,本来没有多少才干和雄心的魏王豹一下子变得野心勃勃起来,可惜,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薄姬会生天子,但是这个天子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刘邦的。许负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没等魏王豹进攻汉国,韩信就带人打上家门口了。

魏王豹果断派大军驻扎在河对岸,如果汉军敢渡河,就半渡而击之。但是这样的把戏,怎么可能难住最擅长骗人的韩信。

面对魏国的自以为是,韩信故伎重演,依然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别人用计,用过的可能不再用,但是韩信不是,只要好用,哪管用多少次。当然,只要敌人足够愚蠢。

网络配图

韩信留下部分人马,做出要渡河的样子,以欺骗迷惑对岸的魏军,却在夏阳这个地方用木罂为船偷偷越过了黄河,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收拾掉了魏国,俘虏了魏王豹,让魏国变成了汉的一个郡。

魏王豹想必是深恨许负的,这个老太婆竟然敢骗他。但是,他很快相信创业艰难,当天子的爹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所以他忍辱负重,后来逃离了汉国。但是最后,他还是免不了一死。在他死之前,他应该再次大骂了许负,不带这么玩的。

打下了魏国,汉国也就拥有了广大的缓冲地带,刘邦的脊梁一下子挺了起来。灭魏显示了刘邦的野心,他不只是想当个王那么简单,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汉军的力量,在一天天地壮大。而楚军的实力,在不断地奔波中逐渐消耗。项羽是一个了不起的战术家,打仗很有一套,但是他打赢后的方式,非常愚蠢。他以打败敌人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占有广大的地盘。敌人的有生力量没有消灭掉,他打赢就走,敌人也很容易死灰复燃。项羽在不自觉间,将自己推入了战争的旋涡中。

也许,他是有意为之,没仗可打,他这个职业军人,怎么习惯得了。他就像一个消防队长,哪里火情严重,他就往哪里去。项羽太有激情了。也可以说,项羽的格局太小,他没有天下观。格局小的人,一般走不远。他不想一统天下,只是想做一个可以对诸侯任意发令的霸王。他的思想,已经严重落伍了。

网络配图

秦虽残暴,但是一统天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出身亭长的刘邦,却很有气度。从他见到秦始皇赢政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他有着和秦始皇一样的志向,做这个时代最棒的男人。而项羽见到秦始皇,说,我可以取代他。项羽说的虽然霸气,可谓雄视千古。这也说明他是蔑视秦始皇的,认为秦始皇不如他。但是创立伟业,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是秦始皇,而不是他项羽。

项羽是一个从小生长在仇恨的人,他痛恨秦国灭了楚国,杀死了他的祖父项燕。他志在复国,而不是统一天下。当时的人,如果不看到刘邦和项羽以后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他们两个是二傻子。但这是人家的梦想,梦想是个好东西,万一实现了呢。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从未带过兵 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

  • 解密: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网络配图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

  •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了韩信?一句话点醒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项羽兵败之后,他帐下的将领钟离昧平时与韩信有几分交情,便来投奔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举报韩信起兵谋反。刘邦却信以为真,韩信听后,以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误,便想亲自向刘邦解释清楚,可是又害怕刘邦把自己绑起来,便和自己的好友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后说:“刘邦现在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

  • 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都是名将但为什么韩信却瞧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

    战神白起,伊阙之战斩首24万魏韩联军,攻楚之战歼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杀神。尤其是长平之战,以60万大军围困赵军45万,打破了围攻战“十则围之”的惯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后赵军45万人,战死25万,被坑杀20万,全军覆没,战神之名响彻千古!网络配图韩信说,“……白起算什么名将,杀敌一千,自损

  • 汉初三杰为什么韩信惨死:而萧何张良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

  • 汉朝秘闻:三国最大的功臣韩信为什么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越国灭吴后范蠡对文种说的话。然而文种不听,最终死于勾践之手。网络配图近三百年后,公元前197年,吕后和萧何诱杀韩信于长乐宫,灭三族。网络配图历史上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 韩信之死真相:竟死在一群弱不禁风的女人裙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描述韩信之死的:韩信被骗进宫却一直没见到刘邦,只看到到了一大批武士围堵,没等他反应过,便把他捆绑起来。吕后的心肠可是家喻户晓,她是没有刘邦那么仁慈,因此连问都不问,就将韩信就地解决了。说韩信是被一群武士围攻而死,至今我仍怀疑,怀疑的就是《史记》也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的。毕竟都是人为

  • 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韩信的一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默默无闻到大放异彩,最后又黯然落幕。他年轻时,既不会做官,又不会经商,一度只能到处蹭剩饭看冷脸,尝尽了世态炎凉人生冷暖。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然而,秦朝末年的大变局给了他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韩信20岁仗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