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3/12/20 4:56:26

韩信的一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默默无闻到大放异彩,最后又黯然落幕。

他年轻时,既不会做官,又不会经商,一度只能到处蹭剩饭看冷脸,尝尽了世态炎凉人生冷暖。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然而,秦朝末年的大变局给了他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

——韩信20岁仗剑从军,25岁被拜为大将。接着,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平灭五国,分别是定魏,击代、赵,降燕,破齐。

26岁不到,韩信已拥兵数十万,被刘邦封为齐王,掌控原来齐国疆域,成为项羽、刘邦之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

28岁,韩信又布置了十面埋伏,彻底击败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战将——项羽,终结楚汉争霸,成就了自己彪炳千秋的功业。

不过,巅峰之后,韩信的人生抛物线就开始一路向下。他28岁被刘邦降为淮阴侯,此后一直软禁在长安,33岁即被吕后以谋反罪诛杀。

网络配图

萧何曾经评价韩信“国士无双”,后来,韩信被软禁于长安时,尽管已经无兵无权,樊哙依然对其跪拜送迎,言必称臣。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这么牛叉的韩信为什么人生只是一根抛物线,而不是别的什么线?比如射线,一直无限向上发射?

回顾楚汉相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也正是韩信实力最强大的时候。他无论倒向任何一方,都将改变楚汉相争的天平。当然,如果他选择自立,天下也必定三分。

项羽的使者曾经这样劝过韩信: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很显然,依靠自己的能力,韩信完全可以当领袖,开创一个王朝。

然而,韩信的悲剧在于——他从来没有自己创业的雄心,终其一生只是在不断地选择老板。

第一个老板:项梁

韩信一开始参军是投入项梁麾下,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第二个老板:项羽。

项梁战死后,韩信被项羽选为侍卫。这个职务其实并不错,能在领导面前混个眼熟,又不用去跑市场累的要死要活,业绩不好还要被扣奖金。

然而,韩信是一个有能力的员工,他生来就是为了打仗。但是可惜的是,项羽看不出来他的能力,韩信多次献计,都不被采用。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

第三个老板:刘邦。

此地不留爷也,自有留爷处,既然看不到提拔的希望,韩信果断选择跳槽。在刘邦去汉中为王的时候,他炒了老板项羽的鱿鱼(有没有不辞而别不知道),义无反顾地翻山越岭追上了刘邦的汉军,从此投身革命。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韩信既然选择跳槽,只能放弃之前的一切待遇,从最基层的士卒干起,甚至一度因为连坐差点被斩头(跳槽有风险,择业需谨慎)。

然而,刘邦公司的核心团队是都从沛县一路跟来,萧何、樊哙、夏侯婴周勃曹参陈平等等。说到论资排辈,23岁的韩信根本没有提拔的希望。

韩信于是再次选择离开,这才有了著名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

IP时代什么最值钱?个人品牌最值钱!

网络配图

一个人能为公司和团队所创造的价值,决定了他的价格。反过来所,他的替代性越低,估值也就越高。

如果说,前两次跳槽是因为韩信没有自己团队的话,那么在他成为齐王后,这个前设已经不复存在。

汉高祖四年,韩信平定齐国。齐国故地有七十余城,“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战国时最强盛的时候几乎无敌,与秦国互约为东西二帝。

拥有齐国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上韩信睥睨天下的能力,自立为王完全绰绰有余。

这样的局势,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时,有个叫蒯通的人来给韩信讲解“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劝他自立为王,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然而,韩信听不进去这样的话,他始终下不了自己当领袖的决心。

“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五年后,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诛杀于长安。

据说,韩信在临刑之前,懊悔的说,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死后,吕雉毫不留情地斩草除根,“遂夷信三族”,从一无所有到位极人臣,再到身死族灭,韩信人生的抛物线就此走到终点。

那么现在再来分析,韩信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乔布斯在创建苹果的过程中,曾说过一句话:

网络配图

要当领袖,不要当追随者!

韩信最大的错误显然是他从没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当老板,可以创业,可以打造秦代五百强,战国五百强。

就像年轻时因为饥饿到处蹭饭时一样,他一辈子都在不停地追随别人,希望找到一个面色和善的,比如漂母那样,可以笑眯眯的盛饭给他吃。

然而,他错了,任何老板都不需要一个比自己能力还强的人做下属。刘邦不需要,吕雉也不需要。

当他不再需要寄人篱下的时候,依然委身他人,只会成为别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心腹大患。

其实,韩信的悲剧早已在他和刘邦的一次对话中,就已经注定。这次对话发生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期间,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刘邦和韩信喝酒聊天,两人各自评论各位将领的能力高下。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带十万兵,至于自己,则多多益善。然而,韩信却不无自卑的认为,刘邦“善将将”,自己“善将兵”。

显然,即使在成为阶下囚的时候,韩信还不相信自己曾经错失过当领袖的机会,仍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高级打工仔。

这才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刘邦想用张良牵制韩信 张良识破阴谋激流勇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良

    汉初三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了解一些,张良、韩信与萧何都是为刘邦打天下的三大功臣。但是这几个人的结局很不一样。最惨的是韩信竟然死在吕后这个女人的手中。其实刘邦不仅不信任韩信,连张良这个书生他也不信任。网络配图汉初天下大定,刘邦自然是要论功行赏,张良可是大功臣自然不能亏待,所以当时刘邦告诉张良,齐国这个地

  • 军神韩信乃将相之才 为何却被宫女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

    韩信之名已无需赘述,韩信之功,可谓建立大汉天下的第一大功着,刘邦曾加封三齐王,并特例准许韩信三不死。为何这样却还是被杀了呢。网络配图所谓三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这可谓是最大的免死铁卷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死的屈辱、窝囊,最后被吕后诱骗至宫中被宫女活活打死。韩信为汉家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

  • 刘邦帐下三杰排名 韩信虽然厉害却不及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从一介布衣变身为九五至尊,他身边的三位贤才良将功不可没。曾有人问过刘邦夺得天下的原因,刘邦的回答是:我比不上张良的运筹帷幄,也比不上萧何安国定邦,更比不上韩信的战无不胜,这三个人都是出色的人才。网络配图 张良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臣,他屡次在刘邦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为其出谋划策,使其转危为安。当

  • 韩信并非功高盖主也不是非死不可,为何吕后对他处之而后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

    韩信的死,历来被视为一大冤案,其死因通常被认为是,功高震主而引起了刘邦的猜忌,于是兔死狗烹成了必然的结局。不过,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1.韩信之死历朝历代,皇帝屠杀开国功臣的行为是一种常态,其中,武将被斩杀的比例远远超过文官。道理不难理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皇帝自然对掌握军队的武将最为担忧。武将的功劳

  • 吕雉杀掉韩信的原因是什么?萧何为什么要帮吕雉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吕雉

    韩信武功高强,威望极高,帮助刘邦打下半边江山。但是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害怕韩信造反,吕雉为了稳固汉室江山,和萧何密谋一起杀了韩信。那么吕雉杀掉韩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萧何曾是韩信的伯乐,为什么帮助吕雉杀掉韩信。吕雉杀掉韩信的原因是什么?1、韩信被封为王。汉朝时期,刚刚建立政权且正在争夺天下的都要大

  • 三种设想解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

    [导读]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胯下之辱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

  • 一代战神韩信手掌几十万大军时为什么没有背汉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于宫中,临死之时,韩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其实,早在几年前,韩信就已经被夺了兵权,从原先的齐王,被贬为淮阴侯,并且迁到长安,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

  • 刘邦帐下一大谋士,其功不比韩信低,最后却被他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韩信

    秦末爆发的起义中,刘邦的崛起离不开其手下的众多人才辅佐,其中一人曾助刘邦攻入咸阳,灭了秦朝,后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国,形成了对项羽的军事优势,不过他还来不及向刘邦领功就被处死了,而且死法极其惨烈!他就是郦食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郦食其追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

  • 韩信等人其实死有余辜,看西汉开国局势就知道刘邦为何要杀他们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

    在大家眼里,秦始皇是暴君,可他统一六国后却没杀一个功臣,刘邦是仁君,可他夺得天下后,却对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挥起了屠刀,刘邦当年和项羽楚汉相争的时候,为了得到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帮助、支持,那可这是说尽了软话,下足了本钱,可一旦夺得天下以后,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对以前的盟友,打天下的功臣是怎么残忍怎

  • 揭秘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究竟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