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鲁平公为什么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

鲁平公为什么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32 更新时间:2023/12/13 6:48:5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鲁平公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孟子·梁惠王下》里面记载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次鲁平公想出去体察民情,一个名叫臧仓的侍臣就问道:“以往您外出,都一定先告诉有关的专职人员要去的地方,现在车马都已套系好了,有关人员还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去,请告诉我吧!”

或许是往常平公十分宠信此人吧,就将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告诉了他:“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那又何必呢?您看轻自己而看重平常人。是认为他贤吗?礼义应当从贤人做起,而孟子办他母亲的丧事超过了他以前办父亲的丧事,这就违反了礼仪,所以您不要去见他吧!”

平公见他这么说,也打消了念头,回答道:“好吧。”

不久,孟子的学生乐正子觐见平公,这个乐正子原名乐正克,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乐正氏之儒”。可见,在战国时代,乐正克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平公当然不敢怠慢,立即接见了他。

没想到乐正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您为什么不去见孟轲?”

平公有些尴尬,只好答道:“有人告诉我说孟子办母丧超过了他以前办父亲的丧事。这不合礼仪,所以不去见他了。”

乐正子又问:“这指什么呢,生活,您所说的母丧超过父丧?是指的前次办父丧是以士之礼,后来办母丧是以大夫之礼,前次用三只鼎,后来用五只鼎的讲究吗?”

平公答道:“不是。我指的是棺?衣衾的奢华。”

乐正子说:“这不是所说的超过,而是前后两次贫富不同的缘故啊!”

乐正子回去后,就对自己的老师孟子说:“我已把您的观点告诉了国君,国君是要来见您的,可那个臧仓小人却阻止国君,国君所以不来了。”

孟子说:“我的道要是能推行,就自然有人使他来见我;如果不能推行,就自然有人阻止他。我的道能行还是不能行,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我见不着鲁侯,是天意啊!那个姓臧的小人怎能让我见不到平公呢?”

后来,人们就将拨弄是非、挑拨高间、造谣中伤、进谗害贤的人称之为“臧仓小人”。

这类人历史上数不清,如晚清时期的大太监李莲英

你还别不相信,他干成的事还挺多的:在老佛爷慈禧面前,说话最多的是他,为老佛爷梳洗妆扮的是他,监控光绪皇帝的是他,与王公大臣来往密切的是他,甚至连推珍妃下井的还是他。整个晚清史,都能看见李莲英身影。

标签: 鲁平公战国

更多文章

  •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和孟子,作为思想家,他们创立和发展的儒家学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说,而并非政治学说,也并非是可以实施的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说,孔子和孟子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战国那个时代,

  • 与孔子齐名的儒家继承者,孟子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战国

    你们知道孟子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变成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思想大师,有“亚圣”之称,他便是孟子。尽管,孟子有这般高的影响力,和孔子并称之为“孔孟”,可是他确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儒家另一位宗师荀子对他

  • 孟子为何能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儒家,战国

    大家好,说起孟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一说当时属鲁)人。孟子的先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子幼年丧父,母亲从事女织,家境比较贫寒。孟子是在严格的家教中长大的。据《列女传》和《韩诗外传》,孟子年幼时,他家居住在坟地不远处

  • 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秦,富贵不能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及其弟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孟子·尽心下》。【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

  • 《孟子》是何人所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少年时深受旧礼教的熏陶,后来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梁、宋、滕、魏、楚等国。曾任齐宣王的客卿,但因主张未被采纳,愤而去官,退居故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书立说

  • 秦惠王嬴驷简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嬴驷,秦国国君,战国时期,大秦帝国

    导读:秦惠王更元三年(公元前322年),本名嬴驷,秦孝公之子。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第一等的良田。嬴驷(前356—前311),战国时秦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 芈八子被嫁给嬴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介绍义渠骇为见芈八子追赶拦截张仪车队,带走芈八子未果。芈八子入宫多日,一直没被嬴驷接见,张仪苦闷找苏萱询问,却被苏萱讥讽。芈八子厌倦项纹讲解婚典礼仪,摆脱了项纹后遇见了藏獒,惊恐慌乱之时嬴驷出现。嬴驷赞张仪联楚功不可没,所选联姻的芈八子也很心意。魏国节节败退,惠施出使秦国,割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10集剧情 芈八子为嬴驷去义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分集剧情介绍:第10集剧情太子奂反对韩国出兵,韩王不以为意坚持出兵。嬴驷巡视军营,与魏冉切磋,张仪才得知魏冉加入了死士营。嬴疾将白起带入军中,白起以羊汤比作战事为嬴华祥解为何其在观泽战败。三晋扣关函谷,秦闭关不出。陈轸要入楚,张仪说服陈轸做秦国细作。秦国怕义渠趁乱攻秦,使用怀柔政策送礼

  • 嬴驷是个怎样的人?嬴驷为秦国做过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嬴驷,秦朝,春秋战国

    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赢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刻认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是一个积蓄力量的时期。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