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3/12/29 11:30:06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了,士可杀不可辱嘛!故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的第一位文人。

网络配图

巷伯,并非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官名,巷伯就是古代的司礼大太监,如安德海李莲英之流。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巷伯,表字孟子。这个孟子并非继承孔圣人儒家学说的孟子,而是周幽王时期的一个有名的文人,他写了一首诗《巷伯》,存于《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之中流传至今,诗中最后标明了作者本人的名号:“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由此以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流传青史。

《巷伯》诗原文是这样写的:“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网络配图

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网络配图

孟子是一位文人不假,不然写不出这么情真意切的诗。孟子是一位在朝廷中有很大分量的大臣也可确认,不然他不会受宫刑后还被周幽王封为掌管内宫的大太监。孟子到底遭受了什么谗言才惨受宫刑,史上留下的资料很少,从这首诗中看不出来。不过,周幽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昏君,最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说的他。为了宠幸娇妃褒姒,他竟然拿调动诸侯兵马来开玩笑,最后导致亡国。有昏君必有佞臣,那时候就有三个著名的奸佞小人:尹球、虢石父、祭公,是哪个佞臣向周幽王进了谗言陷害了孟子,现在已无从考据了。

标签: 孟子

更多文章

  • 鲁平公为什么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平公,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鲁平公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孟子·梁惠王下》里面记载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次鲁平公想出去体察民情,一个名叫臧仓的侍臣就问道:“以往您外出,都一定先告诉有关的专职人员要去的地方,现在车马都已套系好了,有关

  •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和孟子,作为思想家,他们创立和发展的儒家学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说,而并非政治学说,也并非是可以实施的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说,孔子和孟子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战国那个时代,

  • 与孔子齐名的儒家继承者,孟子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战国

    你们知道孟子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变成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思想大师,有“亚圣”之称,他便是孟子。尽管,孟子有这般高的影响力,和孔子并称之为“孔孟”,可是他确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儒家另一位宗师荀子对他

  • 孟子为何能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儒家,战国

    大家好,说起孟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一说当时属鲁)人。孟子的先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子幼年丧父,母亲从事女织,家境比较贫寒。孟子是在严格的家教中长大的。据《列女传》和《韩诗外传》,孟子年幼时,他家居住在坟地不远处

  • 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秦,富贵不能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及其弟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孟子·尽心下》。【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

  • 《孟子》是何人所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少年时深受旧礼教的熏陶,后来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梁、宋、滕、魏、楚等国。曾任齐宣王的客卿,但因主张未被采纳,愤而去官,退居故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书立说

  • 秦惠王嬴驷简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嬴驷,秦国国君,战国时期,大秦帝国

    导读:秦惠王更元三年(公元前322年),本名嬴驷,秦孝公之子。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第一等的良田。嬴驷(前356—前311),战国时秦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 芈八子被嫁给嬴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介绍义渠骇为见芈八子追赶拦截张仪车队,带走芈八子未果。芈八子入宫多日,一直没被嬴驷接见,张仪苦闷找苏萱询问,却被苏萱讥讽。芈八子厌倦项纹讲解婚典礼仪,摆脱了项纹后遇见了藏獒,惊恐慌乱之时嬴驷出现。嬴驷赞张仪联楚功不可没,所选联姻的芈八子也很心意。魏国节节败退,惠施出使秦国,割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10集剧情 芈八子为嬴驷去义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分集剧情介绍:第10集剧情太子奂反对韩国出兵,韩王不以为意坚持出兵。嬴驷巡视军营,与魏冉切磋,张仪才得知魏冉加入了死士营。嬴疾将白起带入军中,白起以羊汤比作战事为嬴华祥解为何其在观泽战败。三晋扣关函谷,秦闭关不出。陈轸要入楚,张仪说服陈轸做秦国细作。秦国怕义渠趁乱攻秦,使用怀柔政策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