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孔子齐名的儒家继承者,孟子的历史评价如何?

与孔子齐名的儒家继承者,孟子的历史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40 更新时间:2023/12/30 10:59:08

你们知道孟子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变成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思想大师,有“亚圣”之称,他便是孟子。

尽管,孟子有这般高的影响力,和孔子并称之为“孔孟”,可是他确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儒家另一位宗师荀子对他颇不以为然;东汉学者王充还撰写《刺孟》一文专门挑他的毛病;更有甚者,孟子还被人看成是一个“愤青”,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他三岁丧父,由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免受不良影响,孟母多次搬家,还曾经扯断织机教育孟子,这后来就演变为“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后世典范。

孟子在大约十五六岁的时候,拜在孔子之孙子思弟子的门下(一说拜子思为师),成为孔子第四代弟子。孟子在学成之后,也学着孔子周游列国的样子,去各个诸侯国中宣传自己的思想。

可是在战国那个兼并战争四起的时代,孟子的一些“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理论是颇不受一些君主欢迎的。后来,孟子回乡与弟子一起潜心撰写《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中唐之后,因为“南朝散文八大家”居首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本秦儒家唯一承继孔子“道统”的角色,孟子的影响力愈来愈高。

《孟子》一书,在汉朝就和孔子的《论语》并排,至北宋神宗年,《孟子》一书被纳入科举制课程内容当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次年又让孟子配享孔庙。之后宋代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成“四书”,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直系的经典著作平齐了。

元朝年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之后就称为“亚圣”,名气仅次孔子。到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八股文题型必从“四书”中选择,这样一来,《孟子》一书便变成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孟子虽然拥有如此高的正统地位,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孟子的思想有些极端,可以说是个“愤青”。

在战火纷繁、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孟子却天真地鼓吹“仁政”、“仁德治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

此时的各国有的要扩张国土、吞并他国,有的忙于合纵连横、生存自保,战争之类的话题才是君主们最感兴趣的,他们对于孟子的伟大理想、宏伟蓝图也就不闻不问了。

但是孟子信念坚定、从不言弃。看着这些只知道刀枪弓箭、进攻防守的人们,孟子又急又气,简直不知该如何是好。

孟子常常骂得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

有一次,孟子准备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自己染了风寒不能吹风所以不能上朝,如果孟子可以上朝,他才去接见。孟子一听这话立即来了脾气,他嫌齐王接见他的心意不诚,立即推说自己也不幸而有疾,不能上朝,好不给齐宣王面子。

对梁惠王、梁襄王父子,他更是不留情面,曾当面骂梁惠王“率兽食人!”“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骂梁襄王“不像人君”。他把那时候全部的诸侯一律骂为“五霸罪人”,统统是“嗜杀者”。

齐王攻燕,燕反抗,齐王后悔未能听孟子的劝。齐大夫陈贾见孟子,想以周公也有过失来掩盖齐王之过,孟子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这就又显露出了孟子的“愤青”本色。

陈贾本来是想在齐王和孟子之间调和,想缓解一下二人尴尬的关系,可是没想到,孟子不但不领情,还在大庭广众的朝堂之上狠狠地数落了陈贾一番,让他在文武百官前连头都抬不起来。

孟子离开齐国,一个想替齐王把孟子挽留住的人恭敬地坐着和他说话,孟子不理会他,伏靠几而睡。那人不高兴起身要走。孟子没好气地说:“你不去劝齐王改变态度,却在这里用空话留我,这是你跟我绝交还是我跟你绝交呢?”这个人没想到孟子竟然对自己发这样大的脾气,只好走开了。

有一次,宋大夫戴盈之向孟子请教关于关税和赋税的事,希望逐年慢慢减,以减轻百姓压力,这也是“仁政”的行为。可是,孟子却说道:“一个月偷一只鸡和一天偷一只鸡都是不义的行为!”戴盈没想到热脸贴到了人家的冷屁股上,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孟子像这样对君王、大臣等人的直接辱骂、批评简直不胜枚举,这些事情都是堂而皇之、大大方方地写进《孟子》中的小故事,而孟子一些更过分的、尺度更大的言行肯定还会有,只是不适合写到流传后世的书中去罢了。由此观之,说孟子是一个“愤青”也不为过。

但需要说明的是,孟子的“愤青”是指他有着过激的语言和行为,而并非是“无知的青年”。

孟子怀揣着自己的政治梦想,执着地在华夏大地上奔走着、操劳着,他过激的语言、极端的行为都是为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呀!

孟子是个“愤青”,但他很靠谱!

标签: 孟子战国

更多文章

  • 孟子为何能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儒家,战国

    大家好,说起孟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一说当时属鲁)人。孟子的先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子幼年丧父,母亲从事女织,家境比较贫寒。孟子是在严格的家教中长大的。据《列女传》和《韩诗外传》,孟子年幼时,他家居住在坟地不远处

  • 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秦,富贵不能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及其弟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孟子·尽心下》。【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

  • 《孟子》是何人所著?书中的主要思想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邑(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少年时深受旧礼教的熏陶,后来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梁、宋、滕、魏、楚等国。曾任齐宣王的客卿,但因主张未被采纳,愤而去官,退居故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书立说

  • 秦惠王嬴驷简介 秦孝公之子秦惠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嬴驷,秦国国君,战国时期,大秦帝国

    导读:秦惠王更元三年(公元前322年),本名嬴驷,秦孝公之子。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汉中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第一等的良田。嬴驷(前356—前311),战国时秦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 芈八子被嫁给嬴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4集剧情介绍义渠骇为见芈八子追赶拦截张仪车队,带走芈八子未果。芈八子入宫多日,一直没被嬴驷接见,张仪苦闷找苏萱询问,却被苏萱讥讽。芈八子厌倦项纹讲解婚典礼仪,摆脱了项纹后遇见了藏獒,惊恐慌乱之时嬴驷出现。嬴驷赞张仪联楚功不可没,所选联姻的芈八子也很心意。魏国节节败退,惠施出使秦国,割

  • 大秦帝国之纵横第10集剧情 芈八子为嬴驷去义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大秦帝国之纵横

    大秦帝国之纵横分集剧情介绍:第10集剧情太子奂反对韩国出兵,韩王不以为意坚持出兵。嬴驷巡视军营,与魏冉切磋,张仪才得知魏冉加入了死士营。嬴疾将白起带入军中,白起以羊汤比作战事为嬴华祥解为何其在观泽战败。三晋扣关函谷,秦闭关不出。陈轸要入楚,张仪说服陈轸做秦国细作。秦国怕义渠趁乱攻秦,使用怀柔政策送礼

  • 嬴驷是个怎样的人?嬴驷为秦国做过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嬴驷,秦朝,春秋战国

    上是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帝王。历史上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赢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刻认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是一个积蓄力量的时期。秦武王在位时间短而且死

  • 秦惠文王嬴驷是怎样的人?嬴驷与嬴政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惠文王,嬴驷,嬴政,秦朝

    秦惠王又称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东进攻魏,灭蜀败楚,伐取义渠,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在《芈月传》中的赢驷,性格稳重内敛,心思细密,作为一位

  • 嬴驷的正妻魏夫人颇受宠爱,最后被芈八子清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夫人,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魏夫人出生于魏国,跟楚国的芈八子在血缘上没有半毛钱关系。她的婚姻,也没有任何浪漫之处,当时魏国想和秦国交好,而魏夫人到了婚嫁的年纪,所以就被嫁给了嬴驷。美人如玉情如霜,从此其他皆路人。幸运的是,魏夫人得到了嬴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