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真相是什么

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43 更新时间:2024/3/17 5:24:1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的文章。

韩信,这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神勇将军,这位“功无二于天下,略不世出”的绝世奇才,最后没有马革裹尸,战死金戈铁马的沙场,而是屈辱地死于妇人之手,长乐宫的钟室之中,可悲,可叹,甚至可恨!

而更可恨的,是不是萧何呢?萧何献计于吕后,将英雄推向阴森的钟室,将战场上挥手即万军倒下的不世英雄,置于一个算计和阴谋,让他死得如此的窝囊、冤枉、屈辱。英雄就该把他最亮丽和最悲壮的一面,献给千里疆场,献给血色残阳,献给神圣的使命。死于阴谋的战士,给人的不是慷慨悲歌,而是向隅的抽泣,让人不由得陪同一掬同情之泪,叹息天之不公。

汉十年,刘邦亲征陈豨,期间,韩信遭人举报谋反,吕雉准备除掉韩信,安排人假扮信使,谎称刘邦亲征取得胜利,回来报捷,群臣因此入朝祝贺,韩信没来。如何引蛇出洞呢?吕雉让萧何出面,邀请韩信入朝祝贺。

韩信“国士无双”,心高气傲,平时对樊哙之流非常看不起,对萧何却尊敬有加,言听计从。然而,当他轻信萧何之言入宫来时,等待他的却是早已埋伏的武士和冰冷的铡刀。因为萧何,韩信登上了拜将台,成为了楚汉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虎将,迈向了人生的顶峰。

然而,也正是萧何,献计吕后,出卖朋友,又将他送进了“鬼门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个意思。汉十一年春,吕后将韩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随之遭受杀戮的,还有韩信三族老小。

那么,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呢?

我们可以从韩信的经历,来分析一下刘邦对他态度的前后转变。刘邦当上皇帝,韩信功劳居半,但当他将过半江山打下来,让刘邦坐上皇位后,刘邦就开始对他不待见了。原因有三:一是荡平齐国后,韩信要求刘邦封他假齐王,伸手要官,动机不纯;

二是心封楚王后,不知收敛,招摇过市,有坐大之嫌;三是刘邦要清剿项羽残余,他却将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的钟离眛收留,为臣不忠;四是刘邦因钟离眛一事将他降为淮阴侯,并软禁在身边后,他牢骚满腹,又不安分,与叛将拉拉扯扯。

由此可知,在刘邦心里,韩信已然不是原来的韩信了,而且,他对韩信早已动了杀机,若不是身边的大臣劝阻,韩信早就没命了。而吕后作为刘邦的结发夫妻,对此洞若观火,于是,果断下手,韩信一命呜呼。

所以,与其说是萧何献计杀韩信,不如说是刘邦、吕雉夫妇匆忙要杀韩信,萧何既不是韩信致死的动机,也不是韩信致死的关键,没有萧何献计,自有李何、孙何、赵何献计,,萧何不过食人之禄,受人之命,履行职责罢了。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事情的本质来说,可改为“成也萧何,败则刘邦”,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标签: 萧何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的仇人是谁?韩信为什么给仇人赐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仇人

    韩信为什么给仇人赐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朝时的一天,在淮陰(今江苏淮陰县)的一条大街上,忽然围了一大群人在观看什么把戏——圈中有个宰猪的屠夫,叉着腰,对一个佩着剑的青年人说:“韩信,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骨子里却胆小得很!”韩信生气地

  • 韩信被萧何杀了之后,他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韩信

    萧何当初帮吕后除掉了韩信,却又为何偷偷救走了韩信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民间一直有种传言,说是韩信并没有绝后。当时韩信被杀时,他的小儿子,也就是刚满三岁的韩潆(也有说韩天贡)刚好在他的门客蒯通家里玩,蒯通非常同情韩信的遭遇,也愤怒帝王家的无情,就冒着风险将韩信这个

  • 韩信用兵如神,为何一再求赏,他不懂刘邦心思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张良

    汉二年韩信攻下赵国,听从广武君建议,请求刘邦册立张耳为赵王,刘邦答应!汉四年在楚汉相持最为激烈的时期,韩信提出册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不得不答应,并立他为真齐王!汉五年刘邦约韩信和彭越会师,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韩信、彭越迟迟不动,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韩信闻召

  • 汉初三大名将都是谁?有一人比韩信死的还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彭越,汉朝

    你真的了解汉初三名将是什么结局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刘邦当击败项羽当上皇帝说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 韩信为什么宁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愿杀掉那位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韩信因为忍受胯下之辱被后人称之为忍辱负重,关于胯下之辱,史书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大概就是说,

  • 曾经十分落魄的韩信,是如何得到赏识走向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西汉,刘邦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韩信的故事大家听过吗?韩信的成功来源于天才的自信,经验是在成长中积累的,而天赋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而韩信恰恰有,如果说韩信像乞丐一样落魄,不妨看看刘邦得天下用的人,樊哙是个杀狗的屠夫,周勃是个办丧事的吹鼓手,曹参是个狱卒,刘邦不过是个亭长,最牛的萧何放现在也就是个县政府办公

  • 韩信虽用兵如神却没能善终,其中都有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韩信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信,即是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

  • 刘邦为何拜韩信为大将?仅仅是因为相信萧何的推荐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刘邦,西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刘邦为何拜韩信为大将?是因为相国萧何的推荐。萧何为何要力荐韩信为大将?《史记》中给出的原因,韩信乃无双国士,可以帮助刘邦成就帝业。这原因当然不错,如果韩信没有过硬的素质,萧何也绝不会把韩信举荐到那么高的位置。但除了韩信自身素质之外,这背后还有隐情,也别

  • 吕后杀韩信真的是刘邦授意吗 如果不是吕后还敢不敢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后,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后杀韩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这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帝王之术!从刘邦开国后,铲除其他异姓王情况来看,韩信作为刘邦的心头之患,铲除他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借吕后之手罢了,免得给后世史官们落下一个诛杀开国功臣的骂名

  • 除了韩信之外,还有谁也是项羽和刘邦曾经争夺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布,汉朝

    大家好,说起英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刘邦和项羽决战之前,韩信作为独立第三方,受到了二人的热情争取,其实啊,早在韩信之前,英布也受到过这种待遇。那时候项羽刚做天下盟主,齐国在北方叫板,项羽赶紧过去平定动乱,刘邦就趁机杀出关中,带着一群小弟攻打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一个回身,打跑了刘邦,之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