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被杀萧何被关 张良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

韩信被杀萧何被关 张良为什么能够独善其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1/19 2:31:52

还不知道:张良为什么能躲过毒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尤其是张良更有中国“谋圣”之称。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影响,有夸大的成分。张良的智慧则没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张良在秦末汉初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总结了一下,张良一共为大汉做了十五件大事:1、留地相遇;2、强攻南阳;3、智取峣关;4、鸿门宴;6、求封汉中;7、火烧栈道;8、迷惑项羽;9、下邑划谋;10、荥阳阻封;11、劝封齐王;12、四面楚歌;13、劝都关中;14、劝封雍齿;15、商山四皓。

因为张良的诸多功劳,他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杰”中的韩信被杀,并被夷灭三族;萧何虽然没有被杀,却曾经被关进大牢。只有张良从来没有被刘邦折辱,最终安然过完一生。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张良能够独善其身。

首先,张良非常聪明。他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所以建立大汉以后,张良以体弱多病为由,闭门不出。张良先是退居二线,基本上不再过问政治,也极少参与谋划。再是在山中练起了气功,专心研究道教,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张良的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让张良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也远离种种危险。张良最终能保持自己的名节不被侮辱,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他能上能下的勇气有很大关系。

其次,张良的功劳主要在于谋划,而不在军功和政治。“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功劳最明显,也最容易引起刘邦的嫉妒。所以刘邦一定要除掉这个已经功高震主的韩信。萧何掌握着政治实权,他曾经控制整个关中,如果萧何有不臣之心,刘邦的后方基地有可能不保。所以刘邦也要防着萧何。张良的功劳大多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计谋,而且张良的官职也只是虚职,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别说一个张良,就是一百个张良绑在一起也不会威胁到刘邦的政权。

第三,刘邦非常尊重张良,他视张良为老师。刘邦经常口出脏话,对待手下人不是骂就是大骂。但是刘邦却非常尊重张良,我们翻阅史书根本找不出刘邦骂张良的记录。

刘邦几乎没有叫过张良的名,基本上都是以“子房”称呼张良。刘邦赏赐功臣的时候,他也首先让张良任意选择一块地方做为自己的封地,封邑多达4万户。刘邦有什么困难,也会首先想到张良,对张良说上一句“且为之奈何”。

第四,张良特别聪明。张良从来不在刘邦面前争功,也不在其他功臣面前争功。当刘邦让张良随便选择封地的时候,张良只是选择了他和刘邦相遇的留地。他为了防止其他大臣嫉妒,他也没有接受4万户的封户,只选择1万户。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张良也没有刻意表现自己的功劳,所以他在汉初功臣的排名也比较靠后。

第五,刘邦和吕后也不是那种特别善杀之人。经常有人把刘邦和朱元璋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他们都善于诛杀功臣。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性质完全不同,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诛杀了近4万人,明初开国功臣基本被斩杀殆尽。刘邦和吕后只是除掉了对他们威胁最大的三个人。此外像陈豨,韩王信,卢绾等人则是因为谋反被消灭。除此之外的开国功臣基本上全部都得以善终。只要对刘邦的帝位没有威胁,即使得罪了刘邦也可以免于一死,甚至可以因功封侯。很明显张良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刘邦没有必要杀死自己的老师,吕后也没有必要除掉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张良。

第六,张良有恩于刘邦和吕后。张良对刘邦的恩情自然不需要多说。如果没有张良,刘邦过不了鸿门宴这关。如果不是张良建议吕后请出商山四皓,刘盈的太子之位就会不保,吕后的后位也会不保,他们娘俩的性命也有可能不保。他们没有必要杀死一个对自己有恩,而且没有任何威胁的张良。

张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刘邦和吕后的屠刀,当然张良不足以威胁到汉室政权则是他能得到善终的根本原因。

标签: 张良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身为一介武夫 刘邦贵为皇帝为什么会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韩信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忌惮韩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其实以汉初三杰所作出的贡献来说,他们三位最终的结局都是不尽人意。但最惨的还是韩信,他是被吕后、萧何所骗,最后死在了长乐宫中。很明显能看出,萧何、张良、韩信三位,最让刘邦忌惮的人还是韩信,只因韩信有着武将身份,而且能击败项羽,韩信

  • “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刘秀夸他是韩信在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秀,耿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虽然放在各色野史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团队,存在感十分低调。但哪怕放在中国军事史上,这个团队也堪称名将荟萃。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更选出其中最杰出的二十八位武将,将其画像供入洛阳南宫云台阁,史

  • 韩信“纸上谈兵”为何能入萧何眼?萧何能确定韩信一定能打胜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韩信,萧何

    韩信“纸上谈兵”为何能入萧何眼?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对韩信的领兵能力,我们没有疑惑,另我们疑惑的是韩信的崛起之路。他叛楚投汉,不被重用后又叛汉而逃,哪怕如此,仍被刘邦拜为大将。我们拥有2000多年的“上帝”视角,自然知

  • 如果韩信三分天下,历史会不会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虽然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的下场也是十分的悲剧,吕后安了一个罪名给杀害了,关于韩信到底想不想造反?这是一个千古谜团,充满了争议,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韩信当时完全有机会造反,并且他身边的谋士蒯通也在极力的劝说韩信让他起兵,

  • 韩信被封为齐王时,如果造反会不会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信。韩信自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其战绩确实比较可人,在攻打齐地成功后,以齐地不稳定为由,公然跟刘邦要官,在张良的分析后,刘邦满足韩信的要求,让他做了齐地的主人,那么此时韩信如果公然反叛刘邦,他韩信会成功吗?会给刘邦攻打他提供理由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馀城

  • 韩信刘邦能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韩信打败过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打败过哪些名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必然会出现分裂局面,而很多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分裂时期,如东汉末年的三国、隋朝末年的十八路反王等等,不过其中最为精

  • 萧何是如何向刘邦推荐韩信的?萧何为什么要冒死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邦,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为什么要冒死追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项梁败亡又归属项羽,项羽用为郎中。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项羽不采纳。汉王刘邦入蜀后,韩信逃出楚军投奔了汉军,仍然不为人所知,当了小官。后来犯罪应当斩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已被斩了,轮到韩信时,他抬头观看,恰巧看到了滕公夏侯婴,

  • 萧何为何计杀韩信?韩信只适合生在战乱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韩信,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为何计杀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最高掌权者,几乎掌握一切人的生杀大权,对于帝王,人们往往是敬而远之。古人认为君王喜怒无常陪伴君王如同陪伴老虎一样,随时都可能有杀身之祸。对于帝王身边的人,最忌讳的一词便是“功高盖主”,若是

  • 揭秘:韩信为什么北伐一次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北伐一次就能成功,为何诸葛亮五次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汉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四川盆地的北大门。它的存在,既阻挡了外地入侵,也不利于防守一方的出击。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汉中攻入关中平原的,似乎只有韩信一人。诸

  • 韩信为何一出道就能横扫天下?是什么造就了韩信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为何一出道就能横扫天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从来没有当过元帅,但一出道就横扫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第一原因,是韩信本身拥有非常高的军事理论知识。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夏侯婴、萧何、刘邦这些个大佬,他们一和韩信谈话,马上就肯定这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