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为什么一见到韩信就下跪磕头?原因是什么

樊哙为什么一见到韩信就下跪磕头?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3/17 5:23:30

樊哙为什么一见到韩信就下跪磕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的一首诗,直抒胸臆,气势雄浑。看看他这首诗,再回想他起兵之前还是一个乡村无赖,人生的际遇无常,真让人感慨万千。

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酒徒无赖,奋斗成一代帝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慧眼识人,善于识别驾驭人才。秦末汉初乱世中的诸多优秀人才,如同过江之鲫,纷纷投奔到刘邦麾下,为他鞍前马后效尽犬马之劳,刘邦才得以击败强大的项羽,开创大汉朝。

刘邦麾下诸多武将中,樊哙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是一个屠夫,“以屠狗为事”,收入微薄,地位卑下。但他生性豪爽,喜欢饮酒交友,与刘邦因酒结缘,两人很早就是莫逆之交。

刘邦起兵之初,樊哙就义无反顾追随左右,是正儿八经的从龙之臣。樊哙虽然是个粗人,不懂兵书战策,但他生性彪悍,悍不畏死,打起仗来不要命,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在汉朝开国历次重大战役中,樊哙几乎场场不落,汉朝的建立他厥功甚伟。

鸿门宴上,刘邦身陷囹圄,险象环生。樊哙不顾个人安危,左手盾牌右手持剑,奋不顾身闯入项羽大营中,来到刘邦身边,“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连项羽都被他的气势震慑住,没敢轻举妄动。因此他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开国之后,刘邦封赏功臣,樊哙被封为舞阳侯,“世世勿绝”,世袭罔替,福荫子孙。樊哙还有一个身份:他娶了吕后的亲妹妹吕媭为妻,是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从此身价倍增,成为刘邦吕后夫妻的核心圈子人物。

樊哙位高权重,又有刘邦吕后当大靠山,加之又是一员猛将,在大汉朝应该横着走才合理。但樊哙在某些时候的举止行为,却令人难以理解。

公元前201年,刘邦和韩信之间君臣矛盾激化,刘邦担心韩信造反,韩信担心刘邦卸磨杀驴,双方一度剑拔弩张。最后韩信服了软,下不了狠心造反,主动妥协,被刘邦免去楚王的爵位,贬为淮阴侯。

韩信心情郁闷,有时免不了去老朋友老伙计家里串串门。有一次他信步来到樊哙家中,樊哙知道后,立即亲自出来迎接。他本和韩信是多年老战友,并肩作战情同兄弟,韩信当时已被剥夺王爵,身份是淮阴侯,与樊哙的舞阳侯平级。

但樊哙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一见到韩信,立即下跪磕头行大礼,并且口称“大王乃肯临臣!”意思是说大王您肯光临寒舍简直是我的荣幸。韩信辞别出门,他又送到大门外再次跪拜告别。他一副低三下四的样子,一时之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令人难以理解。直到几年后,人们才发现樊哙这么干真高明。

其实,樊哙看似大老粗,实则粗中有细,精通处世之道。他是在通过此举在刘邦和韩信之间搞平衡,两边谁都不得罪,是一条极为聪明的自保之道。

其一,韩信当时处境微妙,已成为刘邦眼中的危险人物。在此前提下,韩信与谁关系密切,也会成为刘邦的猜忌对象。

樊哙清楚意识到这一点,这才会故意大动干戈,公开向韩信行跪拜大礼。本来他与韩信是多年老战友,根本犯不着行此大礼,见了面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才对。但樊哙却郑重其事向韩信行大礼,在旁人眼中,自然会认定,他们二人关系很生疏,很少往来。只有如此,才会打消刘邦的疑虑之心。

其二,樊哙这么干还有一层更为隐晦的意思。当时刘邦和韩信之间,关系紧张,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势必有一场明争暗斗,一方是大汉朝皇帝,一方是一代战神,最后谁胜谁负,当时还真难以预料。

韩信此时处于落魄之中,刚从楚王被降为淮阴侯,樊哙却丝毫不计较,一如既往,向韩信行跪拜大礼,也能让饱尝人情冷暖的韩信认定,樊哙不是势利眼,而是个可交之人。这样一来,即使韩信日后胜出,也亏待不了樊哙。

由此可见,樊哙这一拜大有深意,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为人处世之道。几年后韩信被杀,樊哙依旧深得刘邦信任,人们才发现他这么干真高明。

标签: 樊哙汉朝

更多文章

  • 如果没有刘邦在,韩信大军能打败项羽的楚军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韩信

    项羽和韩信的对决,在历史上一直被人关注。之所以他们的战争会被人关注,是因为实际上韩信和项羽并没有真正对决过。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项羽一直在打刘邦。刘邦跑到哪儿,项羽就追到哪儿。而韩信在外围作战。韩信在平定三秦以后,就开始绕到北方和东方,攻打魏国、代国、赵国和齐国。他的策略就是通过获取外围,对项羽形成包

  • 汉初三杰之中为什么只有韩信当上王爷 当王爷就是死路一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汉初三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汉初三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在打败项羽后,高兴地当了皇帝。他曾亲口说出自己成功的秘密——那就是“汉初三杰”的帮助!所谓的“汉初三杰”是指萧何、韩信、张良,萧何负责后勤,韩信负责打仗,张良负责出谋划策!《史记 高祖本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

  • 韩信的人生到底有多悲哀 率兵过万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亲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秦末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暴政,其中能人异士层出不穷。而在这乱世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将领就是韩信,韩信作为一个非常奇特的人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天才,统领上万军队,即使立下赫赫战功,还是得不到刘邦的信

  • 如果当初韩信背叛刘邦,那他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韩信

    历史上有许多功高盖主的名将后来都被皇帝以扫除威胁而杀害,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将领似乎都是后知后觉得,乖乖等着束手就擒,于是我们不禁就要问,以往谋略过人的他们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愚笨,就好比韩信,如果他选择叛汉,能有多大的胜算,是否能打败刘邦呢?其实他还是有两次绝佳机会的。第一次机会韩信在项羽那里

  • 韩信做了哪五件缺德事 韩信折寿40年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折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初三杰”韩信,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位杰出军事家,也是辅佐刘邦夺得天下的开国功臣之一。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里,曾记载了这样一则名言对话:酒宴中,百官问:大王何以能得天下?刘邦答: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

  •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晃,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晃和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背水一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战法。徐晃学韩信本没错,但是没弄清背水一战的精髓。韩信用此计,是因为兵力远远少于赵军,直接硬刚必败无疑。他背水结营,置之死地,让士兵心里都明白一件事,打不赢也没地方撤,不玩命必死无疑。所

  • 韩信背水一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其他人为什么学不会,也复制不了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背水一战

    还不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公元前204年,韩信带领三万汉军攻打赵军,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役,背水一战由此而来。这一场战斗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战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韩信证明:“置之死

  • 韩信早年连饭都吃不起 韩信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早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生得人高马大的,还好佩剑,看上去就是练家子出身,怎么就不能做苦工赚钱呢?这就是韩信与普通人的区别。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普通人,虽然跟韩信一样生得高大,虽然跟韩信一样读过书,虽然跟韩信一样吃不上饭,但孔乙己最终没看出其所

  • 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韩信,西汉

    萧何月下追韩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

  • 韩信唯一的徒弟陈豨有多少实力?虽学艺不精却也多次打败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豨,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陈豨的故事。在我国汉朝时期,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军事家,他便是赫赫有名的韩信,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得力干将,他为汉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用兵如神,因此被后世之人称为兵仙。韩信是一位如此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