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背水一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其他人为什么学不会,也复制不了辉煌

韩信背水一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其他人为什么学不会,也复制不了辉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4/3/17 5:23:01

还不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公元前204年,韩信带领三万汉军攻打赵军,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役,背水一战由此而来。这一场战斗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战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韩信证明:“置之死地”是可以“后生”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置之死地之后,就真的再没有起来过。最典型的就是战国时期的纸上谈兵的赵括和三国时期信誓旦旦的马谡。赵括战前侃侃而谈,真正遇到“死地”的时候才发现,活过来是几乎不可能,最终坑害了赵国40万将士,赵国国力大减,为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基础;马谡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男人”,不听别人劝告,想要试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结果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为什么韩信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其他人却不行?先来看看韩信的背水一战。

首先,韩信攻打赵国,赵国在井陉口聚集了号称二十万的兵力。《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李左车曾经献计:“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李左车是赵国的将领,献计想要断绝韩信的粮道,但却被当时的主将成安君拒绝了。他是一个儒将,不愿意用计谋,想要“对面直刚”,看来春秋时期宋国泓水之战的教训还不够。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后,才敢领兵进图井陉狭道。韩信背水一战的前提是:自己的粮道安全和后方是安全的,对方不可能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

其次,韩信命令两千汉军每人一面红旗,隐蔽上山。想要等到赵军倾巢而出的时候,换下赵军营寨的旗帜。

再次,韩信先让一万人出了井陉口,背着河水安营扎寨。

最后,韩信带着剩下的汉军攻击赵军,激战了很长时间,假装退回到了河边的营地,这个时候的赵军倾巢而出,想要一举歼灭汉军,这就给了最开始的那两千汉军可趁之机。而河水边还有韩信的一万生力军,他们以逸待劳,又有地势和营寨的保护,赵军攻不下来只好回去。却发现营寨已经被汉军占领,于是赵军大乱,汉军两面夹击,最终获胜。

韩信在自己后方安全的情况下,不给士兵留后路,想要激起士兵们的战斗意志,这表明韩信并不是真的要把汉军逼入绝境,他时刻让士兵们保持着希望或者说没有绝望。他带领着剩余的汉军冲锋陷阵,快要绝望之际,撤了回去,他们还有生力军;他们背水而战,地势和营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兵力上的缺陷,他们依然没有真正的绝望;而且他们的任务就是守着自己的营寨并不是击败赵军,虽然人数相比较而言有点少,但对于自己的任务而言并不算多么困难。当赵军撤离之际,汉军两面夹击,大败军心已经溃散的赵军,兵败如山倒就是赵军这样!

韩信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但从来没有把士兵们放在绝地或者说始终让他们保持着希望,他有层层的保护措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韩信来说,只是附带着提振士气的,有没有都可以,作用不是很大。但赵括、马谡之流,竟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军队“陷入死地”,其结果只能让士兵们绝望,自己军心涣散。

标签: 韩信背水一战

更多文章

  • 韩信早年连饭都吃不起 韩信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早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生得人高马大的,还好佩剑,看上去就是练家子出身,怎么就不能做苦工赚钱呢?这就是韩信与普通人的区别。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普通人,虽然跟韩信一样生得高大,虽然跟韩信一样读过书,虽然跟韩信一样吃不上饭,但孔乙己最终没看出其所

  • 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韩信,西汉

    萧何月下追韩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

  • 韩信唯一的徒弟陈豨有多少实力?虽学艺不精却也多次打败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豨,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陈豨的故事。在我国汉朝时期,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军事家,他便是赫赫有名的韩信,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得力干将,他为汉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用兵如神,因此被后世之人称为兵仙。韩信是一位如此出名

  • 什么是京索之战?看看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京索之战,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京索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京索之战,不得不说彭城之战。《史记中》记载刘邦纠集56万诸侯联军,趁项羽北上对齐国征讨齐国叛乱时,挟还定三秦之威势,一举占领彭城(今江苏徐州)。汉高祖刘邦但是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沛公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每

  • 韩信被杀害之前,张良为什么没有对他伸以援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西汉

    张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国灭亡后,4年的楚汉之争开始了。战况异常惨烈,最终以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结束。刘邦也随即建立了大汉400年的江山。而据历史记载,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也开始学着其他的君王,大肆分封自己的嫡系和开国功臣。而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萧何、张良、

  • 刘邦到底是如何看待韩信的死的?为何会后悔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邦

    在《史记》里司马迁借用刘邦之口,在得之韩信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之后,刘邦的感觉是:且喜且怜之,可谓神来之笔,诛心之局,短短五个字把刘邦的流氓本性,枭雄本色展露无疑!刘邦其实并不嗜杀。早年的时候,他对人才其实是非常宽容的。尽管他嘴里骂骂咧咧,但是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人才,也很少杀人。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副

  • 韩信死后,他的兵法究竟有没有失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真正登峰造极的军事家首推两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孙武,此人被后世称为“兵圣”,一套《孙子兵法》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另一人是秦朝末年的韩信,被人称为“兵仙”,韩信用兵“抱王霸之大略”,自成体系,创造了暗渡陈仓、背

  • 张良非常受刘邦尊敬,为何张良没有出手救下韩信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张良

    张良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刘邦称呼手下几乎是直呼其名,唯独称呼张良为子房,由此来表达对张良的尊敬。刘邦一生中几乎对张良言听计从,他们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张良看见韩信被灭三族,不出手相救呢?在解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从韩信为什么被杀说起。韩信家境贫寒,他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

  •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从没想过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对有才之人从来都是解衣推食,有功必赏。比如他答应韩王信收复了韩地,就把韩国赏给韩王信,说到做到。他答应陈平如果范增被弄死,就把四万金赏给陈平,结果也做到了。这就是刘邦的手段之一,韩信身为一个臣子,自然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领导带着他

  • 卢生和侯生为什么会诽谤秦始皇 只因他们害怕谎言被揭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儒生,秦始皇

    还不知道:卢生、侯生为什么要诽谤秦始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原型见于《说苑》卷二十《反质》讲方士侯生、卢生害怕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会遭杀戮,于是一起逃跑,始皇闻之,大怒曰:吾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