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同样都是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徐晃学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4/1/22 1:06: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晃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背水一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战法。徐晃学韩信本没错,但是没弄清背水一战的精髓。

韩信用此计,是因为兵力远远少于赵军,直接硬刚必败无疑。他背水结营,置之死地,让士兵心里都明白一件事,打不赢也没地方撤,不玩命必死无疑。所以士气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接战时达到了顶点。

而徐晃的背水结营呢?他只是靠汉水扎了一个营寨,然后选择了主动出击。他的对手黄忠赵云,尤其是黄忠,看出了徐晃的作战意图,选择避战不出。

徐晃引兵从辰时搦战,直至申时,蜀兵不动。

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不出,魏军叫骂半天没有什么反应,士气就慢慢的泄了下来。当他撤退的时候,黄忠选择突然杀出。

晃尽教弓弩手向前,望蜀营射去。黄忠谓赵云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军必将退也:可乘时击之。”言未已,忽报曹兵后队果然退动。

魏军的士气泄了,蜀军的士气正盛,再加上黄忠和赵云的部队是蜀汉的精锐,此消彼长之下必然大败。魏军战败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是营寨靠汉水而立没有退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败了要退回营寨,这都是人之常情。

魏军守卫营寨的将军是王平,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打仗还是有一套,他如果选择出去接应,必然被败军冲散,营寨很难保住,所以他选择了不出。

这个时候如果徐晃能够整合部队反身冲杀,王平再出,或许还有一战,可惜徐晃没能做到,大军直接被黄忠、赵云被赶进了汉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徐晃本人也险些被杀。

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本就是一个险计,一般人也不会轻易用此计。这个计策弄好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一旦出现一点纰漏那是必死的结局。

徐晃的背水一战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没考虑到士气(撤军时士气正衰),二是让士兵有了撤回营寨的想法。好在兵力相当,虽败但未溃。

徐晃是曹操的五子良将,用兵方面也是得到过曹操赞赏的。之所以反下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同为良将,于禁张辽乐进都先后有不同的斩获和功绩,就连张郃在定军山一战中,表现出色,稳住了局面。徐晃难免心急。这才有了冒进的举动。

其实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想表现自己越有可能把事情搞砸。厚积薄发、循序渐进才是正途,该来的迟早会来,太着急,迎来的绝不是什么好事。

标签: 徐晃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背水一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其他人为什么学不会,也复制不了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背水一战

    还不知道:韩信背水一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公元前204年,韩信带领三万汉军攻打赵军,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役,背水一战由此而来。这一场战斗中,“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战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韩信证明:“置之死

  • 韩信早年连饭都吃不起 韩信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早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生得人高马大的,还好佩剑,看上去就是练家子出身,怎么就不能做苦工赚钱呢?这就是韩信与普通人的区别。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普通人,虽然跟韩信一样生得高大,虽然跟韩信一样读过书,虽然跟韩信一样吃不上饭,但孔乙己最终没看出其所

  • 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韩信,西汉

    萧何月下追韩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

  • 韩信唯一的徒弟陈豨有多少实力?虽学艺不精却也多次打败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豨,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陈豨的故事。在我国汉朝时期,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军事家,他便是赫赫有名的韩信,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得力干将,他为汉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用兵如神,因此被后世之人称为兵仙。韩信是一位如此出名

  • 什么是京索之战?看看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京索之战,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京索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京索之战,不得不说彭城之战。《史记中》记载刘邦纠集56万诸侯联军,趁项羽北上对齐国征讨齐国叛乱时,挟还定三秦之威势,一举占领彭城(今江苏徐州)。汉高祖刘邦但是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沛公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每

  • 韩信被杀害之前,张良为什么没有对他伸以援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西汉

    张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国灭亡后,4年的楚汉之争开始了。战况异常惨烈,最终以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结束。刘邦也随即建立了大汉400年的江山。而据历史记载,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也开始学着其他的君王,大肆分封自己的嫡系和开国功臣。而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萧何、张良、

  • 刘邦到底是如何看待韩信的死的?为何会后悔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邦

    在《史记》里司马迁借用刘邦之口,在得之韩信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之后,刘邦的感觉是:且喜且怜之,可谓神来之笔,诛心之局,短短五个字把刘邦的流氓本性,枭雄本色展露无疑!刘邦其实并不嗜杀。早年的时候,他对人才其实是非常宽容的。尽管他嘴里骂骂咧咧,但是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人才,也很少杀人。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副

  • 韩信死后,他的兵法究竟有没有失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真正登峰造极的军事家首推两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孙武,此人被后世称为“兵圣”,一套《孙子兵法》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另一人是秦朝末年的韩信,被人称为“兵仙”,韩信用兵“抱王霸之大略”,自成体系,创造了暗渡陈仓、背

  • 张良非常受刘邦尊敬,为何张良没有出手救下韩信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张良

    张良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刘邦称呼手下几乎是直呼其名,唯独称呼张良为子房,由此来表达对张良的尊敬。刘邦一生中几乎对张良言听计从,他们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张良看见韩信被灭三族,不出手相救呢?在解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从韩信为什么被杀说起。韩信家境贫寒,他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

  •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从没想过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对有才之人从来都是解衣推食,有功必赏。比如他答应韩王信收复了韩地,就把韩国赏给韩王信,说到做到。他答应陈平如果范增被弄死,就把四万金赏给陈平,结果也做到了。这就是刘邦的手段之一,韩信身为一个臣子,自然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领导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