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和孙武是怎么认识的 伍子胥和孙武谁更厉害

伍子胥和孙武是怎么认识的 伍子胥和孙武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3/12/23 11:26:49

国与家之间,忠与孝之间,君与臣之间的选择从来就不是对等的。伍子胥被推上这一抉择的窘境,并非自己的意愿。是命运,是几十年的养

育之恩,是情感的驱使,让他不得不舍弃国家的利益,成为国家的叛徒。伍子胥是可怜的,他是个身不由己的人。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一说是今监利县人,另一说在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人封于

申地 ,故又称申胥,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性格刚强,青少年时,爱好读书习武,勇猛而多谋略,心思缜密,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父亲叫做伍

奢是楚国太子建的老师,平时主要负责太子的功课,太子建被费无忌诬告。公元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听信费无忌 的谗

言,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怀着满腔的愤恨,只身逃亡异乡。

若不是遭楚国陷害,谁人愿意当一个叛国逃亡,兵伐故国的叛徒呢?他从小苦学兵法,勤练武艺,自当是为了报效祖国,成就功名,谁想到

最后本准备用来报效故国的才能却不得不用来毁灭故国?逃亡的苦不是任何人都能吃的,伍子胥先后逃往宋国和郑国,期间吃尽了苦头,没有人

知道他忍受了多大的屈辱,每天东躲西藏,像老鼠一样在晚上才出来活动,很快他们的盘缠就消耗殆尽,贫病交加之际不惜出卖尊严,沦为乞丐

乞讨为生,忍辱负重16年只为寻找一个复仇的机会。

伍子胥相信这一天不会等得太久,冲动的复仇者往往让人怜悯,而冷静的复仇者会让人在寒夜中毛骨悚然。伍子胥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复仇

非一日,他很理智,心里极为清楚。楚国是大国,扳倒楚国岂是易事,一定要找实力相当的国家。其次,伍子胥本为楚臣,若想在他国拜印,定

要在朝中辅佐新君以立威望。在众多国家中,他最后选择了吴国。

初到吴国的伍子胥,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但却被置散,伍子胥心中背负着血海深仇,却不能报,心急如焚,但他告诉自己一定不能 放弃

,一定要沉住气,终有一天会成功的。终于楚国和吴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伍子胥在吴楚的交战之间,为吴国击败楚国立下了 大功

。“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左传·昭公三十年》),针对楚国军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楚国执政者众而不和,互相推诿的弱 点,提出

分吴军为三部轮番击楚,以诱楚全军出战,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此法一出,果然奏效,楚军很快就疲乏了,楚军被动应战,随即展开 大举攻楚,

即刻攻占了楚都郢。在吴楚大战期间,伍子胥就认识了孙武这个人。

孙武,祖先原是陈国的公子完,因避乱来到齐国。因为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此时,齐国发生了贵族之见的党争,孙武由于是田氏的后裔,

自然受到排挤。无奈之下,孙武才到了吴国。孙武在吴国避世隐居,潜心研究兵书,同时观察政治形式,在学习的期间认识了从楚国流亡而来的

伍子胥,两人有着相同的谋略,互相欣赏,并共同扶持吴国的贵族公子光。伍子胥帮助公子光寻得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成功夺取王位,即

后来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在得到重用之后,向阖闾举荐了孙武。孙武便献上了自己的兵法,深受吴王赏识。

后来孙武带兵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孙武深谙行军用兵之事,伍子胥又时常帮助孙武出谋划策,二人合作竟直捣楚国都城,楚国国势大衰,此

后二人又合力辅助吴王阖闾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孙武和伍子胥各有千秋要说谁更胜一筹,还真不好断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试着比较。

首先,伍子胥不是个单纯的武将,伍子胥长期参与吴国的政治工作政治家,是能独当一面的政客,他略懂军事,也指挥过军队。但是在军队

的指挥上,或者说是对军事了解的程度当然还是孙武更在行一些,因为孙武毕竟研究了兵法这么多年,《孙子兵法》不是写着玩儿的,他也曾多

次带兵打仗,理论得到过实践,军事孙武肯定要强一些。但除了军事以外的才能,如政治、文化,由于孙武没有过多参与,估计是伍子胥强。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的生平简介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伍子胥

    春秋战国就像一卷抒发不完的壮阔诗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一个俊杰都想发出时代的声音,他们标榜自己,为自己代言。在岁月的风云 里,那些战场上铿锵的战鼓声,朝堂上慷慨激昂的对峙,嬉笑怒骂都被历史的风裹挟进时间的洪荒里,最后消逝最终成为了书卷里的几页纸、几 行字 。论说一个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都并非易事,

  • 历史上伍子胥父诛于楚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父诛于楚是怎么回事伍子胥的父亲,姓伍名奢,楚平王时期的太子太傅,是楚庄王时的重臣伍举之子,志虑忠纯,才学渊博。《春秋》里的伍奢楚平王时期,楚国为了和秦国搞好关系,决定和秦国联姻,当时初定的联姻对象是楚国太子建和后世被称为秦女的美女。但是生性好色的楚平王看到年轻貌美的秦女,就移不开自己的脚步了,

  • 中国古代的乞丐所敬奉的祖师爷竟是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伍子胥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被诬谋反,一家人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恰巧进山打猎方逃过大难。伍子胥欲出昭关逃向吴国,但昭关上挂有伍子胥画像的悬赏令,楚兵又严密盘查,伍子胥难以过关,一夜之间他愁得须发全白,面目全非,这才因祸得福混出了关。眼看来到吴国都城苏州,他早已身无分文,随身只带着一把箫。伍子胥只

  • 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 尸骨烧成灰熬汤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颁,伍子胥

    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 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杀了“侯景之乱”的功臣王僧辩,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多年后终于报

  • 著名军事家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著名军事家伍子胥

    伍子胥这位春秋时期的名人,不仅名留史书为后人敬仰,其一生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传说伍子胥在逃亡吴国途中被困于昭关一夜之间急白了头;他为了复仇在楚平王已死的情况下还掘墓鞭尸。下面我们来看看伍子胥的这两个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鞭尸复仇。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伍子胥在父兄被杀后,因为前往

  • 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过韶关 内心多疑害死两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伍子胥

    “一夜白头”、“千金小姐”这样的词汇仿佛是上学时才会碰到的成语,但是你知道吗,这两个词都是有出处的。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度过韶关前往吴国,但也因为他自己的疑心病重,害的两名帮助过他的恩人死亡,令他后悔莫及。伍子胥一夜白头过韶关的故事伍子胥逃出大楚国都之后,准备通过昭关,然后乘船去往吴国。但是,昭关是吴

  • 伍子胥曾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吴王却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国做太傅,当时与他一起当朝为官的费无忌是个心术不正的小人。他为了讨好楚平王,把本来要给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转而献给了楚平王。费无忌做完这事有些后怕,他担心太子建日后继位报复自己,于是便向楚平王诬告太子建谋反。伍奢为人很正直,他对楚平王说:“大王,不是谁的话都能听的,说太子谋反好像

  • 伍子胥鞭尸掘墓,为什么后人还是对其尊重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鞭尸掘墓,为什么后人还是对其尊重有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伍子胥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此人一生忠直刚正,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美名,包括端午节吃粽子,除了主流的纪念屈原一说之外,也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但伍子胥为什么没能成为端午纪念的主流?这与他为人太过刻薄有关,特别是他在率领

  • 为什么伍子胥一死吴国就灭了?伍子胥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伍子胥

    为什么伍子胥一死吴国就灭了?伍子胥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曾率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等。伍子胥生于楚国,但他的父亲和哥哥遭到楚平王的杀害,随后他便逃到吴国,并且成为吴王重臣。可以说伍子胥对于楚国只剩下了恨,据说伍子胥破楚后,曾掘楚平

  •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伍子胥过昭关的确是一个带有一些神奇色彩的故事,相传他因为到处都在搜捕他,因此他肯定不能大大咧咧的走出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为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