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过韶关 内心多疑害死两恩人

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过韶关 内心多疑害死两恩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2/15 22:07:40

“一夜白头”、“千金小姐”这样的词汇仿佛是上学时才会碰到的成语,但是你知道吗,这两个词都是有出处的。伍子胥一夜白头顺利度过韶关前往吴国,但也因为他自己的疑心病重,害的两名帮助过他的恩人死亡,令他后悔莫及。

伍子胥一夜白头过韶关的故事

伍子胥逃出大楚国都之后,准备通过昭关,然后乘船去往吴国。但是,昭关是吴国边境重镇,防卫森严,无奈的伍子胥只好躲到山中,恰好被东皋公所救,急的伍子胥一夜白头,后又在东皋公的帮助下顺利通过昭关。伍子胥住在东皋公的家中的时候,由于急于过关,再加上遭受重大的打击,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后来也是因为这头白发,他才能够顺利的逃出昭关。

网络配图

东皋公有一个名叫皇甫讷的朋友,长相酷似伍子胥,恰巧皇甫讷昭关的守将非的熟悉。东皋公就将皇甫讷请来,让他化妆成伍子胥的样子,然后又让白发的伍子胥扮成皇甫讷的仆人。几人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看到长相和伍子胥非常相像的皇甫讷的时候,误把他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而真正的伍子胥则趁乱逃出城去了。以为是容貌上的变化事件坏事儿,没想到伍子胥一夜白头居然让伍子胥焉知非福了。

伍子胥一夜白头有科学依据

伍子胥一夜白头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古人在记录历史的时候夸大其词了?其实不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领导的这项研究在生物学领域第一次把心理紧和心理压力与生理年龄如此直接地联系起来。而在上海内分泌领域的专家看来,美国科研小组上个星期轰动世界的这项研究成果非常适合用来解释中国人常说的“一夜白头”。

网络配图

伍子胥多疑害死两个恩人

害死渔夫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网络配图

害死姑娘(也是“千金小姐”一词的由来)

伍子胥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曾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吴王却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伍子胥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国做太傅,当时与他一起当朝为官的费无忌是个心术不正的小人。他为了讨好楚平王,把本来要给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转而献给了楚平王。费无忌做完这事有些后怕,他担心太子建日后继位报复自己,于是便向楚平王诬告太子建谋反。伍奢为人很正直,他对楚平王说:“大王,不是谁的话都能听的,说太子谋反好像

  • 伍子胥鞭尸掘墓,为什么后人还是对其尊重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鞭尸掘墓,为什么后人还是对其尊重有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伍子胥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此人一生忠直刚正,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美名,包括端午节吃粽子,除了主流的纪念屈原一说之外,也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但伍子胥为什么没能成为端午纪念的主流?这与他为人太过刻薄有关,特别是他在率领

  • 为什么伍子胥一死吴国就灭了?伍子胥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伍子胥

    为什么伍子胥一死吴国就灭了?伍子胥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曾率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等。伍子胥生于楚国,但他的父亲和哥哥遭到楚平王的杀害,随后他便逃到吴国,并且成为吴王重臣。可以说伍子胥对于楚国只剩下了恨,据说伍子胥破楚后,曾掘楚平

  •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典故?伍子胥一夜白头是真的吗?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歇后语,它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夜愁白了头。伍子胥过昭关的确是一个带有一些神奇色彩的故事,相传他因为到处都在搜捕他,因此他肯定不能大大咧咧的走出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为此一

  • 伍子胥逃亡期间,有多少人因为他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吴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伍子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世人提到伍子胥,都不由得肃然起敬,满门忠烈。父兄伍奢、伍尚侍王至诚,从容赴死;二子伍员,自从加入吴王阵营,勤恳勉励,最终苦谏未果,身死魂灭。笔者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间之事多逃不过因果,有些事情做得多了,自然下场就很惨,这和个

  • 吴国大夫伍子胥,他的身上有哪些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吴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伍子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司马迁的评价伍子胥时说,伍子胥“隐忍就功名”,意即伍子胥克制忍耐,所以能够成就功名。笔者以为,伍子胥之所以能够成就功名,除了司马迁所谓的“隐忍”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品质,即他具有极强的洞察大势的能力。一、伍子胥的隐忍1、对苦难

  • 伍子胥为什么要带兵灭掉楚国?自古忠孝两难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春秋

    对伍子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期,君弱而臣强,衰弱的周王室难以对各诸侯国进行有效控制,权威尽失。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开始进行土地扩张,吞并周围弱小的势力,而强大的诸侯国之间,也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与较量。大家熟知的春秋五霸并不是指诸侯国或势力集团,而是指

  • 齐桓公宴群臣管仲耍脾气:迟到、把酒当众倒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管仲,齐国,

    读国学 长心眼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汉 刘向 《说苑·敬慎》桓公宴群臣管仲耍脾气齐桓公的霸业,离不开管仲,故而尊称其

  •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工作能力差被3次炒鱿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管仲,名臣,齐国,

    读国学 长心眼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

  • 苏洵《管仲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洵,管仲论

    管仲论朝代:宋代作者:苏洵原文: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