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遗诏内容有哪些?赵高又篡改了哪些内容?

秦始皇遗诏内容有哪些?赵高又篡改了哪些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2/18 0:32:41

秦始皇遗诏内容有哪些?赵高又篡改了哪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虽然成就一统全国的霸业,却没办法使得秦朝千秋万代。没想到秦始皇最后遗诏竟会被赵高、李斯擅自篡改,不仅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给逼死,还使得赵高成了秦的实际掌权人。其实对于秦始皇来说,他应该知道立嗣这件事对于整个大秦会有多重要,全国刚刚统一,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交接,恐怕这个政权便会被轻易瓦解。所以说秦始皇在遗诏一事上,还是掉以轻心了。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也最后一次巡行途中去世。五次巡行也是秦始皇行程最远、历时最长、最为壮观的一次。

秦始皇是巡行到平原津后病倒了,得了什么病历史上没有记载,《史记》记载死亡的日子是“七月丙寅”。由于病情不断恶化,他开始准备遗嘱。皇帝的遗嘱称“遗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写给长子扶苏的信只有十二个字:“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内容非常简单,但这是皇帝的临终遗嘱,意义重大。

扶苏因在焚书坑儒时劝谏秦始皇而被贬到北边的上郡,负责监视指挥修建直道的蒙恬。秦始皇给扶苏所下遗诏的意思是:“把军队委托给蒙恬,到咸阳与我的灵柩相会,然后将我埋葬。”秦始皇大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不可能捱到回咸阳。如果死在巡行途中,遗体要被送回咸阳。秦始皇的巡行路线是从北边的长城经直道回到咸阳。蒙恬和扶苏所在的上郡就在这条路线上,让他们赶到咸阳与死去的秦始皇相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秦始皇想将自己的灵柩和葬礼仪式都委托给扶苏,让蒙恬将军的军事势力作做的后盾。丧礼是在棺前举行一系列仪式,葬礼则是将棺埋入墓穴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丧礼同时也是太子即位皇帝的场合。埋葬时将棺埋入地下,用版筑夯实墓穴,在地上修筑坟丘。此前的建设工程是征发刑徒进行的,下葬则由征调的士兵完成。秦始皇原本也希望这件事由蒙恬率领的军队来完成。

总之,这份遗诏认可长子扶苏为秦始皇的继承人。

但是《史记》也记载,秦始皇临死前给长子扶苏的遗诏被赵高销毁了,在他死后,赵高伪造了两份遗诏,这对秦始皇死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李斯三人进行了秘密活动。他们将秦始皇在沙丘立的遗诏毁掉,伪造了新的诏书。伪诏有两个,一是立胡亥为太子,一是分别赐扶苏、蒙恬死罪。由于秦始皇已经死了,用秦始皇的玺印在新写的文书上封印并不是一件难事。

赵高等人用辒辌车(密闭的箱形车,通过开闭小窗调节温度)运载秦始皇的遗体,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赵高等三人和近臣五六人。在秦始皇生前服侍他的宦者仍同乘一辆车,跟秦始皇活着时一样奉上膳食,并裁决上奏文书。他们载着秦始皇遗体,伪装成和秦始皇活着时一样,按照原来的路线继续巡行。巡行队伍从井陉穿过太行山脉,甚至特意北上到北边长城所在的九原郡,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散发出腐臭味。于是他们在车上放了一石(30千克)鲍鱼,以掩盖尸臭味。

秘密运送遗体的一行人,从蒙恬刚刚竣工的军事道路直道急速返回咸阳。这是秦始皇第一次走直道,却是在死后。在最后这段行程中,胡亥、赵高、李斯按照秦始皇活着时的样子侍奉已经死去的秦始皇,因此那些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秦始皇还活着。他们若能骗过同行的臣下,地方上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他们在长城一定做出了威慑匈奴的举动—如果匈奴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越过长城来。骗过匈奴人后,一行人进入直道,一口气直奔咸阳。

赵高一行人是否经过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呢?他们确实伪造了两份诏书,一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一份诏书派使者到扶苏、蒙恬那儿赐他们死罪。扶苏根本没有想到这时父亲已经死了,赵高他们以“扶苏曾向父亲进谏属于不孝之举”为理由,赐剑给他,扶苏毫不迟疑自杀了。蒙恬感觉事情蹊跷,被监禁在阳周。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立即发丧,随后举行了大行的丧礼。皇帝死后尚未确定谥号时称“大行”。做了太子的胡亥即位,成为新的皇帝。“二世”是取代谥号的死后称号,胡亥当时的称呼就是“皇帝”,而眼前躺在灵柩里的秦始皇却是“大行”,他被正式埋葬后才开始被称作“秦始皇”。

标签: 秦朝秦始皇赵高

更多文章

  • 李斯为何要听从赵高之言陷害扶苏的 李斯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斯,赵高

    还不知道:李斯为何要听从赵高之言陷害扶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李斯有功,就认为他是个贤臣,当然也不能因为他的过,就将其一棍子打死。不过,如果李斯不和赵高坑壑一气,李斯即便最后还是被害死,但也不会落下这么个名声,最多是贪恋名利罢了。话

  • 权倾朝野的赵高怎么就死在了刚登基5天的子婴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高,秦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子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随着秦始皇在沙丘的病逝,赵高决定谋划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帝,而丞相李斯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影响,便答应与赵高同流合污。可是由于秦始皇死得突然,当时的天气很炎热,他的尸体逐渐开始发臭了,为了掩人耳目不让人起疑心,赵高便命人载了一车鲍鱼,用鱼臭味来

  • 阎乐:赵高的女婿,还逼死了秦二世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阎乐,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阎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阎乐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不过赵高应该就不陌生了,这个阎乐正是赵高的女婿。那么,赵高是个太监,他的女婿是怎么回事?赵高虽然是太监,但是赵高这种权倾朝野的家伙,只要他愿意肯定有一帮人愿意给他做干女儿,干儿子,所以赵高其实是有养女的

  • 作为帝王一般都会有疑心病 秦始皇究竟有没有怀疑过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赵高

    还不知道:秦始皇怀疑赵高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作为帝王,一般都会有疑心,对待身边的人,尤其是很有可能造成威胁的人,总会怀着一份提防的心思,没有能力便罢了,这种人就算有心也掀不起浪,可是对于有能力的人,不管有没有心,总是不放心的,如果这个人的才能

  • 如果没有赵高这个人,秦朝的寿命是否能延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胡亥,秦朝

    你们知道胡亥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虽然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但是他的骄奢淫逸、贪婪残暴又是世人们所痛恨的。嬴政即位后,面对的多年的战争所留下的满目疮痍的土地和流离失所的百姓,更难以统一的是地域差异。为了实现真

  • 清朝太监需要从“秦、赵、高”三字中挑选一个改姓 乾隆为什么要下这个命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太监

    还不知道:清朝太监改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时期,有一位皇帝下令所有的太监必须要改姓为秦、赵、高,从里面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姓,这几个姓联系起来,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秦朝时期颠覆秦朝的宦官赵高,他篡改秦始皇遗诏,将一个帝国带向了灭亡。那为什么这位清朝皇帝

  • 什么是指鹿为马?赵高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指鹿为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艘船的话,那宰相就是舵手。他的行为直接影响船只的前进方向,关乎朝廷命运。好的宰相能够帮助君主做出正确的决定,让国家走上正途。而心怀不轨的宰相则是会败坏国家气运,加速国家的灭亡。在秦朝,赵高就是这么

  • 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秦朝丞相李斯,是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更精通权谋和政斗手段,略施小计就坑死了老同学韩非,更让秦始皇这等雄才之主,也在国策大政上对他言听计从。然而,秦始皇死后,李斯却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宦官赵高,而且几

  • 什么是沙丘之变?秦始皇死后由赵高主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沙丘之变的故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虽然被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解决了。可是这就像一根刺,在始皇帝心中,久久不能挥去,始皇帝一直闷闷不乐,于是便让博士创作了《仙真人诗》,等巡视天下的时候,便传

  • 历史上的赵高真是太监吗?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高

    赵高(前258年-前207年),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