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没有被五马分尸?最后分尸的只是他的尸体

商鞅没有被五马分尸?最后分尸的只是他的尸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12 更新时间:2024/1/5 1:50:42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维新者。《史记·商君列传》上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商鞅自少喜欢法家的刑名之学,后投身到魏国相公公叔痤的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曾把他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不纳。于是西行入秦,通过贿赂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孝公。他向孝公上富国强兵之策,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网络配图

新法推行之初,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尤其是以太子为中心的上层贵族。新法规定“杀人者死”,贵族祝欢杀人后躲入太子宫中企图逃避制裁。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坚决处死了他。新法规定“匿奸者同罪”,由于太子年幼,又是储君,应处罚负责教导他的师傅。太子驱的太傅公子虔受到处罚,后来又因再次犯法被处则刑。太师公孙贾也触犯新法被处于踪刑。此后新法推行无阻。但是商鞅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却引起了太子的强烈不满,也埋下了日后车裂之患。

新法推行十年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成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国力大增,在诸侯中地位也日益提高,新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理想,秦孝公封给商鞅商、於等地十五个邑作为奖赏。但变法也为商鞅树立了强大的敌人,宗室贵戚中怨恨商鞅的人很多,《史记·商君列传》上就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有的曾劝他辞去官位,归还封地,一旦孝公去世,后果不堪设想,商鞅没有听从。

果然,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为秦惠王。惠王即位不久,公子虔等人便上告商鞅谋反,在惠王面前挑拨说:“如今百姓不论老少,知道的只是商君之法,却不知道是大王之法,商鞅好似人主,大王为人臣。大王还记得当年商鞅对您的处罚吗?”惠王听信谗言宣布商鞅谋反,派士卒追捕商鞅。

网络配图

商鞅闻讯逃到边关。晚上要住旅店。旅店主人不知他就是商鞅,说:“商君的法令规定,收留没有证件的客人要受处罚。”商鞅听了叹道:“想不到变法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连夜离开秦国逃到魏国,但魏人怨恨他曾率秦军攻打过魏国,不肯底护他。商赖便想经魏逃到其他国家、但魏国认为商鞅是秦国通缉的罪犯,秦国现在又很强大,如果不送回商鞅,会招来麻烦,准备把商鞅押送回秦国。

商鞅闻讯后只得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聚集封邑内的军队北攻郑国。不久,被惠王派来的军队围攻,在郑黾池被杀。惠王还不解恨,下令将商鞅的尸体车裂示众,并诛灭了商鞅全家,还愤愤地说:“以后看谁还敢像商鞅一样造反!”关于商鞅是否遭车裂而死,各有说法。

网络配图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这与上述相一致。车裂即是“五马分尸”的酷刑,专用于镇压谋反、叛逆等大逆不道之人,在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朝代更是广泛应用。

《左传·恒公十八年》曰:“而辕高渠弥。”辕即是车裂;《左传·宣公十一年》又云:“杀夏征舒,然诸粟门。”说明早有此刑,而商鞅便是触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面遭此极刑,一代改革家便命丧黄泉了,留下是非功过与后人评说。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秦国功臣商鞅为什么被车裂 商鞅纠结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 商鞅发明一种罪名 竟连杨广都忍不住将其废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

    在中国古代的王权社会,国君治理国家往往有两种模式,礼治或者法治。礼治其实就是人治,也就是靠人的善恶来决定一个人的罪名。正如《论语》所说:为政在人,官吏做好榜样,百姓就会跟着效仿。但是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大征之世交战不断,靠礼治根本就玩不转,别的国家军队打过来,你跟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阵杀敌,没人会

  • 商鞅变法的先天不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可以说它奠定了后来华夏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如果秦孝公不用商鞅变法,秦国可能很难有力量实现统一,战国的历史就不知道要往何处发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些:一个是居民户口管理制度,按照什伍的建制划分居民,一什一伍成为居民的基本单位,同建制的这些户居民就成

  • 春秋战国的四大奇人,商鞅都没有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春秋战国

    在中国历史上,乱世总是奇人辈出,而追溯历史,最传奇的一段乱世想必还是春秋时期。在这个传奇的时代,有四人可谓是当时的精英人物,连商鞅都无力赶及这四人,有一人则是离奇不知去向。鬼谷子此人可谓是春秋时期的一大奇人,虽然他以纵横家身份示人,但是他头上却同时具备多重头衔。鬼谷子一书中便不只纵横之术,道家思想暗

  • 商鞅变法中有一项分家政策,商鞅为何提倡分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商鞅

    商鞅变法中有一项分家政策,商鞅为何提倡分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格局,让一直偏居在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了,促进了秦国灭掉六国最终统一。虽说商鞅本人最后落得个车裂的结局,但是他的变法对于秦国来说

  • 此人才能不弱于商鞅,只因玩弄权术导致变法偏了方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申不害

    此人才能不弱于商鞅,只因玩弄权术导致变法偏了方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实力较弱,所以待遇一直不太好。虽然是弱国,而且处于诸强的包夹中,但也有它的生存之道,忍气吞声是主旋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韩昭侯。《史记》有记载,“懿侯卒,

  • 公孙衍作为秦国高级军官又是商鞅的接班人 为何他还要反秦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公孙衍

    公孙衍为什么会反秦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

  • 商鞅既然是十分的冤枉 为何后代秦国君主无人给他平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商鞅

    还不知道:秦国君主为何不给商鞅平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剧照)秦惠王虽然对

  • 惠文王赐死商鞅,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虽然商鞅这人也有许多缺点,但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人物。那秦惠文王为何刚继位,就残杀对秦国有如此功劳的

  •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改革,都绕不过对商鞅变法的参考。其改革的成功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亦对其大加褒奖。不过,其意义再巨大,也不能超越其变法的实际功能,在今天来看,我们对于商鞅变法的认知,应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