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既然是十分的冤枉 为何后代秦国君主无人给他平反呢

商鞅既然是十分的冤枉 为何后代秦国君主无人给他平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2/15 22:10:48

还不知道:秦国君主为何不给商鞅平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

(秦惠王剧照)

秦惠王虽然对商鞅处以极刑,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断地实施“商鞅变法”,巩固并扩大商鞅变法的成果。不但秦惠王这么做,此后秦朝的所有国君,一直到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也没有改变商鞅变法的各种做法。并没有因为国家已经统一了,就另行一套。由此也可以看出,秦始皇也是对商鞅变法极为认可的。

除此外,秦朝宰相李斯还对商鞅做了高度的评价:“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要知道,李斯是深得秦始皇信任的人,他所表达的观点,差不多就是秦始皇的观点。这也侧面证明秦始皇对商鞅的认可。

商鞅当时被秦惠王所杀,大家都知道商鞅是被冤枉的。

秦惠王之所以要杀商鞅,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商鞅在实施变法的过程中,当年的秦惠王带头违反法令,商鞅说,秦惠王是储君,不能受刑,就让他师傅受刑吧。因为这件事,也就得罪了秦惠王。二是当年秦孝公去世的时候,准备把国君之位传给商鞅。这也直接影响了秦惠王的利益,所以他不容商鞅。三是商鞅在变法执政过程中,树立了巨大的威信。秦惠王为了让自己有威信,不得不杀掉商鞅。

(商鞅剧照)

因此,公子虔(他就是当年秦惠王的老师之一)等人就配合秦惠王,告商鞅“谋反”。于是秦惠王就下令抓捕商鞅。商鞅吓得逃跑,可是,沿途的百姓因为受商鞅变法条款的限制,不敢收留他。最后商鞅逃到魏国边境,可是魏国曾经因为他在战争中抓获了魏国的公子卬,同时也害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拒绝他入境。这样一来,商鞅走投无路,不得不造反。

但是,他毕竟没有什么兵力,因此很快就被打败战死。

而就算他已死,秦惠王还不饶过他,不但对他灭族,还对他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

由此可见,商鞅实在是非常冤枉的。

那么,商鞅既然是非常冤枉的,为什么秦国后世的历代帝王,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商鞅平反呢?他们享受着商鞅变法带来的巨大红利,却那么残酷无情地对待商鞅。他们这样做,难道不觉得愧疚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秦孝公去世时候,准备把皇位传给商鞅的这个举动来分析。

秦孝公准备把皇位传给商鞅的事,记载在《战国策》里:“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就是说,秦孝公准备传位给商鞅,但是商鞅拒绝了,“辞不受”。

(秦孝公剧照)

秦孝公准备传位给商鞅的这件事,是很让人疑惑的。我们知道,古代任何帝王在传位的时候,都会传给自己的儿子这种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就算是传给弟弟,也不是太情愿。他怎么会提出传位给商鞅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秦孝公想学习舜,搞“禅让”。但这话是不对的。历史上所有的所谓“禅让”,大都是被逼迫的结果,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绝对没有主动而为的。更何况是在权力完全没有受到逼迫的情况下主动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有,秦孝公相信的是法家那一套,他怎么会做儒家提倡的“禅让”之道呢?

由此可见,秦孝公做的这件事,一定是一个“阴谋”,是因为害怕商鞅的威望太高,秦惠王无法压制住他,故意试探他的。说不定,秦惠王杀商鞅这件事,秦孝公生前就已经和秦惠王商量好了,布置好路数,等着秦惠王来实施。就算没有商量好,秦孝公这样做,也会在秦惠王心中激起更大反感,增强其一定要处决商鞅的强烈愿望。

既然连秦孝公都在担心商鞅权力太大,夺了他秦国的国君之位。后世的帝王怎么可能还给他平反呢?虽然商鞅死掉,也已经被灭族了。但是,后世还会出现商鞅这样的权臣。给商鞅平反,就意味着肯定这些权臣的做法。君王们当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自然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标签: 秦国商鞅

更多文章

  • 惠文王赐死商鞅,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虽然商鞅这人也有许多缺点,但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人物。那秦惠文王为何刚继位,就残杀对秦国有如此功劳的

  •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改革,都绕不过对商鞅变法的参考。其改革的成功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亦对其大加褒奖。不过,其意义再巨大,也不能超越其变法的实际功能,在今天来看,我们对于商鞅变法的认知,应该理

  • 商鞅变法,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变法,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国内守旧势力相对较小的魏国率先变法革新。在经历了吴起、李悝变法之后,魏国首先崛起于列国之中,并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被阻隔在函谷关内八十年,史称“魏霸河西”。秦国的挫败导致秦孝公广招天下贤才,这也

  • 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何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何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国本是西北边陲的小国,谁也没想到起初最弱小,向来被关东六国鄙视为蛮夷之国的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个偏处西方的边陲小国发展成能一扫六国的巍巍大国。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

  • 若秦孝公还在商鞅会死吗?至少不会被五马分尸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商鞅,秦孝公

    若秦孝公还在商鞅会死吗?至少不会被五马分尸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纵观中国历史,王朝崛起之路可谓是波澜壮阔。在动荡变革的五百多年的战国历史中,秦国无疑是崛起的代名词。正如歌手陈冰在《崛起》一歌中所唱的“男儿壮怀赛柔肠, 秦川自古帝王乡。”秦国崛起之路早已证明:秦川自古帝王乡。

  • 揭秘商鞅变法的奇葩规则 商鞅为秦朝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对商鞅变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改革,改革能够使一个国家快速的进步起来,而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人也具有这样的理念,比如人人都听说过的商鞅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最后的结局是惨死于自己发明的车裂刑之下,但是我们仍旧不能够磨灭的是,他

  • 商鞅的师傅是谁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魏国

    还不知道:商鞅的师傅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惠王也喜欢问这个问题,听说你是大才,请问你师从何人哪?然后魏国就衰落了。东汉末年大家也喜欢这样说,听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然后袁家就灭了,就士族门阀了。商鞅变法成功了,然后很多人就拿着放大镜,商鞅

  • 商鞅变法只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 和秦国的国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是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一开始也很迷惑。相传六代而不断政,在封建社会,尤其是2000多年以前的时代,确实是非

  • “徙木立信”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商鞅为何要“徙木立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商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徙木立信”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徙木立信告诉我们什么?这说明秦国政府此前,从来没有取信于民。秦国的贵族集团,永远都在对老百姓画大饼,说一些无法实现的谎言,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因为一再失信,所以秦国自身并不团结。军民不团结,那么战斗力当然没办法变得强大。这

  • 商鞅“反贵族”“反人民”用法使其屈服,他们屈服了商鞅却将他们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商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商鞅变法,是中国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仅用十年时间,商鞅便让秦国从偏居一隅的“戎狄之国”,变成雄霸诸国、富甲天下的霸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凡是变法,必然会损害旧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到相当多的反对,商鞅变法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