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才能不弱于商鞅,只因玩弄权术导致变法偏了方向!

此人才能不弱于商鞅,只因玩弄权术导致变法偏了方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4/2/15 22:01:13

此人才能不弱于商鞅,只因玩弄权术导致变法偏了方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实力较弱,所以待遇一直不太好。

虽然是弱国,而且处于诸强的包夹中,但也有它的生存之道,忍气吞声是主旋律。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韩昭侯

《史记》有记载,“懿侯卒,子昭侯立。”

韩昭侯是韩国历史上第六位君主,在位三十年,执政时期国势最强。

即位之初,韩昭侯就意气风华,初生牛犊不怕虎,联合赵国共同讨伐当时的霸主魏国。

双方在浍水大战,结果韩赵联军被魏军打得兵败将亡。

韩昭侯不甘心失败,公元前358年,再次发动大军攻打魏国,战事相当顺利,韩军一路高歌猛进,攻占了屯留、长子等数座城池。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之后,魏惠王任命庞涓为主将,率领魏武卒全面反攻,结果韩军大败。

魏军没有罢手,而是继续穷追猛打,直逼韩国首都新郑,韩昭侯被迫与魏惠王结盟。

在随后的一段时期,中原陷入混战局面,各国相互征伐。

公元前353年,韩昭侯趁机出兵进攻虚弱的东周,大赚了一笔。

《史记》有记载,“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庞涓率领魏军进攻齐国,却在桂陵一带被田忌孙膑击败,幸亏韩昭侯及时回援,否则魏国损失更大。

公元前342年,孙膑在马陵一带大败庞涓,魏军几乎被全歼,这一战也把魏国从霸主之位拉下马,天下局势顿时大变。

就在这时候,韩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兴起了一股变法热潮。

韩国的地理位置相当严峻,被楚、魏、秦、赵等强国包围。

为了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主动向外扩张,比如吞并郑国、蚕食东周;另一方面强化内政,比如军事和经济。

战国时期,要强化内政往往就是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韩昭侯招贤纳士,终于找到了一位人才,他就是申不害

申不害原本是郑国一个小官吏,郑国被韩国灭亡后,他开始学习法家,二十年后终有所成。

申不害不仅善于变法,也善于玩弄权术,在不知道君主的想法之前,一般不会轻易发表意见。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的邯郸城,韩昭侯犹豫不决,不知道帮助哪一方对韩国更有利,于是找来申不害听听他的建议。

申不害不肯轻易发表意见,借着事情重大需要考虑而暂时搪塞过去。

随后,申不害找来两位辨手,在韩昭侯面前各自抒发不同的观点。

申不害就从韩昭侯的话语中找到君主的“主张”,久而久之,申不害便成为韩昭侯身边的红人。

当然,只懂得钻营的人是不会得到真正重用。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破格提拔35岁的申不害为相,全权负责韩国的变法。

申不害与商鞅是同时代的人,两人才能不相上下,但是变法走了不同的路线,导致秦国能逐渐强大最后一统六国,而韩国只能强大十五年。

商鞅变法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建县制,然而申不害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要保证君主的强大,因此鼓吹“君主独裁论”。

申不害变法过于侧重权术,终究无法使韩国像秦国一样,成为战国时期的一流强国。

但是,它毕竟加强了君主集权,韩昭侯又是一位厚黑学的高手,有惊人的领悟能力。

《史记》有记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因此,申不害在韩国为相十五年,在韩昭侯的配合下变法成功,韩国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富强起来。

标签: 战国申不害

更多文章

  • 公孙衍作为秦国高级军官又是商鞅的接班人 为何他还要反秦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公孙衍

    公孙衍为什么会反秦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

  • 商鞅既然是十分的冤枉 为何后代秦国君主无人给他平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商鞅

    还不知道:秦国君主为何不给商鞅平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剧照)秦惠王虽然对

  • 惠文王赐死商鞅,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虽然商鞅这人也有许多缺点,但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人物。那秦惠文王为何刚继位,就残杀对秦国有如此功劳的

  •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早有预谋的!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两千多年以来,历朝历代的改革,都绕不过对商鞅变法的参考。其改革的成功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亦对其大加褒奖。不过,其意义再巨大,也不能超越其变法的实际功能,在今天来看,我们对于商鞅变法的认知,应该理

  • 商鞅变法,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变法,秦惠王为何要车裂商鞅?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国内守旧势力相对较小的魏国率先变法革新。在经历了吴起、李悝变法之后,魏国首先崛起于列国之中,并夺取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国被阻隔在函谷关内八十年,史称“魏霸河西”。秦国的挫败导致秦孝公广招天下贤才,这也

  • 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何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商鞅变法持续了20年 秦国为何有20年时间来进行变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国本是西北边陲的小国,谁也没想到起初最弱小,向来被关东六国鄙视为蛮夷之国的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个偏处西方的边陲小国发展成能一扫六国的巍巍大国。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

  • 若秦孝公还在商鞅会死吗?至少不会被五马分尸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商鞅,秦孝公

    若秦孝公还在商鞅会死吗?至少不会被五马分尸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纵观中国历史,王朝崛起之路可谓是波澜壮阔。在动荡变革的五百多年的战国历史中,秦国无疑是崛起的代名词。正如歌手陈冰在《崛起》一歌中所唱的“男儿壮怀赛柔肠, 秦川自古帝王乡。”秦国崛起之路早已证明:秦川自古帝王乡。

  • 揭秘商鞅变法的奇葩规则 商鞅为秦朝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对商鞅变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改革,改革能够使一个国家快速的进步起来,而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人也具有这样的理念,比如人人都听说过的商鞅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最后的结局是惨死于自己发明的车裂刑之下,但是我们仍旧不能够磨灭的是,他

  • 商鞅的师傅是谁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魏国

    还不知道:商鞅的师傅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惠王也喜欢问这个问题,听说你是大才,请问你师从何人哪?然后魏国就衰落了。东汉末年大家也喜欢这样说,听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然后袁家就灭了,就士族门阀了。商鞅变法成功了,然后很多人就拿着放大镜,商鞅

  • 商鞅变法只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 和秦国的国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是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一开始也很迷惑。相传六代而不断政,在封建社会,尤其是2000多年以前的时代,确实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