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反贵族”“反人民”用法使其屈服,他们屈服了商鞅却将他们流放!

商鞅“反贵族”“反人民”用法使其屈服,他们屈服了商鞅却将他们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1/8 4:41: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章,欢迎阅读哦~

商鞅变法,是中国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仅用十年时间,商鞅便让秦国从偏居一隅的“戎狄之国”,变成雄霸诸国、富甲天下的霸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凡是变法,必然会损害旧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到相当多的反对,商鞅变法自然也不会例外。而与后来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可谓得罪了秦国上下所有的人,而商鞅也“荣膺”秦国最不受欢迎的人。

对于秦国贵族来说,商鞅剥夺了他们的权力和爵位。商鞅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和井田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从前,秦国贵族可以通过血统,获得财富、爵位、人民以及土地。而如今,即使贵为子,若不立军功,也不能获得爵位。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对于秦国贵族来说,商鞅就如同“杀父仇人”一般可恨。

对于百姓来说,商鞅也绝不是什么善类。在所有先秦改革家中,商鞅或许是唯一一个敢于赤裸裸地“反人民”的思想家。在《商君书》中,商鞅直言不讳地说: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为了弱民,商鞅专门制定了“贫民”“愚民”“刑民”三大政策。

所谓“贫民”,就是保持人民的相对贫困,正所谓“民贫则弱,民富则……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因此只要民间出现了富人,就要想方设法剥夺其财富。因此,必须将人民维持在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状态。

为此,商鞅特意改变秦国百姓聚族而居的习俗。他规定,男子成年后,必须与父母兄弟分家。这样做,可将大家族分为小单元。富人不能聚族而居,家产很快就会分光,也就不会有富人。

所谓“愚民”,就是在物质上匮乏百姓的同时,要从精神上愚昧之。正所谓“民愚则易治也。”为了阻止人民求求知,商鞅宣扬“焚诗书以明法令”。只要百姓不读书,就不会有智慧,自然就可以肆意愚弄。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作奸犯科,和国家作对,就只能安安心心地待在田里种田,或者帮助国君打仗。

所谓“刑民”,就是用重刑,狠狠地震慑人民。商鞅的“法”,并非如今的法律,而是“刑”。正所谓“怯民以刑,必勇”。为此,商鞅确立了“轻罪重罚”政策,甚至随地乱丢垃圾,都要遭受极刑的惩罚。不仅如此,商鞅还编民为什伍,一家犯罪,其他人也要受株连。只有相互告奸,才可无罪。

因此,商鞅所制定的“反贵族”“反人民”的政策,受到了秦国上下,一致地反对。商鞅变法一开始,反对者的书信就像雪片一般寄往宫门,根据史书记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面对这股浩大的反对之潮,商鞅决定擒贼先擒王,拿最大的反对者——秦国太子开刀。当时太子犯了法,商鞅并不因他是太子就有所规避,他说: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当然,商鞅不会真的给太子施刑,而是割了他的太傅公子虔的鼻子,并在其老师公孙贾的脸上刻字。受到如此耻辱,太子势力大气都不敢出,而公子虔甚至在8年内闭门不出。

就这样,商鞅以恐怖手段,遏制了所有反对的声音。随着法令的推行,秦国果然“大治”,在严厉的赏罚制度下,百姓“怯于私斗,勇于公战”,而国家财政也不会白白施给那些尸位素餐的贵族。就这样,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诸侯再也不敢轻视秦国

商鞅变法大获成功,原来反对变法的“公知”迅速转变成了“爱国者”。根据史料记载: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照说,商鞅理应对这些人的转变感到欣喜,为自己变法的成果感到骄傲。然而商鞅却偏不这样做,他酷地说:

“此皆乱化之民也!”

在他看来,这些前倨后恭的“爱国者”,不过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利禄之徒。对于变法,他们并非真心认同,他们之所以为变法大唱赞歌,无非是想博取商鞅的欢心。对于他们来说,为国家政策唱赞歌,只不过是为了猎取富贵。

商鞅深谙人性,自然知道这群小人的伎俩。于是,商鞅将这些“爱国者”流放至边城。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胆敢妄议变法。

由此,商鞅终于确立了绝对的独裁,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对秦国威胁最大的魏国进攻了。于是,秦孝公将商鞅任命为大良造,大举进攻魏国所侵占的西河地区。

当时,魏国主力刚刚大败于马陵,元气大伤。而商鞅利用奇谋,假意于自己曾经的好友、敌方主将公子卯把酒言欢。但在酒宴期间,商鞅却劫持了公子卯,并派人扮成他的样子,赚开了魏军的营门。最终,魏军大败,割让西河地区,甚至连自己曾经的首都——安邑都丢给了秦国。

商鞅击破魏国后,秦孝公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之曰商君。而这,也就是商鞅的由来。

商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在秦国,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对于反对自己的人要整,对于支持自己的所谓“爱国者”,商鞅同样要整。在商鞅眼里,秦国只有法,没有人情可言。正是因为商鞅带头践行法制,才让秦国一雪前耻,大败魏国,从而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

然而商鞅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即使是受过他恩惠的人,也因为商鞅刻薄的性格,不敢支持他。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而对商鞅的清算也就开始了。公子虔捂着已经被割掉的鼻子,诬告商鞅造反。而与商鞅有仇的秦惠文王也毫不客气,派人要将商鞅逮捕。

为了逃避秦吏的追捕,商鞅化妆潜逃。到了关下,商鞅欲投诉客店。但客店老板却说:“商君有令,没有身份证者不得住店。”作为逃犯,商鞅又怎么会携带身份证呢?因此商鞅凄凉地说:

“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商鞅万万没想到,他所制定的法律,却反制于他自己的身上。

商鞅原本想逃到魏国,结果魏王却怨恨他以诡诈之术,夺取了他的西河。因此魏国也不肯接纳于他。无奈之下,商鞅只好回到封地,发兵抵抗秦王的追捕。但最终,商鞅兵败被杀,而他的尸体则被五马分尸。

商鞅明于治国,却拙于修身,虽然他一手建立了最后的强国,但却因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从治国的角度,他是不世出的高明之人;但从做人角度来说,商鞅并不是很高明。

标签: 战国商鞅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能让秦国强大起来 其他六国为什么不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你真的了解商鞅变法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成“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局面。不过,后人有一个疑问,商鞅变

  • 秦惠王上位就杀商鞅,他们之间到底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惠文王,战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秦惠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但是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杀害当时的功臣商鞅,他到底是明君, 还是昏君?秦惠王和商鞅的恩怨话说,嬴驷上位之后,并没有马上称王,毕竟那时候刚刚即位,还没坐稳位置,要是一下之进行称王,可能别的诸侯国还没打过来,自己国家内敌都会把他拉下台。

  • 秦孝公一死,秦惠文王为何就把商鞅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惠文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惠文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真正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秦孝公一死,商鞅及被以谋反罪论处,行五马分尸之刑,不能不说有点兔死狗烹的意味,但商鞅的死是必然的,不管他有没有谋反。商鞅原本是卫国公族,后来师从法家,游说列国寻找致仕机会,他先到了魏

  • 商鞅本是魏国的人,为何没得到魏惠王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商鞅

    商鞅是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在各种场合被提起,甚至于秦国最后能够统一,也是商鞅在秦国实行的那一串变法政策。虽然他下场也很惨,因为变法得罪了好多的人,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法令并没有被废除,秦国后来的成就哪一点也离不开他,所以秦孝公得到了商鞅,并且重用,绝对是秦国历史上应该被牢牢记住的事情。然而,商鞅最开

  • 秦国崛起的重要人物商鞅,为何最后遭车裂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商鞅

    众所周知的是商鞅算是古代较早期的一个出名改革者了,想那秦国若是没有商鞅这样的人才,没那一场牵扯甚多的改革,怕也是难以成战国时最强大的一个了。商鞅之策不用多言我们也晓得它是于秦有益的,并且也是被采纳了的,说句实话吧他真当得起高官与厚禄加身。只是商鞅的结局也有些叫人唏嘘,他是遭了车裂而亡的。很多人不解呀

  • 商鞅是怎么死的?为何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秦孝公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正是有了商鞅变法,秦国才从诸侯眼中的弱小落后的国家,不仅跻身战国七雄之列,最终还成功统一了天下。但是面对商鞅这样一个头号大功臣,他得到的却是四分五裂的五马分尸。面对这样一个可以说是人间惨剧的结果,追究它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商鞅著作《商君书》: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篇,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商君书》论述了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为帝王稳固政权,剥夺百姓人

  • 商鞅变法的隐患:一种极端的计划经济,把秦国变成战争机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隐患

    商鞅变法某种程度上来看,他是针对着小民。如何把这个国家的整个民众,按照军事的原则,按照秦国统一天下的目标,把民众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让民众成为战争机器里边的一个个零件,商鞅变法的特点在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农和战相结合。农和战相结合

  • 商鞅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重农抑商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

  •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原因造就了变法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本质

    对于变法,其本质就是统治者用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强大军事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维持政权稳固的一种手段。而在诸多变法案例之中,“商鞅变法”无疑是最成功的例子,这也让我们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商鞅变法”的成功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变法需要符合时代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