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著作《商君书》: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鞅著作《商君书》: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3/12/27 6:24:13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篇,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商君书》论述了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为帝王稳固政权,剥夺百姓人权的观点。例如:《商君书》中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矛盾的关系。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所以想要国家强大,则必须削弱人民。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制服本国的人民。只有使人民愚昧无知、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

《商君书》中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商君书》中主张重刑轻赏,他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

《徕民》篇运用了“齐人有东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强说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司马迁录入《史记.商君列传》(文字有改动),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张。

《更法》篇第一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去彊》篇第四论削除民不听从政令带来的弊端,并需要籍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做为解决之方。“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商君书·去彊》。国家把以对善人的宽大来治理奸恶的人民,国家必然陷入动乱,衰落。而如果国家以对付恶人的谨慎来治理善民,国家才可以稳定强大。

《开塞》篇第七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这种历史变化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具体措施上,此书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提倡耕战,同时反对用诗书礼乐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国家。

《弱民》篇第二十旨在阐述‘弱民’与‘强国’之间的相对关系。“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民如果强了,国君的统治地位就不稳了,所以国君的统治地位要想稳定必须先“弱民”。

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第二种意见是基本肯定《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持这种看法的人有史志的编著者。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着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有人也提出的看法是,前两种意见有些牵强,第三种意见有一定道理。《韩非子·五蠹》篇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这说明商鞅确著有此书。

标签: 商鞅《商君书》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的隐患:一种极端的计划经济,把秦国变成战争机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隐患

    商鞅变法某种程度上来看,他是针对着小民。如何把这个国家的整个民众,按照军事的原则,按照秦国统一天下的目标,把民众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让民众成为战争机器里边的一个个零件,商鞅变法的特点在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农和战相结合。农和战相结合

  • 商鞅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重农抑商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

  •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原因造就了变法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本质

    对于变法,其本质就是统治者用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强大军事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维持政权稳固的一种手段。而在诸多变法案例之中,“商鞅变法”无疑是最成功的例子,这也让我们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商鞅变法”的成功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变法需要符合时代背

  • 相传为商鞅所写,《商君书》被列为禁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君书》,禁书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商鞅所写,故而得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君书》里面论述大量的愚民政策,以及为确保帝王稳固政权,肆意压制和剥夺百姓人权的观点:1,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矛盾的关系,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所以想要国家强大

  • 《商君书赏刑》:商鞅执政、变法的核心指导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君书赏刑》,商鞅

    《赏刑》篇应该算作商君执政、变法的核心指导思想。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能将这三点做到极致的,便能治理好国家成为圣人一样的明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统一赏赐,就是将法律规定的赏赐作为唯一的赏赐标准,而不进行任何额外的赏赐,这样的赏赐才能公平、才能让人有荣

  • 商鞅变法时,商鞅为什么要对公子虔实行劓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战国

    商鞅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临死前打算传位给商鞅,商鞅坚辞不受。秦孝公去世后,公子嬴虔诬陷商鞅谋反,商鞅带领邑兵与变法后的秦军作战,死于自己训练出来的秦国新军,尸体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商鞅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下场,

  •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死商鞅 秦惠文王在位时期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秦国第二十六位国君,同时也是秦国的第一位君主,在位时期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说起秦惠文王就绕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商鞅。说起商鞅,很多人都替商鞅不值,明明变法让秦国走向强大,最后却让秦国给杀了,还是秦惠文王刚上位就将人弄死了,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其实这事情真的不能怪秦惠文王,刚上

  • 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 商鞅被杀究竟是冤枉还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商鞅

    对秦国商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任何时代,改革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尤其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改革往往就是对现有利益阶级挥起屠刀。这时候,动作越大,反弹也越强烈。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中,能够进行深入改革的人,下场都不太好。张居正,死后被撤销了所有的官爵和封

  • 荆轲刺秦王另解:其实是燕太子瞎折腾无实际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荆轲,太子丹,秦始皇,

    公元前227年,易水岸边一群穿着白衣带着白帽子的人在为一个人践行,他们唱着凄凉的歌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的情景。荆轲是一个刺客,他接受了燕国太子丹的委托,要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在这些人看来,只要劫持了秦王嬴政,让他归还侵占了六国的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

  • 荆轲刺秦王背后的疑问:燕王喜知道这个计划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荆轲刺秦王,嬴政,太子丹,

    荆轲是由燕太子丹派遣前去刺杀秦王的,事情不但没有成功,荆轲被杀死在秦宫大殿,还引来了秦国大军,一定要将燕国先灭掉。秦始皇二十年(前227),秦王嬴政诏令攻击赵国的军队攻燕,带兵将领是大将王翦。燕国、代国发兵抵抗秦军,燕军在易水西被秦军击溃。第二年,秦王继续向王翦部增兵,终于打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