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变法只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 和秦国的国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商鞅变法只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 和秦国的国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3/12/6 13:50:59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是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一开始也很迷惑。相传六代而不断政,在封建社会,尤其是2000多年以前的时代,确实是非常少见。有的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一定是商鞅变法起的作用,还有的人会觉得,和秦国所处的国际格局有一定关系。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但也不都对。如果说让我选择其中一个,我或许会选第一种关于商鞅变法的解释。因为秦国六代相传而不断政,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但是商鞅变法只能是促使秦国国力增强,对于它本国君主的传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秦孝公

那具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当然了,这个原因肯定是跑不出秦国。其实秦国能保持六代相传而不断代,是和秦国自己的历史有很大关系的。只有这种历史关系才能决定秦君的传承,简而言之就是秦国立国的基本国情。如今,我们回看秦国崛起时的历史,就能看清楚这其中的真相。

首先。秦国在立国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先军治世思维,不坚持这种思维就会灭亡。

秦国自秦非子起家伊始,嬴氏就一直处在中原与西部的交界之处,战乱频仍那都是家常便饭。天然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与山东诸侯所面临的局势有极大不同。立足地区土地不如山东诸国肥沃,人口不如山东诸国众多,周遭势力格局也没山东诸国相对稳定。

车战

中原大国如晋国或是楚国均与西方化外之地产生过多次冲突,自然的,秦国就不自觉的充当东西之间的缓冲地带。

作为地缘缓冲力量的秦国,处在明衔接、周遭皆敌的生存环境之下,自然的就产生了独特的生存思维,以战争获得生存空间。在国力增强方面,与其埋头耕耘,不如战争掠夺。战胜就可以获得一切,诸如城池、土地、人口、物资、武器等等,不然,就无法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战斗带来的甜头使得秦人优先考虑武力,生存法则不同于山东六国。

秦穆公时期

基于对这种思维的持续贯彻,秦国至穆公时,已经西益地千里,向东抵达到关外,关中沃野尽在盘中。且逐鹿中原,参与大国争霸。

其次。秦国的先军治世思维,与商鞅变法不谋而合。

商鞅变法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鼓励农民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同时又支土地买卖。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这样一来秦国在谋求争霸东方的道路上就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加上,奖励军功爵制的全面贯彻,秦国上上下下,团结一心。

商鞅

如此一来,变法不仅解决了秦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能力。在某些方面,商鞅变法的农战思想与秦国的先军思维非常契合。

再加之秦国君主的无上权力,其他事力量不可干扰的特性,秦军就可以做政令通达,意志贯彻。一经试炼,山东诸国必无人不为之惧,天下诸雄必无人不为之惊。

在奖军功爵的号召下,秦国的贵族、地主、农民、家奴等纷纷变成战车的一分子,从孝公开始,戮力同心,图强争霸。东取河西,南并巴蜀,北击义渠。削韩魏,攻齐楚,战长平,威震天下。

所以,商鞅变法的成功,就使得秦国摆脱了东周列国传统的治国之道,走上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在依法治国的新国情下,彻底激发先军治世的力量,使秦国在与六国的混战形势上,逐渐占据上风。

最后,秦国独特的治世制度,要求秦国君主必须坚持,否则就会亡国。

商鞅变法与秦国起家的历史国情相结合,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如果秦国君主不坚持自己的先军治世战略,那么商鞅变法就会死亡,或者是商鞅变法的结果为秦国所打开的积极进取的局面,就会不复存在。

反过来如果秦国君主不继续坚持贯彻持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的奴隶主贵族集团就会再次反扑,那么秦国君主自身的安危,以及秦室的安危就难以得到保障。且秦国通过变法所得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以及对外取得的战果,都将不复存在。

变法后的秦国扩张

再加上孝公之后,六国对秦国的一致排斥,即使秦国不主动攻打山东诸侯,他们也一样也要反过来攻打秦国,甚至会想消灭秦国一同瓜分秦国。所以在这种局势之下,始终贯彻商鞅变法,以及保持国君相传不断政非常必要,不将山东六国彻底消灭,秦国就永无宁日。

结语

自秦国起家到商鞅变法,以及后世六代人不断的坚持,其实从本质上看,秦国一直奉行着自己自立国以来始终不变的治世思路。商鞅变法将这种思路进行总结、提炼、升华,以法制的形式将其确立下来。

并与君主个人的政绩挂钩,这就导致了秦国的未来,其最大的责任与君主相关。所以孝公之后的其他君主,不坚持也是不行的。在这一方面山东六国是根本做不到的,这也决定了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必然性。

标签: 商鞅变法秦国

更多文章

  • “徙木立信”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商鞅为何要“徙木立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商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徙木立信”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徙木立信告诉我们什么?这说明秦国政府此前,从来没有取信于民。秦国的贵族集团,永远都在对老百姓画大饼,说一些无法实现的谎言,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因为一再失信,所以秦国自身并不团结。军民不团结,那么战斗力当然没办法变得强大。这

  • 商鞅“反贵族”“反人民”用法使其屈服,他们屈服了商鞅却将他们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商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商鞅变法,是中国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仅用十年时间,商鞅便让秦国从偏居一隅的“戎狄之国”,变成雄霸诸国、富甲天下的霸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凡是变法,必然会损害旧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到相当多的反对,商鞅变法自然也不

  • 商鞅变法能让秦国强大起来 其他六国为什么不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你真的了解商鞅变法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成“百代皆行秦政法”的局面。不过,后人有一个疑问,商鞅变

  • 秦惠王上位就杀商鞅,他们之间到底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惠文王,战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秦惠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但是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杀害当时的功臣商鞅,他到底是明君, 还是昏君?秦惠王和商鞅的恩怨话说,嬴驷上位之后,并没有马上称王,毕竟那时候刚刚即位,还没坐稳位置,要是一下之进行称王,可能别的诸侯国还没打过来,自己国家内敌都会把他拉下台。

  • 秦孝公一死,秦惠文王为何就把商鞅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惠文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惠文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真正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秦孝公一死,商鞅及被以谋反罪论处,行五马分尸之刑,不能不说有点兔死狗烹的意味,但商鞅的死是必然的,不管他有没有谋反。商鞅原本是卫国公族,后来师从法家,游说列国寻找致仕机会,他先到了魏

  • 商鞅本是魏国的人,为何没得到魏惠王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商鞅

    商鞅是个知名度颇高的人物,在各种场合被提起,甚至于秦国最后能够统一,也是商鞅在秦国实行的那一串变法政策。虽然他下场也很惨,因为变法得罪了好多的人,但是很幸运的是,他的法令并没有被废除,秦国后来的成就哪一点也离不开他,所以秦孝公得到了商鞅,并且重用,绝对是秦国历史上应该被牢牢记住的事情。然而,商鞅最开

  • 秦国崛起的重要人物商鞅,为何最后遭车裂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商鞅

    众所周知的是商鞅算是古代较早期的一个出名改革者了,想那秦国若是没有商鞅这样的人才,没那一场牵扯甚多的改革,怕也是难以成战国时最强大的一个了。商鞅之策不用多言我们也晓得它是于秦有益的,并且也是被采纳了的,说句实话吧他真当得起高官与厚禄加身。只是商鞅的结局也有些叫人唏嘘,他是遭了车裂而亡的。很多人不解呀

  • 商鞅是怎么死的?为何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秦孝公

    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正是有了商鞅变法,秦国才从诸侯眼中的弱小落后的国家,不仅跻身战国七雄之列,最终还成功统一了天下。但是面对商鞅这样一个头号大功臣,他得到的却是四分五裂的五马分尸。面对这样一个可以说是人间惨剧的结果,追究它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商鞅著作《商君书》: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6篇,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商君书》论述了大量愚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为帝王稳固政权,剥夺百姓人

  • 商鞅变法的隐患:一种极端的计划经济,把秦国变成战争机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隐患

    商鞅变法某种程度上来看,他是针对着小民。如何把这个国家的整个民众,按照军事的原则,按照秦国统一天下的目标,把民众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让民众成为战争机器里边的一个个零件,商鞅变法的特点在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农和战相结合。农和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