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帐下一大谋士,其功不比韩信低,最后却被他害死

刘邦帐下一大谋士,其功不比韩信低,最后却被他害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79 更新时间:2024/3/17 5:27:52

秦末爆发的起义中,刘邦的崛起离不开其手下的众多人才辅佐,其中一人曾助刘邦攻入咸阳,灭了秦朝,后又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国,形成了对项羽的军事优势,不过他还来不及向刘邦领功就被处死了,而且死法极其惨烈!

他就是郦食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郦食其追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同年秋,刘邦兵临武关,郦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后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之时,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又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归汉,齐王乃放弃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不过就在此时,韩信突然发兵攻入齐国,齐国毫无防备,不敌韩信大军而降,在此之前,齐王愤怒烹杀郦食其,想来当时郦食其已近70岁高龄,真是遭了不少罪啊!

对此很多人认为是韩信嫉妒郦食其的功劳,自己浴血拼杀才不过拿下魏赵50余城,而一个老头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70余城,心生不悦,想要抢功,害死了郦食其,不过小编可不这么认为,最起码韩信没有接到刘邦停止进攻的命令,从韩信的角度来看怎么能算是偷袭齐国呢?

郦食其劝降齐国,齐国不是怕韩信,你认为齐国会投降,劝降成功是因为有韩信强大的军事力量,使齐国害怕,不投降韩信就打过来,还不如投降。而且任何外交都是凭实力说话,没有实力你说那话,十个脑袋都不够砍。没有,刘邦可以统一天下,如果没有韩信,刘邦就得不到天下。

郦食其能游说,虽有功但无大用,今天能忽悠齐国70座城,如果没有韩信大兵做依仗,分分钟还会失去70座城的,军事实力才是硬道理!不要忘了,齐国也是项羽分封的齐国!刘邦彭越也是项羽分封的王!这不照样跟项羽打起来,何况是挂个投降名号,日后情况有变齐王照样打汉王!

而且打下来的和说下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当时诸侯时而归顺项羽,时而归顺刘邦,一旦时势有变立马背后捅刀,魏王豹赵王不就是刚刚还跟随刘邦攻打彭城的吗?眨个眼睛的时间又跟项羽打刘邦,所以还是打下来的名正言顺,这也彻底的解决了以后诸王问题!刘邦可能也是想灭齐国的,田氏根基太深,必定是个祸害,要不然早让韩信罢兵了!

这里多说一句,刘邦带兵的能力不会太弱!你以为秦朝腹地是容易进的么,陈胜也曾两次派兵西征全部全军覆没了,当时怀王招人西征为什么只有刘邦和项羽两人,大家都认为西征是送死,在没有后勤保障没有后援部队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秦腹地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兵家本来就忌孤军深入,刘邦敢于率军西进,多少人有这个胆量?

标签: 刘邦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等人其实死有余辜,看西汉开国局势就知道刘邦为何要杀他们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

    在大家眼里,秦始皇是暴君,可他统一六国后却没杀一个功臣,刘邦是仁君,可他夺得天下后,却对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挥起了屠刀,刘邦当年和项羽楚汉相争的时候,为了得到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帮助、支持,那可这是说尽了软话,下足了本钱,可一旦夺得天下以后,立刻就翻脸不认人,对以前的盟友,打天下的功臣是怎么残忍怎

  • 揭秘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究竟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

  • 韩信要是听从了他的建议,三国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蒯通,刘邦,韩信,项羽,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朝,以能言善辩、利口覆邦著称的大辩士很多,尤以苏秦、张仪最为知名。就秦末汉初这段历史而言,有一位大辩士的能力可跟苏、张二人媲美,名将韩信若是能听从他的建议,将导致“天下三分”的局面提前400年出现。那么,蒯通究竟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蒯通是战国末年燕国范阳人,本名蒯

  • 韩信在项羽那里处处碰壁,为什么到刘邦那边却被一眼相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项羽,韩信,

    韩信能有现在的成就,流芳百世,说萧何是他的伯乐也不为过。不过,为何一代霸王项羽和有识人之能的刘邦都没有发现他的才能,却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刘邦举荐他呢?首先,韩信本身的才能是可以肯定的。伯乐有了而千里马却没有千里之能,恐怕伯乐也无可奈何吧。其次,在萧何月下追他前,韩信担任了治粟都

  • 如果韩信真的背叛刘邦,刘邦打得过韩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刘邦

    韩信忠于刘邦,缘于他的道德判断,从报恩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问题是,蒯通所建议的三分天下,是否可行?认为不可行的,有两点理由。一是认为韩信缺乏刘邦一样的政治才能。二是认为韩信的部下和军士都来自汉营,一旦韩信独立,未必能掌控得住。即便一时弹压下去,也是身在韩营心在汉。这两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不成立

  • 韩信不仅是战神,原来他还是个数学天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西汉

    在《史记·高祖本纪》本有这样一个记载,刘邦胜利之后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时说出了下面这些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 有意思的韩信和项羽——历史人物侃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和项羽

    文/商长江如果说中国历史很有意思,值得一读的话。是由于众多史人物和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比小说要精彩得多的事迹,让我们越来越多地领略到了历史的魅力。古人那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风采,也常常让后人心怀激荡。俗话说碌碌之徒跳梁小丑常有,而英雄不常有。时势造英雄。在秦末那英雄辈出的年代,风起云涌的反秦势

  • 韩信最初已经穷的吃不起饭依旧佩戴刀剑 他的剑是从何而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刘邦,汉朝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的代表人物,甚至,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在其生前,可以说,“王侯将相”韩信一人都做过了。“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都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那么,韩信为什么没在最有实力的时候造反?用句韩信本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刘邦“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

  • 韩信的背水战术到底有多厉害 古往今来没人能将在战场上还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古代战场上,谋略计策就写在兵书上,为何,有的将领依计行事一败涂地,有的将领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呢?实际上,每种计谋都有其适用的战况,计谋必须符合战场上的天时地利,否则,使用起来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召来无妄之灾。“背水一战”是韩信的经典战术,然而,这种战术古往今来鲜有名将敢用,当同事们簇拥在韩信身边问

  • 韩信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 他在将领上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提起战神,自然少不了韩信。其受到历代的敬仰,在后世多次被列入历史名将以进行纪念,甚至列入历史名将之首,所以韩信在将领地位是非常崇高的。那么韩信有哪些能力,使后世纪念呢?韩信其实最早是归属于项羽,但是不被重用,因而韩信从项羽那里逃了出来,当范曾认为大事不好时候,项羽不屑说道区区一个韩信,走了就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