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军事高参到底是谁呢?他做出什么事情?

秦始皇的军事高参到底是谁呢?他做出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69 更新时间:2024/1/3 14:51:22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出名的诸侯国几乎都有出色的军事家,比如吴国有孙武,齐国有孙膑,魏国有吴起,等等。秦国若没有杰出的军事家,秦始皇若没有顶级的军事高参,取得统一中国的彻底胜利也是不可想象的。那么,秦国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使用了谁的军事思想?谁是秦始皇的军事高参?答案是史书对其记述十分简略的尉缭。

尉缭原称为缭,魏国大梁人,公元前237年入秦。此时,秦始皇已亲政,并灭掉了嫪毐吕不韦两大集团,正全力进行统一战争。尉缭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很有价值的军事著作《尉缭子》一书。在宋代朝廷颁发的《武经七书》中,把《尉缭子》和《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唐李问对》并列为军事教科书,但南宋以后,《尉缭子》一书,曾有人认为是伪造,也有人将其列入杂家。然而,我国山东银雀山发掘的一号汉墓中出土了竹简《尉缭子》,其内容与现在流传本基本一致。这就证明,早在汉代,今本《尉缭子》就已存在,它的成书至晚在战国秦时。伪造说、杂家说属无稽之谈。虽然史书留下来的尉缭事迹很少,但统一前夕秦国对其他诸侯国作战过程中,使用的战略和策略,与尉缭的军事思想十分吻合,从而可以知道指导秦国对外战争的决策集团中,尉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秦始皇对尉缭的军事才华十分赏识,对尉缭恭敬备至,不仅让他享用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而且秦王在尉缭面前常常表现得十分谦卑。但尉缭认为: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鹰,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易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尉缭准备不辞而别,但秦王发觉后,千方百计将他留住,并任命他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国尉。因此被称为尉缭。

《尉缭子》共二十四篇,内容包括战争观,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战争的指导原则以及具体的战略战术、队列编制、奖惩原则等等,即是一本军事著作,也是一本哲学著作。尉缭不主张轻易挑起战争,即使诛乱禁暴,也主张尽可能保持社会秩序安定,以至于兵不血刃而天下亲。他认为士气的高低,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必先礼信而后爵禄,先廉耻而后刑罚,先亲爱而后律其身”,体现了儒、法诸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在分析天时、地利、人事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他反对卜筮迷信,强调人事作用,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其联合之策,离间其内部关系,这样做,不出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以离间计瓦解诸国合纵。他还总结了行军作战的一般原则、阵战的规则、军阵的形式以及军事纪律、相互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尉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从秦始皇时代统一战争的过程看,尉缭的军事思想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也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比如,重用良将,用离间计瓦解合纵、铲除敌将,没有大规模坑杀降卒,以和平方式占领齐国,严肃军纪等,都贯穿于统一战争的过程之中。

标签: 军师孙武孙膑尉缭

更多文章

  • 王翦伐楚未胜却为什么不断索要封赏,秦始皇不怒反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

    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论从土地还是兵力在诸侯中都首屈一指的楚国。在春秋战国末期,小的诸侯国都被秦国吞并了,只要在攻破楚国,可以说就实现大一统的梦想了。而此时的秦始皇年事已高,不可能在御驾亲征,于是派大将王翦率军六十万伐楚。王翦领命出征,前后十次向秦始皇索要赏赐,众将不解。秦始皇开始生气,后

  • 秦始皇究竟因为哪句预言而修长城?难道是因为害怕匈奴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长城,蒙恬

    长城,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地标建筑,已经历经千年风霜,悠然屹立不倒。在冷兵器时代,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绵万里的长城在历史上多次对阵夷敌的战争中发挥了强大的防卫作用。可以说,长城不单单是一座绵延万里的建筑,他还是古代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强大象征。而大家都知道长城主修建于秦始皇时期,后续岁月中不断被加长,以

  • 秦始皇陵迟迟不发掘机关重重难下手,这到底是个什么规模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可谓是十分传奇的人物了,从兵马俑就能看出来,他的陵墓也一定是规模宏大的。但是秦始皇陵至今还没有挖掘,这其中的秘密现代科技也依然参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规模的陵墓,让人难以下手呢。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贡献和对后世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秦朝,

    始皇嬴政,22岁举行成人加冕仪式,不惑之年前夕39岁完成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集权制国家。被称千古一帝,而能担当此称号的,不仅仅在于他首先建立大一统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短短15年的时间里,可以做到经济、文化、和法律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央上实行三公九卿集权制,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制,同时

  •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因之谜,究竟是被谋杀还是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高度集权的大秦帝国,但最终也与平民一样没能逃脱死神的魔掌。人终有一死,但秦始皇死得蹊跷、古怪,令人匪夷所思。首先秦始皇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其次秦始皇死的这个地方充满神秘色彩,相传沙丘宫原本是殷纣王豢养禽兽之处,这个地方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发生

  • 秦始皇为何决不立皇后?究竟是什么童年阴影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嬴政

    有人说,幼年时受的伤是内伤,用尽一生也难以痊愈。童年时的有些记忆很容易就遗忘了,可有些片段却如同被烙铁在心上烫了伤疤一般,成为永远不能愈合的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阴影就会铺天盖地般地袭来,让人难以入眠。暗夜恐惧对于童年阴影,现代人有心理医生来治疗,可是,在医学尚且不发达的古代,人如果不能自己走出来

  • 疯狂地追求长生不老术的秦始皇,没想到却徐福却一去不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徐福,长生不老药,东渡,

    天下分久必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让万世景仰。在秦始皇统一全国期间,有5次大规模的出巡,其中4次是东巡。在一次东巡至琅琊时,停留了三个月之久,之后便疯狂地追求长生不老术。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万世功业,却多次派方士出海寻找仙丹、寻访仙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些难以解释的事物

  • 秦朝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放过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凡“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与此同时一本关乎着秦朝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奇书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归于“卜筮之书”类目之下的《日书》。说起《日书》,秦朝百姓的生活几乎片刻都离不开它,离了《日书》的生活,用寸步难行来形容都一

  • 秦始皇的小女儿疑似是胡亥所杀?他们有什么仇恨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文化遗址

    嬴阴嫚(嬴阴曼为误写),秦始皇嬴政之女,又称为嬴阳滋。生卒年、生母不详。据史料记载约卒于秦二世元年春,嬴阴嫚生前花团锦簇、享尽荣华,但却被胡亥(秦二世)以肢解诛杀。后考古发现上焦村墓葬中一座墓的墓主人叫“阳滋”(又作阴嫚),据考很可能是秦始皇被杀的女儿。秦始皇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

  • 灭亡大秦帝国人,秦始皇的第二个傻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李斯,赵高,胡亥,

    秦朝二世而亡大家都知道,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始皇帝死后,皇室没有太大的力量去维护基业。而之所以皇室孱弱,都是因为秦二世胡亥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胡亥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能当上皇帝,是通过害死皇兄"扶苏"而达到目的,他只是始皇帝第18子,品行又不出众,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李斯赵高相助,原本皇位和他没多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