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不知道的孔子:草根出身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你不知道的孔子:草根出身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15 更新时间:2024/1/26 18:21:43

话说,古时候的人就已经知道什么叫环游世界。周游列国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即是环游世界,那时候的交通不方便全都是靠脚走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认为孔子就是个圣人,是个优秀的老师。今天要来说说你不知道的孔子,看看孔子的另一面是怎么样的。

在鲁国,孔子感到终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10多名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是年,孔子已经55岁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刚刚上映。电影未映,“舆论”已先声夺人,其中媒体热炒学者鲍鹏山炮轰《孔子》的话题,就是一例。

其实,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以来,就不断有人在做普及孔子的工作,包括编写《弟子规》之类。普及文本中的孔子,与真实的孔子会有些区别,但普及总比骂倒要好。

电影《孔子》是一种艺术化的普及,要想评判它普及得好不好,就应该先知道关于孔子的真实历史。

网络配图

先搞清楚孔子的名字

《论语·子路》里说“必也正名乎”,这是孔子为政之道的首要一条。我们不妨也跟从之,先搞清楚孔子的姓名再说。

我国上古时代的人既有姓,也有氏。姓是远祖的姓,氏则相当于分支一族的“小姓”,多取自地名或官职名。后来,小姓就渐渐取代了大姓。

孔子的姓,追溯到先祖是“子”。其远祖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商朝灭亡后被封为宋国的宗室。孔氏一族,是自孔子的六世祖起,才姓的孔。孔子的曾祖父因躲避内乱,举家移居到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从此孔家就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名,叫做“丘”,他法定的姓名应为“孔丘”。

丘这个名有些来历,相传是孔子之母去附近的尼丘山祈祷,然后就怀了孔子,因而得名。又一说是,因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凹下,酷似尼丘山,故取名为丘。

至于我们通常所称的“孔子”,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学问高深之人的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等都是。

孔子的父亲,史籍上习惯称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的一名低级武官,武功超群且十分英勇,曾在一次战斗中,用双手托起城门的千斤闸门,掩护战友撤退。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有人根据这个“野合”,判断孔子是一个私生子。不过也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叔梁纥在64岁时,娶了20岁的年轻女子颜氏,两人年龄过于悬殊,与礼不合,所以被称作“野”。

网络配图

孔子在家里男孩中排行第二,因此他的字,叫“仲尼”。仲,就是“第二”的意思。

1974年“批林批孔”时,批判者们根据这个“仲尼”,送给了孔子一个蔑称,叫做“孔老二”。现今45岁以上者,对此当有印象。

他并不讳言草根出身

孔子的生年,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是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今年是他诞生2561周年。孔子生在东周的春秋末期,那时文化多姿多彩,他的家乡鲁国又是出了名的礼仪之邦,这对于他后来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年轻时的孔子仪表堂堂,膂力过人,据说身高1.96米,乡邻都亲切地呼其为“长人”。他通晓“六艺”(诗书礼乐骑射),而绝无文弱书生的迂腐气。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了,家境随之堕入贫困。到17岁时,母亲颜氏又去世了。从此,他就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去打拼。

孔子并不讳言自己的苦出身,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据说还做过乡间乐队的吹鼓手,别人家有丧事,他就要去帮忙。后来他投到大夫季孙氏门下,做了一名“委吏”(管理仓库),稍后又任“乘田”(管理牛羊),都是不起眼的小官。

生活虽苦,但他志向远大,15岁时即“志于学”,到20岁时就以“博学好礼”而闻名鲁国。他的儿子出生时,连国君鲁昭公都派人前来道贺,送了他两条大鲤鱼。孔子就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孔鲤”,以资纪念。

学者鲍鹏山炮轰《孔子》有“六宗罪”,其中一条就是说,电影里孔鲤第一次出场时,字幕错打成了“孔锂”。这个小错误,是错得很不应该。

孔子发愤苦读,果然“三十而立”,开始自己授徒讲学了。凡有送上一点“束修”(作为见面礼的腊肉)的,他就收为学生,连一些鲁国大夫也前来向他学习礼仪。孔子办学,打破了以往“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开了私学的先河。

机智果敢地处理外交事务

网络配图

自鲁宣公之后,鲁国的国政,就操控在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手中。因为三人都是鲁桓公孙子,故称为“三桓”。孔子对三家的这种僭越行为,表示很愤慨。后来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就去了齐国。齐景公很欣赏孔子,曾向孔子问政。孔子说了他对于理想秩序的理解,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然后又说“政在节财”,表达了他关于廉洁施政的理念。

可惜齐国的国政也操于权臣之手,孔子没有找到仕进之途,便又返回鲁国,“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各国都有前来求学的学生。

一直到鲁定公九年(前501年),51岁的孔子才被任用,当上了“中都宰”。中都,在今山东省的汶上县;“宰”就相当于县长。因为政绩突出,第二年就跃升为司空(建设部长),随后改任大司寇(司法部长)。

不久,齐鲁两国的国君举行“夹谷之会”,孔子担任鲁定公的助手。在外交活动中,孔子机智果敢,粉碎了齐国想用武力劫持鲁定公的阴谋,还迫使齐国归还了侵占的汶阳之地。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准备抑制“三桓”势力,提出了“隳三都”的计划,要拆掉“三桓”在各自私邑逾制修建的大城,但最终只拆了两座城墙,余下一家因进行了激烈反抗,故而没拆成。

标签: 孔子

更多文章

  • 历史轶闻:圣人孔子为什么会三次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一哭丧主《论语》有两处记述了孔子的哭泣,其中一次是为丧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甘。日哭,则不歌。”孔子早年曾治丧礼,他主持的丧礼应该很多。可如何一遇丧主在旁便食不甘味并哀伤哭泣?这也太没有职业水准了。即使“丧,与其易也,宁戚”。那也应该是丧主悲戚,何至专业主持“哀”而“日哭”?那

  •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圣人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作为一代大贤,孔子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见解,其言论很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他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常常能从身边细小的事情,自然万物中领悟到人生百态的哲理。孔子游春孔子游春出自《论语》: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内容叙述的是:春暖花开

  • 揭秘孔子不费辛苦周游列国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但同样也是一个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政治家,他宣传的“仁”“克己复礼”的思想,在战国那个纷乱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实施的机会,最终他只能选择教书育人,为中国古代教育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

  • 揭秘:传说孔子女婿公冶长懂鸟语 因此获罪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冶长

    诸城大地从来人才辈出,不少传奇人物不但闪耀在诸城的历史上,更闪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2500多年前的诸城大地上,就有一位奇特的人物,传说他能够听懂鸟语,并因此而获罪入狱,同样因为懂鸟语而被无罪释放甚至为国家立功,他就是公冶长。他深受老师孔子的赏识,并最终娶了孔子的女儿为妻。路见不平偶得神技关于公冶

  • 圣人也复仇:揭秘孔子为什么要诋毁卫灵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

    孔子曾对人说卫灵公是无道昏君,康子听到后反问他:“既然如此,卫国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王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这个回答已不攻自破,能是用贤臣就不是无道昏君,无道昏君必然不能使用贤臣。(对话见之于《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

  • 孔子的老婆是谁?孔子为何做出休妻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

  • 孔子身高如姚明:孔子的身高真的有九尺六寸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

    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学者李零据此说:“‘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21.76厘米,和穆铁柱、姚明的个子差不多,或有夸大。”虽然拖了“或有夸大”一语,但李教授大致上还是认同这个说法的。网络配图我们知道,古书上形容男儿常用“七尺

  • 祭拜孔子的方式有哪些 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祭拜孔子的方式有哪些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著名的教育家与思想家,其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名子孙。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瑰宝。孔子其本人也被后人称为孔圣人,足以看出孔子在现世的影响力。孔子庙现在为了缅怀孔子,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之情,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及不同的方式来纪念孔子,有通过影视作品来宣扬孔子的

  • 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孔颖达和孔子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颖达和孔子有没有关系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代的呢?孔颖达画像孔颖达出生在北周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都十分公正,,因为从小家教很好,没有沾染半分的纨绔子弟的习气。孔颖达出生的北周政治清明,到了魏晋时期后,开始注重教育,身在世家的孔颖达

  • 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的感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句出自《论语.阳货》。这句话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这里的前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几乎成了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后一句话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