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圣人也复仇:揭秘孔子为什么要诋毁卫灵公?

圣人也复仇:揭秘孔子为什么要诋毁卫灵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4/1/24 13:26:14

孔子曾对人说卫灵公是无道昏君,康子听到后反问他:“既然如此,卫国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这个回答已不攻自破,能是用贤臣就不是无道昏君,无道昏君必然不能使用贤臣。(对话见之于《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翻译成现代则是:孔子谈论起卫灵公种种倒行逆施及昏聩无能,康子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王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

网络配图

卫灵公是不是无道昏君,看一下试试就能清楚。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姓姬名元。生于公元前540年,卒于公元前493年,他的功绩有几点。

一,平定四家贵族势力的联合叛乱。第一次,据《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年,因灵公之兄絷轻慢卫国左司寇齐豹,得罪了北宫喜、褚师圃,遂与齐豹、公子朝联手叛乱。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卫灵公还在平寿,得知叛乱发生后返都,但时局已失控,灵公只得带少数人逃至死鸟(地名,离濮不远),不久北宫喜家宰攻杀齐豹,灵公当晚赶回国都与北宫氏盟约,首先稳住这一支力量。第二天又跟”国人“盟誓,迅速稳定了局势,然后开始追究责任,褚师圃、公子朝看到大势已去,只好逃亡到晋国。

卫灵公杀了叛乱根源之一的宣姜,彻底稳定了卫国局势。北宫氏因”平乱“之功,势力已日渐壮大,几乎已不能控制。卫灵公与齐景公密谋,先派北宫结出使齐国,让齐景公找理由把北宫结抓起来并出兵侵卫。卫灵公把齐国入侵的责任归咎北宫结,趁机削弱北宫氏势力,然后和齐景公盟约让其退兵,既解决了北宫氏尾大不掉的威胁,又不使大臣心生疑心,同时加强了与齐国联盟关系,可谓是一石三鸟。

二,能接受批评建议。鲁国伐晋时,没有向卫国借道竟直接通过,返回时依然如此。卫灵公派兵追击,经公叔文子劝阻,卫灵公遂将追兵召回。

网络配图

卫灵公在冬天大兴土木开凿水池,大臣宛春以天寒地冻,百姓难耐严寒加以劝阻。卫灵公亲自查看后下令停工。另有大臣说:您不知天寒而下令凿池,如今因宛春劝阻而作罢,必然是德归宛春,怨归于您。卫灵公说:”不然。宛春只是鲁国一个普通人,是我任用他成为大夫,过去大家不知道宛春,今天我让他们都知道好了。宛春有善举,我则有用他的善举,宛春的善举,不也是我的善举吗?“

三,威望崇高。卫国是小国,但在卫灵公时日渐强盛。公元前501年,为支援齐国,卫灵公率五百乘兵车欲过中牟,当时晋国有兵车千乘在那里防卫,卫灵公豪情地说:前进!卫国兵车是中牟兵车的一半,我抵他们的另一半,加起来正好匹敌!

晋国本想乘机教训卫国,况且在力量对比、主客之势上,对卫国都很不利。二十年前因未遂政变从卫国逃亡在中牟的褚师圃却说:”卫国的兵力虽少,但卫灵公在,他是不可战胜的,还不如去攻打齐国的军队。“中牟果然放弃卫军攻打齐军,可见灵公当年的威望。

据《孔子家语》载:鲁哀公曾问孔子:”现在的国君谁最贤?“孔子回答说:”最贤的我还没见过,似乎只有卫灵公能勉强算上。“哀公又问:”听说灵公闺门之内无别(指南子参政),你怎么说他是贤君?“孔子答道:”我说的是他在朝廷的行事,不是指家里的事情。“哀公再问:”他在朝廷上行事如何?“孔子讲了卫灵公选贤任能的几件事,由此可见孔子对卫灵公评价。

网络配图

孔子在鲁国不得志,开始跑官要官的”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第一站就到了卫国在那里住了四年,不惜走后门拜见南子,为的是谋一官半职。大概卫灵公知道孔子想获得一个虚名,为其敞开招贤之路,给他每年六万斛粟米的俸禄,却不任用。这是孔子诋毁卫灵公实质所在,由此可见人非完人。

我们通常把圣人想得太过于完美,但是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孔子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孔子诋毁卫灵公一事。

标签: 孔子

更多文章

  • 孔子的老婆是谁?孔子为何做出休妻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

  • 孔子身高如姚明:孔子的身高真的有九尺六寸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孔子

    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学者李零据此说:“‘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21.76厘米,和穆铁柱、姚明的个子差不多,或有夸大。”虽然拖了“或有夸大”一语,但李教授大致上还是认同这个说法的。网络配图我们知道,古书上形容男儿常用“七尺

  • 祭拜孔子的方式有哪些 孔子为何不惜得罪孺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祭拜孔子的方式有哪些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著名的教育家与思想家,其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千千万万名子孙。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瑰宝。孔子其本人也被后人称为孔圣人,足以看出孔子在现世的影响力。孔子庙现在为了缅怀孔子,表达对孔子的尊敬之情,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及不同的方式来纪念孔子,有通过影视作品来宣扬孔子的

  • 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孔颖达和孔子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颖达和孔子有没有关系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代的呢?孔颖达画像孔颖达出生在北周时期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都十分公正,,因为从小家教很好,没有沾染半分的纨绔子弟的习气。孔颖达出生的北周政治清明,到了魏晋时期后,开始注重教育,身在世家的孔颖达

  • 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的感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句出自《论语.阳货》。这句话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这里的前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几乎成了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后一句话几乎

  • 孔子理想主义者 一生仕途毁于太过理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追求理想主义

  • 孔丘姓孔叫孔子: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老子

    小师妹第一次在课本上接触到“老子”的时候,是在是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老子”叫这个名字感觉就像占人便宜一样!而小师妹觉得最心疼的就是“孙子”,感觉这个名字称来就让人占便宜!后来长大啦!也不像小时候那么幼稚了。知道这只是后人的一种尊称而已啦!看过《秦时明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

  • 中国史上第一神童,7岁为孔子师,被士兵用茅草割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孔子

    项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历史还有这一号人物,项橐是中国古代十大神童之一,项橐考孔子的趣事也是非常出名,七岁时孔子就拜项橐为师,可见项橐有多厉害了吧,连大圣人都要虚心求教,但由于聪明才智也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项橐的故事吧。项橐是谁?项橐(

  • 揭秘,孔子李白都是武林高手,后世文人却弱不禁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李白

    曾经有部港剧,把诗人李白演绎成一位武林高手,遭到一些人的批评,“李白这么有名的诗人,居然变成了绝世高手,整个故事变成了武侠剧”。虽然影视剧有戏说的成分,但是把李白演绎成武林高手,其实没有太多错误。李白有侠义之风,师从剑圣裴旻,曾经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的千古绝句,

  • 【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此,很多人就认为孔子是私生子,证据便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是“野合”而生。其实,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懂什么叫 “野合”?按照周代礼法规定,男子超过一定年龄与没达到一定年龄的女子结婚,叫作“野合”。野有不拘的意思,《论语》中就有证据,孔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