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孔子李白都是武林高手,后世文人却弱不禁风

揭秘,孔子李白都是武林高手,后世文人却弱不禁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4/1/23 7:13:27

曾经有部港剧,把诗人李白演绎成一位武林高手,遭到一些人的批评,“李白这么有名的诗人,居然变成了绝世高手,整个故事变成了武侠剧”。虽然影视剧有戏说的成分,但是把李白演绎成武林高手,其实没有太多错误。

李白有侠义之风,师从剑圣裴旻,曾经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的千古绝句,应该是有高超的剑术。而且李白游历天下,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可没有飞机、汽车,可以推断李白的身体素质应该很不错,而且不惧怕遇到的强盗。

关于孔子,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是老师形象,瘦弱且微微驼背,好像与武林高手沾不上边,其实不然。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是一个超过2米的大个,《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古代勇士),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不仅说明孔子力大无比,而且还有轻功,能追逐野兔。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原本是一个好勇之人,手下有一帮兄弟。可是,子路愿意老老实实跟着孔子念书,除了学识外,必定被孔子的武力征服过。

实际上,在宋朝之前的古代中国,文人会武功并非稀奇事。先秦时期就要求“士”能文武双全,班超能投笔从戎,是因为他身体素质好,祖逖闻鸡起舞,这个舞指的是舞剑。中国文人逐渐变成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其实是从宋朝开始的。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最轻松的开国皇帝,因此当国之后,为防止这种事发生在自己的子孙身上,因此推行重文轻武。

大幅度提高文人身份,降低武人地位,六品武官的地位往往不如九品文官高。辛弃疾的文武双全是个例,数百人杀入数万敌军大营,但是事后也被剥夺了兵权。好在明朝有个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自己善于射箭,和军人比赛时,三箭都射中红心的成绩让士兵赞叹。王阳明的这种遗风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士子,比如曾国藩,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标签: 孔子,李白

更多文章

  • 【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此,很多人就认为孔子是私生子,证据便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是“野合”而生。其实,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懂什么叫 “野合”?按照周代礼法规定,男子超过一定年龄与没达到一定年龄的女子结婚,叫作“野合”。野有不拘的意思,《论语》中就有证据,孔子说:

  • 朱元璋为什么对孔子不屑一顾,还打压孔子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

    明太祖为什么对百姓拥戴的孔子不屑一顾呢?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他觉得孔子的理念和自己的统治是不一致的。这个原因是真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明太祖为了打压孔子都做了一些什么事吧。在明王朝建立的初期,明太祖登上皇位,开创了治理明朝的篇章,在建国后的某一天,他和自己的宠臣刘伯温忽然间就聊到了孔子所著的

  • 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为何能被誉为“西道孔子、文化宗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扬雄,西汉,汉赋四大家之一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的发现真理。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先人通过历史记载向后人传承了宝贵的社会科学知识。后人在阅读只写历史文献的同时,可以深刻的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让你引以为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

  • 培育弟子约6000人,堪称日本“孔子”,把中国视为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

    日本人一向把中华文明当作自己的源头,还曾经将“唐”视为圣人之国。在近代历史上,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日本更是向自己文明上的祖国中国挥起屠刀,对中国文化大加攻击,这一思想究竟是怎样逆转过来的?事实上,这一思想的根源来自一位江户时代的日本学者,他的名字叫做山崎暗斋。山崎遵奉朱熹的学说,为人极其严肃,严肃到什

  • 鲁定公很重用孔子, 为什么他还要周游列国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鲁定公,春秋

    鲁定公继位时,赵简子问史墨,季氏会不会亡?史墨说:“不会”。因为季氏为鲁国立过大功,世代都有功业。鲁文公去世后,鲁国杀嫡立庶,鲁国国君丧失权力。权力都在季氏手中,已有四代了。鲁国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君,这样的国君能掌管国家吗?做国君的要遵守礼器和封号,不能给别人的。鲁定公第五年,季平子去世。阳虎因个人

  • 鲁定公为什么把孔子提升为鲁国的“司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鲁定公,春秋

    鲁定公为何把孔子提升为鲁国的“司空”鲁定公即位后,鲁国“民不知君”的状况有了改变。意欲图治的鲁君以孔子在列国的声望日渐提高,多次召见孔子,询问治国之道。比如,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看出定公有正君位的愿望,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这样的事吗?”

  • 孔子授课一生,都教哪些课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

    【按语:在孔子的一生中,一个重要的事业就是收徒授课。也因此,孔子被视为“万世师表”。我们都知道孔子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究竟指什么,又如何具体操作?】孔子的课程:六艺阳虎为政这些年,孔子没什么官职和社会活动,一直在专职授课。40 到50 岁这段时间,是孔子思想的成熟时期,也是他

  • 管仲为何称为“圣人之师”?孔子认可管仲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孔子

    管仲为何称为“圣人之师”?孔子认可管仲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更是被誉为“圣人之师”。不过这个“圣人”恐怕和儒家倡导的圣人含义是格格不入的,孔子就曾评

  • 孔子一句“脏话”流传了两千五百年,你知道是哪句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是后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古代的时候,孔子被奉为圣人。时至今日孔子依然是圣人,在孔子的著作中,他的话语是非常有道理的,否则孔子也不会被后人称为圣人。时至如今,后人们仍然学习孔子的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

  • 孔子周游列国去了哪里?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去了哪里?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55岁为什么要远走他乡,13年后再回来,带来了多少宝贵财富?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