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焚书坑儒 为何孔子后裔却没事?

秦始皇焚书坑儒 为何孔子后裔却没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78 更新时间:2024/1/8 15:53:41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朝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其中儒家书籍是重点,李斯上书曰:“有敢偶语诗、书弃市。”谁敢谈论“诗”和“书”这些儒家典籍的,就要将其暴尸街头。

网络配图

这对于儒家的代言人孔氏家族而言,是一大危机。反秦抵抗组织的成员,魏国人陈馀孔子的后裔孔鲋说:“孔老,秦现在要灭掉先王所有的书籍,而您家的书籍首当其冲,悬啊。”面对友人的担忧,孔鲋倒是很淡定,说:“我做的尽是些没用的学问,了解我的是我的朋友。

秦朝根本就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危险呢?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文化典籍藏起来,等着对它有需求的人出现,到那个时候,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孔鲋对自己与秦王朝的安全距离有一个清醒的把握,而把握的标准就是“无用”和“非友”。孔鲋把自己的学问打扮成“无用”,秦要用也用不上,秦不用也人畜无害,秦始皇没心思跟那些“无用”的东西过不去。

网络配图

因此,虽然朝廷在焚烧儒家书籍,但孔鲋却能将它们藏在家中的夹壁里,说明秦朝的搜寻不够严密,不够用心,因为觉得它“无用”。

而秦朝觉得孔鲋“无用”,也是因为不了解和不理解,即所谓的“非友”。孔鲋也不凑上去被秦朝理解,不是甘心于寂寞,而只想要保全,越被理解可能越危险。

其实所谓的“坑儒”,多是卢生、侯生这些喜欢和秦始皇做朋友的术士和方士。

网络配图

孔鲋正因为把握了这两点,因此能在秦朝历史文化大变局的时代,悠游于安全距离之内。然而,孔鲋又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一方面命弟子叔孙通积极入世,而自己一旦等到陈胜吴广出来,也勇敢地投入农民起义的洪流,最后以热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孔子的理想国:一生仕途毁于理想主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追求理想主义

  • 宋江:曲线求仕 有孔子的“庙堂基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江

    宋江的“庙堂基因”说宋江身上有郭解的“江湖基因”,人们虽可能有些意外,但较为容易接受。而如果说宋江的形象与《论语》有关,与《孔子世家》有关,恐怕大家便不太相信。金圣叹曾指出,《水浒传》刻画宋江形象时,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手法是“把李逵与宋江合写”。将谦谦“君子”与黑凛凛“莽汉”放到同一场景,相互映衬,

  •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也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我们伟大的圣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他拜师的故事了。孔子拜师的典故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渊博。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曲阜,来到洛阳想

  • 孔子真实身高2米以上而且还是个武林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

    一个人一个方面的才能太优秀,就会掩盖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比如张学友其实演技堪称影帝,但是大家都只知道他是“歌神”。孔子也是这样被人误解,因为孔子在儒家文化上的才能让后人记住了他,但是孔子其他方面的才能就被后人忽略了,其实孔子能文能武,还是个武林高手,而且他不是人们人物的矮子,他身高2米以上,堪称巨人

  • 野史趣闻:孔子背的最大的一口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

    孔子可能是史上背黑锅最多的人了。就因为懂他的人实在太少,而自命不凡的人又实在太多。古往今来,文化由盛到衰,日益没落,特别是当今社会,文化变异相当严重。从文字的表面到内涵,都已面目皆非。古话被歪曲,名言被滥用,一切都在庸俗化、小人化,久而久之,中国人已经看不懂古代的文化了。所以,孔子才会背那么多的黑锅

  • 揭秘:孔子为何开了历史先河做出休妻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

  • 孔子居然是私生子:身高九尺六寸似姚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两千多年来世人一直没有定。山东省文物部门近日透露,目前最早的孔子壁画像已经在山东现身——这就是前不久在东平县一座汉代墓室中发现的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的彩绘壁画。孔子研究专家认为,这身布衣打扮的孔子像表明,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学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孔子,可是清晰

  • 中国军训历史悠久:孔子也当过军训教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军事教育,周朝的标准课程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御则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因为一直到春秋时战车都是战场上重要的作战工具。孔子是中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

  • 你不知道的孔子:草根出身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话说,古时候的人就已经知道什么叫环游世界。周游列国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即是环游世界,那时候的交通不方便全都是靠脚走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认为孔子就是个圣人,是个优秀的老师。今天要来说说你不知道的孔子,看看孔子的另一面是怎么样的。在鲁国,孔子感到终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10

  • 历史轶闻:圣人孔子为什么会三次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一哭丧主《论语》有两处记述了孔子的哭泣,其中一次是为丧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甘。日哭,则不歌。”孔子早年曾治丧礼,他主持的丧礼应该很多。可如何一遇丧主在旁便食不甘味并哀伤哭泣?这也太没有职业水准了。即使“丧,与其易也,宁戚”。那也应该是丧主悲戚,何至专业主持“哀”而“日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