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世杰:与文天祥比肩齐名的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张世杰:与文天祥比肩齐名的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1/3 7:34:22

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

今天在天涯论坛上看见一篇文章,标题为“南宋内奸张世杰”,甚为惊讶,我对张世杰虽无认真研究过,但凭着以前看过的书及资料,从未见过如此惊悚的观点,出于好奇,便将此文仔细看过,感觉就是满纸荒唐言,于是,便将我对张世杰的认识写一下,不说以正视听,至少要说说我的观点。

民族英雄张世杰,早有定论,不存在什么异议,他和文天祥、陆秀夫并称“宋末三杰”,他是宋末抗元名将,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国人好像都是数字控,什么都要弄个三四八十的,如那 “西湖三雄”,除了岳庙成天人山人海的,于谦祠有几人能去,不说门可罗雀,说个人迹罕至当不为过,更不用说那张苍水了。天上地下,世俗如此,“殆天定,非人力”也。

这“宋末三杰”亦如此,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陆秀夫有负帝蹈海之举;而这张世杰除了死战不屈,其它似乎什么也木有,所以难为人知也就可以理解了。

南宋一朝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对北来之人总有一种异样的眼光,好像总是融入不进主流中去,如当年辛弃疾是从金占领区过来的,按绍兴和议是金人投靠来的;张世杰是河北涿州人,更是在蒙古灭金后投奔的南宋,他是算金人还是蒙古人就不好说了,但我觉得他首先是一位汉人,骨子里流的是我大汉民族的血。

一个失去故国的人,或者是被故国抛弃的人,眼睁睁看着家乡被夷狄蹂躏糟蹋,而在这投奔的新朝又对自己侧目以待,这种痛苦哪是我等这些敲键盘的人能够体会的。

介绍张世杰似乎没什么可讲的,他一生都是在死战,南宋的重要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他转战南北,屡败屡起,屡败屡战。史书所载他参加战争可罗列很长一串。他从一个并不起眼的一般将领,到最后成为支撑南宋的擎天之柱,其中的艰辛有几人能懂,在“宋末三杰”中,只有他是行武出身,在当时那各路将领纷纷降蒙之时,他也是当时朝庭唯一可以倚靠的军事人才。

在南宋抗击金、蒙入侵的战争中,张世杰是参战时间最长的,他从十几岁开始参加战斗,到崖山海战为止,共计六十余年,戎马一生,参战四百余次,直到为国捐躯。这是我国历史上抗击外族入侵战争史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军旅名将。可是,后人对南宋抗金、抗元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往往只知前有岳飞,后有文天祥,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坚持抗敌救国六十余年,又是南宋最后抗元军事统帅的张世杰。

崖山海战,陆秀夫负帝蹈海,军民十余万不愿受辱皆投海而亡,海面浮尸蔽日,随流数千里,惨不忍睹。张世杰率十余艘船冲出重围,力图再举。但他们在海上遭遇飓风,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道:“无以为也。”拒绝上岸。

他登上柁楼,焚香祷告:“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

张世杰,一位八十余岁的老人,白雪飞头,浑浊的双眼在咫尺莫辩的海雾中显得是那么无望,他任由狂风巨浪来袭,随着风涛越来越大,船,不久便被海上的大风暴所吞没……。

历史上被称作民族英雄的人多多,如岳飞、苏武卫青,他们心中充满着希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但如陈子龙,李定国,张苍水,他们心中是满满地无望,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支撑他们的只有心中那坚定信念,他们是为信念而战,其艰苦卓绝之程度,远非前一类英雄可比,他们明知向前行是死路一条,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他们明知死后也没人会旌表他们的行为,也许即刻就会被人们所淡忘,但他们还是依然我行我素,头颅高昂,不留一丝苟且的生念。相形之下,后者应该更为我们所尊敬。而张世杰正是这后一类英雄之翘楚。

后世对张世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清人赵文濂曰:“瞻、广、秀夫、世杰事迹,焜耀史策。后之论者,莫不仰其风,高其志,想见其为人。”赵翼亦云“其后德佑国亡时能战之将,尤推张世杰。”

《历朝通俗演义》的作者蔡东藩说:“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尤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标签: 文天祥名将民族英雄

更多文章

  • 沉迷戏曲的奇葩皇帝:被伶人扇耳光 封伶人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唐朝戏曲繁荣,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从太常乐工之中精挑细选了几百人,集中到位于首都长安禁苑附近的一处园子中勤加练习,这个园子曾经广植梨树,故后世也将戏曲从业者称为“梨园子弟”。玄宗皇帝自身也精通多种乐器,不仅长于演奏,而且善唱,甚至还可以作曲和编舞

  • “宋末三杰”之陆秀夫简介 陆秀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朝廷,南宋,百官,时候,十分,幕僚,元朝,因为

    陆秀夫是南宋时期左丞相,著名的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与文天祥、张世杰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宋末三杰”。宋嘉熙二年,陆秀夫在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出生,三岁的时候随自己的父亲一起迁居京口。陆秀夫自幼聪颖好学,在跟随父亲迁居到京口之后,就跟随同乡的孟先生学习。孟先生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所

  • 年羹尧: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列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的清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将,清朝,年羹尧

    功勋无人敌,罪名他最多从历史上看,要杀一个人肯定有列罪名,空穴来风也好,铁证如山也罢,总是要列那么几条以示其咎由自取。当初那大贪官和坤,所列罪状二十条,其中犯任何一条都属死有余辜之罪。但有一人的罪名那却是多得惊人,达九十二条,这便是大清名将年羹尧。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清朝康雍年间名将。安徽怀远人

  • 蔡伦: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的伟大科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伦,科学家

    光耀两千载,恩泽亿兆人六十年代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其中就有这蔡伦造纸,可搞笑的是在蔡伦的出生年份“公元”两字后面,多了一个“前”字,成了“公元前?”这就把蔡伦的出生日期整整提前了几百年,邮票图稿经过层层审查也未

  • 张嶷:诸葛亮去世后稳定蜀国南方局面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国,诸葛亮,人物

    ​诸葛亮南征,由于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所以南征结束后,蜀汉国的南部后方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没有形成整体上的反叛。但是,整体上的平稳并不能代替某个局部也没有动乱,所以,无论是诸葛亮在世还是去世以后,零零星星的反叛还是时有发生的。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南部地区发生过多次的反叛,但由于一个人的存在,这些叛乱都

  • 刘娥:从卖艺孤女到大宋皇朝女主临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说起灰姑娘,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是多多,汉时的窦太后,卫子夫大概都应该算吧,都是从平民到皇后的逆袭,但随着后来越来越讲究门第和身份,这种情况便少了起来,不过,在北宋时却有一个皇后也是如此逆袭成功的,她叫刘娥。这刘娥是我成都老乡哈,她是益州华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双流人。说她叫刘娥

  • 梁士诒:一位被人遗忘的民国总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总理,民国

    五路财神爷,功过转头空民国历史上的总理多多,这梁大总理可能是最不为人知的一位,他自不能同孙中山、段祺瑞这等大名头之人相比,同那如熊希龄、陆征祥一流也相去甚远,除了金融界的少数人外,他几乎已被人遗忘。他被称为“五路财神”,一般人则称呼他叫“梁财神”,据说

  • 蒋捷: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的南宋末代“樱桃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进士,末代

    流光红樱桃,风雨绿芭蕉喜欢宋词,尤其喜欢在宋元交替之时,那些带有去乡怀国忧伤情结的词,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最喜欢的词人,莫过于蒋捷了。把蒋捷作为历史题材来写是很困难的,也是很不明智的,现在满世界都是对他词作的赏析,而对他生平事迹是很难寻踪。正史不载可以理解,但野史笔记,小说戏曲也踪迹全无,我们对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山童造反前的奇妙设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农民起义,领袖

    元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统治中国的蒙元政权出现了末日迹象。因为他们的民族压迫政策已经把中国这个大气球压到爆炸临界点。在蒙元帝国,上等人是蒙古人,下等人是汉族人。在这个帝国里,蒙古人享有各种特权,可以随意欺压剥削汉人。法律规定,汉人被蒙古人打,不得还手,蒙古人把汉人打死只需赔条驴钱。蒙元帝

  • 杨用霖:发出北洋水师最后一枪自杀殉国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洋水师,将军

    口诵丹青曲,心逐碧海浪甲午战争,国人心中永远地痛。在进入1895年后,北洋舰队被围困在威海卫内,援兵无望,弹尽粮绝,难以为继。随着大量将领的自杀,剩下的人都明白,是到了有个决断的时候了。这一时期将领们的自杀有个很令人深思之处,他们绝大部分是吞食鸦片自尽,这不但包括北洋海军的最高指挥官,海军提督丁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