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友闻:抵御蒙古军而战死的南宋川中名将

曹友闻:抵御蒙古军而战死的南宋川中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4/1/2 15:24:46

昔留将军桥,今忆曹将军

广元,古称利州,城北有一座桥叫作将军桥,我所在的厂在城东大山中,现在经过这桥的时候不是很多了,但当年下乡当知青时,此为必经之地,过来过往的,却一直未曾想过这桥是否有什么来历,是何人所建。

这桥是南宋时驻扎在利州的将军曹友闻,在统兵北上抗击蒙古大军时,恰逢山洪暴发而无法通行,遂令军士伐木而建一简易之桥以为大军通过,因曹将军长期在利州驻扎,军纪严明,驭下有术,同当地百姓所处融融,后曹友闻战死,广元百姓深为悲伤,特将此桥命为“将军桥”,后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并在桥旁镌刻曹友闻石像以作纪念。

曹友闻,字允叔,甘肃徽县人,以忠义闻名。进士出身。历仕绵竹尉、天水军教授、知府,眉州防御使、沔州知府,利州兵马统领。同元军大战于阳平关,与弟曹友万俱战死,卒谥毅节。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曹友闻可是名门出身,他是宋初名将曹彬十二世孙,但有宋一朝重文轻武,名将之后亦以习文为荣,所以曹友闻以进士出身当是其时之常态,而在国难当头之日,当如其先贤之范仲淹,后进之文天祥一样,以文臣而武将,为国出力尽忠了。

以前学历史时总有个疑问,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为何连年兵燹不断,及至后来在写王坚钓鱼城之战时才弄明白,古来征战,在海战不及人之时,如果要进攻江南,主战场有二,一是两淮之地,再有便是经四川而两湖,下樊襄进两江,所以,四川在金元之时,屡战不绝便也不足为怪了。

四川离南宋首府杭州可谓千里之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当年金人同南宋便是以淮水至秦岭划界分治。一旦取攻势时,便会越秦岭,过广元,下成都而攻湖广,作为川北门户的广元,势必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了。

“丁亥之变”,成吉思汗遣兵攻取天水,作为文官且正在赴任路途中的曹友闻毅然杀入城中,同守将一起布防坚守,元军久攻不下,后因成吉思汗就病逝于六盘山而退兵,天水围解,有司为表彰曹友闻的功绩,特地绣了一面“满身胆”的大旗颁授于他,将他比作三国之赵云,可见曹友闻虽是文人一枚,但却是位文武双全之忠勇之人。

后元蒙铁骑复至,时曹友闻已由文转武,率四川四大主力之利州禁军驻扎在广元,在经青野原之战后,又败元西凉王阔端于阳平关,两战皆捷,被升为武德大夫,授左骁骑大将军,声名更加显赫。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灭宋之战,西路军攻四川。陷略阳,兵锋直逼阳平关,曹友闻率军拒敌,蹀血十余里,敌方败退。越年,蒙兵陷汉中,再攻阳平关,激战月余,往来搏战,矢石如雨,尸横遍野,堆集如山。

后敌将汪世显率大批蒙军蜂拥而至,以铁骑四面包围宋军,血战更加激烈,曹友闻与弟曹友万皆战死,全军覆没。汪世显感叹道:“蜀将军真男儿也!”盛礼以葬之。

曹友闻战死后,蜀中再也没有一支能野战的部队了。蒙古军长驱入蜀,如入无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余州都被蒙古军攻下。百姓死于战火者不计其数。直到五年后余玠赴蜀,四川的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想当年,那蒙古铁骑,挟大漠风尘一路南下,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汉人除了依凭天险坚守或可偶尔一搏外,几无还手之力,而恰恰是这一介文人之曹友闻,率利州军同这“骑射无敌”的蒙古军血拼,野战交锋十余役无败绩,放眼当时的全世界,无论中东还东欧,蒙古人在建立庞大帝国的征战中,怕也难遇到如此能与之匹敌之对手吧。

曹友闻战死的消息传至京城临安,宋廷追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修庙表彰忠义,赐谥号“毅节”。并在广元朝天关旁立庙以祀。

清代诗人黄辉作《曹友闻祠》云:“卷地尘来可奈何,大旗风雨动关河。荒林不辨将军树,古岭空传壮士歌。深夜有人闻铁马,斜阳无事看金戈。空江萧瑟英雄泪,流入岩石怨恨多。”

标签: 南宋蒙古

更多文章

  • 晋景公的亲人有哪些?这些人后来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但是,赵氏,最终,秦国,所以,比较,以后,国君

    晋景公姬獳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他的父亲是晋成公,他的姐姐是赵庄姬,他的儿子是晋厉公,这三位就是晋景公的亲人,他们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按照时间顺序来一一解说吧。晋景公的父亲晋成公是在老年时期才开始发迹的,他的侄子晋灵公被赵穿杀死了,所以赵盾选中了晋成公公子黑臀来担任晋国的国君。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

  • 张世杰:与文天祥比肩齐名的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天祥,名将,民族英雄

    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今天在天涯论坛上看见一篇文章,标题为“南宋内奸张世杰”,甚为惊讶,我对张世杰虽无认真研究过,但凭着以前看过的书及资料,从未见过如此惊悚的观点,出于好奇,便将此文仔细看过,感觉就是满纸荒唐言,于是,便将我对张世杰的认识写一下,不说以正视听,至少要说说我的观

  • 沉迷戏曲的奇葩皇帝:被伶人扇耳光 封伶人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唐朝戏曲繁荣,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从太常乐工之中精挑细选了几百人,集中到位于首都长安禁苑附近的一处园子中勤加练习,这个园子曾经广植梨树,故后世也将戏曲从业者称为“梨园子弟”。玄宗皇帝自身也精通多种乐器,不仅长于演奏,而且善唱,甚至还可以作曲和编舞

  • “宋末三杰”之陆秀夫简介 陆秀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朝廷,南宋,百官,时候,十分,幕僚,元朝,因为

    陆秀夫是南宋时期左丞相,著名的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与文天祥、张世杰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宋末三杰”。宋嘉熙二年,陆秀夫在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出生,三岁的时候随自己的父亲一起迁居京口。陆秀夫自幼聪颖好学,在跟随父亲迁居到京口之后,就跟随同乡的孟先生学习。孟先生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所

  • 年羹尧: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列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的清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将,清朝,年羹尧

    功勋无人敌,罪名他最多从历史上看,要杀一个人肯定有列罪名,空穴来风也好,铁证如山也罢,总是要列那么几条以示其咎由自取。当初那大贪官和坤,所列罪状二十条,其中犯任何一条都属死有余辜之罪。但有一人的罪名那却是多得惊人,达九十二条,这便是大清名将年羹尧。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清朝康雍年间名将。安徽怀远人

  • 蔡伦: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的伟大科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伦,科学家

    光耀两千载,恩泽亿兆人六十年代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其中就有这蔡伦造纸,可搞笑的是在蔡伦的出生年份“公元”两字后面,多了一个“前”字,成了“公元前?”这就把蔡伦的出生日期整整提前了几百年,邮票图稿经过层层审查也未

  • 张嶷:诸葛亮去世后稳定蜀国南方局面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国,诸葛亮,人物

    ​诸葛亮南征,由于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所以南征结束后,蜀汉国的南部后方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没有形成整体上的反叛。但是,整体上的平稳并不能代替某个局部也没有动乱,所以,无论是诸葛亮在世还是去世以后,零零星星的反叛还是时有发生的。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南部地区发生过多次的反叛,但由于一个人的存在,这些叛乱都

  • 刘娥:从卖艺孤女到大宋皇朝女主临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说起灰姑娘,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是多多,汉时的窦太后,卫子夫大概都应该算吧,都是从平民到皇后的逆袭,但随着后来越来越讲究门第和身份,这种情况便少了起来,不过,在北宋时却有一个皇后也是如此逆袭成功的,她叫刘娥。这刘娥是我成都老乡哈,她是益州华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双流人。说她叫刘娥

  • 梁士诒:一位被人遗忘的民国总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总理,民国

    五路财神爷,功过转头空民国历史上的总理多多,这梁大总理可能是最不为人知的一位,他自不能同孙中山、段祺瑞这等大名头之人相比,同那如熊希龄、陆征祥一流也相去甚远,除了金融界的少数人外,他几乎已被人遗忘。他被称为“五路财神”,一般人则称呼他叫“梁财神”,据说

  • 蒋捷: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的南宋末代“樱桃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进士,末代

    流光红樱桃,风雨绿芭蕉喜欢宋词,尤其喜欢在宋元交替之时,那些带有去乡怀国忧伤情结的词,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最喜欢的词人,莫过于蒋捷了。把蒋捷作为历史题材来写是很困难的,也是很不明智的,现在满世界都是对他词作的赏析,而对他生平事迹是很难寻踪。正史不载可以理解,但野史笔记,小说戏曲也踪迹全无,我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