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德裕:唐王朝逐渐没落的最后贤相

李德裕:唐王朝逐渐没落的最后贤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38 更新时间:2023/12/9 15:27:24

一代之高士,千古之良相

以前我们接触的唐史总有一种感觉,前后两段是断裂的,这分界线自是“安史之乱”,前面是政治史,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那叫个热闹和详细;后面则成了文学史,庙堂上的事情好像就变得隐晦了起来,我们除了知道一个“藩镇割据”外,就是元白、大历十才子,韩柳及小李杜等这些文学方面的内容了。

后期历史中,好歹还有个印象比较深的名词,那便是所谓的“牛李党争”,但给人的感觉也似乎是“狗咬狗一嘴毛”,文人打嘴仗而已,也没见有什么血腥和暴力,也不分什么忠臣和奸臣,反正就是两个字打总结,“无趣”!

及至这次去海南旅游,参拜了著名的五公祠,去前倒是认真作了些功课后发现,其实这李德裕真不愧为大唐后期的政治家,他虽然不可能力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但却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赞赏的人物。

李德裕,字文饶。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执政六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前此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唐朝后期的历史真是有点惨不忍睹,因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国家赋税锐减,土地兼并严重,边患频仍,宦官专权,皇帝多次被赶得满世界乱跑。正是在这样一种糜烂的情况下,李德裕辅佐唐武宗,对外征服了回鹘,解除了边境威胁;对内铲除了宦官,让皇帝真正成了九鼎之尊。仅这两点就可以说,李德裕对晚唐是功莫大焉。

不得不承认,李德裕是个大才之人,天资聪颖,少有壮志,刻苦好学,爱读史书,但他却看不起这科举,仗着老爸的权势,整死个舅子不去参加高考,硬是依靠“门荫”直接进入了官场。按说这样的仕途很是被人瞧不起的,也不知这李大人是咋个想的。

但从他的言行和史料缝隙中能看出,当年他祖父轻而易举就中了进士科,以此产生这种考试浮华不实的印象。到后来,他坚决反对自己的子孙再参加科举考试,并禁止在家里放置《文选》之类等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必读书目。看来,这还是有家渊的哈。

如果往深处思考的话,这其实是李德裕骨子中,魏晋以来门阀习气遗风在他身上的反映,他本人是看不起那些寒族士子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按照他想法,朝廷的显耀官职,就应该由公卿贵族们的子弟来担任。他的这种思路为今后的党争埋下了祸根。

李德裕主要成就的取得是在武宗朝,武宗在位时间并不长,仅六年,他登基之初就任命李德裕为宰相,并充分信任他。可以说,六年里,是李德裕成就了唐武宗,同时也是唐武宗成就了此前并不得志的李德裕。

除了平定外患,铲除宦官外,他还平定了内乱。他一次性裁撤冗员千余名,消减了日渐臃肿起来的政府机构;他禁佛毁寺,数千寺庙被拆毁,四十余万壮劳力成为纳税户。唐朝的综合国力以此迅速得以提高,那时,一股中兴气象在唐王朝的天空中渐聚渐浓。

可是,这股气象最终没能来得及把天空点亮,熄灭这束光芒的,既有唐武宗的颓然早逝,也有李德裕深陷其中的“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国历史是一个很有名的事件,即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同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之间的纷争。从现在看来,无所谓谁对错,但这党争一直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历敬宗至宣宗五朝,对晚唐的国势有着深远地影响。

双方乌眼鸡一般,我上台你那一党全部贬黜,反之亦然,消耗了包括李德裕在内的所有朋党成员们太多精力,也消耗了唐王朝仅有的一点气运。

对“牛李党争”的实质,有认为这是在对待藩镇或对外问题上的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对立,有认为这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对立,还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无原则的权力斗争罢了。究系怎样,至今未有定论,恐怕以后也难有定论。

我还是觉得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定义中肯,他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风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所以,我们可以看成这是科举出身的“新兴阶级”与“魏晋以来的旧士族”之争。

李德裕的辉煌是在武宗朝短短的六年,然而宣宗即位的第二天他就被贬,在唐宣宗看来,李德裕是个专横之人,有李德裕在旁,他就感到毛骨悚然。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一贬再贬,直到两年后把他贬到海南的崖州。

当代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李德裕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他的才干不仅仅体现在科举改革上,更体现在平定边患、消除藩镇割据、抑制宦官专权、精简政府冗员、禁除佛教扩张等诸多方面,这些举措大都完成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后人把他超迈于时代的文治武功所带来的崭新气象称为“会昌中兴”。

算起来李德裕同我们四川还有很大的渊源。他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当地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并在西拒吐蕃,确保边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在成都新繁镇、阿坝理县的薛城、松潘古城等地,还保留了不少李德裕“镇危疆,保境安民”并扶持茶马互市的好口碑。

李德裕不仅在当时,即使是后世,大家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与他同时代的李商隐称他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近代大师梁超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其实最后是败在小人手上,这个小人叫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弟弟,他是拜李德裕的推荐上位,但甫一上位,便利用宣宗不喜欢李德裕的机遇,对其进行大肆诋毁。即使在李德裕被贬谪后,还不停地搅搅搅,从而也造李德裕不停地被贬贬贬,直到被贬到当时烟瘴之地的天涯海角。

从中晚唐当朝官吏来考察,李德裕还是一位有作为的宰相。他主张强化朝廷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抑制藩镇势力,反对和边的姑息政策,加强吏治,扶植农桑等等方面,均有自己的建树。但作为一名宰相,他没有俗话所说的“宰相肚内可撑船”的雅量,胸次窄狭,不能容物,这就是他一生以失败告终的真正原因。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是李德裕被贬海南,回京无望时所作的《登崖州城作》,每读此诗,都会不禁想起柳宗元那首著名的《登柳州城楼》,这老死谪所的白发老者同其是多么地相似,他冷冽的一生,亦如江流曲似九回肠,留给后人的也是朦胧中无尽地感叹。​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卢象升:大明王朝无力回天的悲壮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

    肝胆照日月,英烈泣鬼神明朝末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国家是无可救药了,但崇祯皇帝还是在努力,在很多人都在为自己在找退路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为如何拯救这个国家,或出谋划策,或戮力血战,都在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如果说大明是必然灭亡,清人必定会一统全国是历史潮流的话,那么这些有担

  • 洪承畴:本为大明蓟辽总督 降清后沦为贰臣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总督,贰臣,大明

    悠悠青史上,贰臣贼子名晚明人物写不少了,但这洪承畴却一直是不敢动笔,原因不言自明,对这铁板钉钉地汉奸,论述之文汗牛充栋,史上早有定论,不仅在后世,即使在当时,他也是被列为《贰臣传》中,如果谁敢为他翻案,自己就必然顶汉奸之名,随即是一堆地板砖拍来,挨骂是必须的。对洪承畴的评价现在也是在定论的基础上,有

  • 揭秘武松擒拿的方腊原型:此人实力堪比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松,揭秘,岳飞,方腊

    提起韩世忠,很多读者脑海中估计会浮现“中兴四将”、“蕲王”、“梁红玉”、“黄天荡大捷”等名词,韩世忠作为两宋之际的人物,同时也是抗金名将,与同为抗金名将的岳飞之间的故事也为后世称道,一直以来在文学作品中都

  • 平阳昭公主:一朵盛开在大唐的铿锵玫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主

    剑履驱龙骧,助父开大唐提起唐朝,那可真是长了我中华民族之志气,“贞观之治”,“盛唐气象”,唐诗风流,气概昂扬,不仅男子意气风发,连女人也百舸争流,不输须眉,既有则天女皇指点江山之豪情,又有贵妃醉酒婀娜妩媚之娇羞,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朝代,各色人等都尽显本色

  • 梁山好汉霹雳火秦明究竟何方人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梁山

    根据相关记载,《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光听名字就能联想到书中各类江湖好汉的精彩表现。说起好汉,就不能不提好汉的武艺,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中,除了卢俊义武艺超群外,马战武艺最高的当属马军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了,但若说起五人之中武艺最有争议的一位,肯定非秦明莫属。秦明的武艺之所以给很多

  • 说说日本帝国海军“灵魂”的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帝国,说说,海军

    日本的地理定义是岛屿国家,因而在其以明治维新强国之后,构建现代化海军成为它的军力发展主要着力点。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打响太平洋战争之时,日本已经坐拥可以跟日不落帝国英国一战的海军军力,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三十八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一百十二艘驱逐舰,六十五艘潜水艇和其它舰艇。而这支

  • 伊尹:历史上唯一出身奴隶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伊尹,奴隶,宰相

    遗世仰高风,乘舟梦日边历史愈久远,很多的事实便模糊不清了,几近神话,即使是专家也头疼,比如这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现在也是因为缺乏出土物的证明而被置疑。这个也没办法,那个时候毕竟还没文字,从口口相传到有文字记载,那也是很困难的,即使有传,那也是个别人们感兴趣之事,所以,历史上的很多事是我

  • 说说项羽为何被后人评为“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说说

    项羽是一代名将,曾经是威风八面的楚霸王,这个人杀人如麻,曾坑杀20万投降的秦兵。即使这样,项羽也被人称为妇人之仁。那么嗜杀成性的项羽为何被人称为妇人之仁呢?先看项羽的血腥嗜杀:先罗列一番基本事实。《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集团的六次大屠杀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

  • 揭秘国学大师钱穆在云南大学任教时每月领多少工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学,云南,揭秘

    钱穆,著名历史学家,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钱穆九岁入私塾,十七岁进入常州中学学堂学习,十八岁开始便在乡下小学、中学教书,一直教了十八年。钱穆原名钱恩镕。十八岁时改名钱穆,字宾四。语出《尚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在乡间教书的十八年间

  • 尔朱荣:功逊曹操祸超董卓的北魏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魏,曹操,董卓

    功不及曹操,祸远比董卓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特别是那北朝,号称十六国,想记住真是个难事,这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有二,一是符坚的前秦,一是拓跋氏的北魏。前者派生出慕容垂的后燕和姚苌的后秦,后者诞生了高欢的东魏和宇文泰的西魏,先记住这有影响的两个大国,一关联也就有六个了哈。符坚的前秦标签是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