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司马乂

司马乂——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乂

司马乂的资料

中文名:司马乂

国籍:西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277年

逝世日期:304年1月28日

职业:藩王、皇子

主要成就: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籍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爵位:长沙王

官职:抚军大将军

谥号:厉王

司马乂的介绍

司马乂(277年―304年1月28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太康十年(289年),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受兄司马玮的牵连,被贬为常山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乂率本国军队响应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讨伐司马伦,因功授任抚军大将军,复封长沙王。太安二年(303年),张方派遣部将郅辅率领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并烧死司马乂,时年二十八岁。晋怀帝即位后,

有关“司马乂”的历史故事

  • 司马乂怎么读?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司马冏怎么念)

    司马懿是司马燕的第六子,也是参与八王之乱的八王志毅。易字读作夷,意为治理、安定、英才。司马哀曾被封为长沙王。两年后,其弟司马懿被杀,司马懿被贬为常山王。之后司马懿揭竿而起,与其他诸侯一起讨伐司马伦,因战功卓著再次被封为长沙王。司马艾最后被烧死了。或许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司马懿在八王之乱中的所作所为。这一

  •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

  • 司马乂怎么读?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

    司马乂是司马炎第六子,也是参与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乂这个字读作yì,有着治理、安定、才德过人的意思。司马乂曾被封为长沙王,两年后他的兄弟司马玮被杀死,司马乂还被贬为常山王。此后司马乂起兵和其他诸侯共同讨伐司马伦,因军功再次复封长沙王。司马乂最后是被烧死,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司马乂在八王之乱中都做了

  • 司马乂生平简介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内温县(古河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同母兄弟,母为审好人,西晋宗室,八王之治中的八王之一。人物简介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启为少沙王,授任员中集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其女晋武帝往世,司马乂年仅十五岁,对于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有哪些与司马乂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其父武帝司马炎死后改任步兵校尉,永平元

  •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受连遭贬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

  • 西晋宗室长沙王:司马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乂ài(277年-304年3月19日[1]),字士度,一字仕庆[2],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七子[3]、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成都王司马颖及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伯父。八王之乱中,被河间王司马颙部下张方所擒,处以火刑,谥曰长沙厉王。生平封长沙王太康十年(289年)受

  • 司马乂势弱难执政,司马颖兵多喜遥控,八王之乱之六

    司马乂力擒司马冏后,对权力再次进行分配:成都王司马颖,兵多有实力,以大将军身份执掌朝政。住邺城,对洛阳遥控。长沙王司马乂杀齐王司马冏,立下大功,在洛阳主持日常工作。他对司马颖非常恭敬。河间王司马颙虽然是这次内战的发起者,但他实际上也没有起作用,这次分配权利他非常烦恼,没有捞到好处。为镇压四川流民造反

  • 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司马乂是怎么死的?

    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皇室司马乂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幼子,很受父亲宠爱,太康十年(289年

  • 西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八王之乱中的八王司马乂

    司马乂(277年―304年1月28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太康十年(289年),司马乂受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其父武帝司马炎死后改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同母兄楚王司

  • 了不起的长沙王司马乂 智勇双全可惜生错了时代

    “八王之乱”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混沌不堪的时期之一。其间有太多暴力凶杀阴谋背叛的故事。长沙王司马乂就是这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司马乂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六子。他之所以登上历史舞台得益于与楚王司马玮的同胞关系。兄长被贾后诛杀后,他被贬为常山王。等到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顒、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进攻把持朝政的赵王司

  • 司马乂在八王之乱中做了什么?司马乂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乂在八王之乱中做了什么?司马乂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乂是司马炎第六子,也是参与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乂这个字读作yì,有着治理、安定、才德过人的意思。司马乂曾被封为长沙王,两年后他的兄弟司马玮被杀死,司马乂还被贬为常山王。此后司马乂起兵和其他诸侯共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