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杨震

杨震——大器晚成的一代儒相

杨震的介绍

杨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宗师。后家道衰微,他勤奋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是当时的大儒学家。他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任教二十多年,人们都尊称他为“关西夫子杨伯起”。州郡里多次请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只在家里教书。有一天,有只冠雀(鹳雀)含了三条鱼,飞到他的讲坛上。

有关“杨震”的历史故事

  • 杨震身为东汉著名的清官,有什么经典故事?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东汉时期的杨震就是这样一位,他一心为国为民,有许多经典的故事流传到后世。杨震在做太尉的时候,皇帝的舅舅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的哥哥,杨震知道他只是想做官,并没有真材实料,就没有同意。这耿宝也没想到自己会碰一脸灰,心中很不痛快,他亲自会见杨震,我说杨震啊,这中常侍待皇上有

  • 杨震生

    杨震生,男,1976年7月28日出生于唐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中文名:杨震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6年7月28日现任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

  • 杨震华-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杨震华杨震华,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管理博士,高级经营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评审评估专家,中国广播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优秀出品人、澳门国际电视节优秀制片人、中国电视剧

  • 杨震-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前任副董事长介绍

    杨震杨震,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中级工艺美术师,工程师,曾任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金螳螂家具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装饰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被评为“全国建筑工程优秀项目经理“、“江苏省装饰装修行业优秀项目经理“。中文

  • 《后汉门。杨震》原文、译文及注释

    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 杨震暮夜却金 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给故事换个题目 解释字的意义 故人知君 知()何谓无知 何()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

  • 四知先生,杨震四知先生称号的由来

    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五代清郎,是后世对一些清官的简称,这些人为官时均清正廉明,在当时颇有盛名,如其中四知先生杨震拒金的故事。杨震,字伯起,东汉时期华阴人。八世祖杨喜,他在汉朝时被称为“赤拳候”,是汉朝开国名将之一。其父亲一生研习《今文尚书》,为当代名儒,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杨振虽出身官

  • 杨震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那么杨震是什么样的人哪?杨震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哪?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震出身弘农杨氏,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

  • 隋文帝杨坚是谁的后人,杨坚和杨震什么关系

    根据史籍上的记载,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关中高门弘农杨氏,他自称东汉名臣杨震后代,不过这个说法一直有争议,杨坚和杨震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隋书》和《周书》中的记载是有出入的,杨坚可能并非是杨震后人,他或许是冒充。古代不少皇帝都喜欢自称是名人后代,感觉这样多多少少能成为自己的加分项,哪怕是后来的唐朝也

  • 东汉风云:杨震愿做清白吏,太后临朝十八年

    话说前大将军邓骘自母丧还第后,与诸兄庐墓守制,还算勉尽孝思。季弟邓阊哀恸过甚,竟至骨立,尤得时誉。及服阕后,邓太后召令复职,仍授前封,邓骘等固辞,乃止令并奉朝请,遇有大议,方诣阙参谋。已而,邓弘病逝,邓太后亲服齐衰,安帝亦服缌麻,并往吊丧。有司请追赠邓弘骠骑将军,封西平侯,太后因邓弘有遗言,不愿加赠

  • 东汉风云:中官十九人封侯,杨震冤案终得雪

    处死阎氏以后,尚书令刘光等,乘机上奏道:昔孝安皇帝圣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藩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章。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烈,上当天心,下餍民望。而即位仓猝,

  • “四知先生”是谁?杨震为何被称为四知先生?

    四知先生是谁?四知先生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著名大臣杨震的别称。其通晓经籍、博览群书,又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那么,杨震为何会被成为四知先生呢?是杨震无所不知吗?杨震被称为四知先生的原因是什么?以上问题,kk历史网的小编将一一为大家阐述。 杨震为何被称为四知先生? 稍微了

  • 后汉书杨震传的内容 杨震暮夜却金中的品质

    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在做太尉的时候,皇帝的舅舅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的哥哥,杨震知道他只是想做官,并没有真材实料,就没有同意。后汉书杨震传这耿宝也没想到自己会碰一脸灰,心中很不痛快,他亲自会见杨震,我说杨震啊,这中常侍待皇上有功,你是看在眼里的,他和皇帝的关系也不一般,我想让你推荐他的哥哥,这不就是皇上的

  • 东汉太尉杨震是谁?东汉太尉杨震简介

    太尉,是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是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之一,但是,太尉虽然始于秦朝时期。但秦朝并没有人担任太尉,也就是形同虚设,一直到到了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 那么,东汉太尉杨震是谁? 杨震,字伯起,籍贯弘农华阴(今陕西

  • 东汉学者太尉杨震简介 杨震是怎么死的

    中国在帝王统治的时代,不乏直谏之臣。他们认死理(儒学之理),撞着南墙不回头;他们绝对忠于君,也绝对严于己,戆直得令人起敬,也傻得令人叹息。有了他们,中国历史呈现出某种亮色。东汉的名臣杨震,就是其中的一位。历代流传最广的是杨震四知的故事。这故事说的是他在一次赴任途中经过昌邑,他曾举荐的王密时任昌邑令,

  • 杨震是怎么死的 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杨震曾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不畏强权、直言进谏,著有《上疏请出乳母王圣》《谏为王圣修第疏》等作品,世人对其赞誉有加。杨震是怎么死的延光三年(124年),安帝东巡泰山,樊丰等乘机修建房屋。杨震的掾属高舒召将作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杨震写了奏书,要等安帝回来上奏。樊丰

  • 东汉名臣杨震简介 杨震后人有哪些

    杨震出身弘农杨氏,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时人称之为四知先生、关西孔子,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屡谏安帝,后被罢官回乡途中饮鸩而死。东汉名臣杨震简介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杨震少时随父研习《欧阳尚书》,师从太常桓郁。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ld

  • 东汉学者杨震生平 杨震结局 杨震子女 杨震著作

    《续齐谐记》中有一个关于弘农杨氏的美好传说:杨宝九岁的时候,一次在华阴山北游玩,看见一只黄雀为老鹰捕击,受伤掉在树下,一动也不能动,被蚂蚁团团围住,杨宝不忍黄雀为蚂蚁蚕食,把黄雀带回家里精心照料,100天后,黄雀羽毛长好,振翅飞走。当天夜里,杨宝梦见一位黄衣童子向他拜了两拜,对他说:“我

  • 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杨震暮夜却金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

  • 杨震四知指的是什么 后汉书杨震传内容

    杨震四知杨震小时候父亲就死了,可以说杨震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意志力,虽然生活艰难,但是杨震对学习的探索从来不曾间断,他爱好学习,常常一个人刻苦钻研。杨震四知杨震很有远见,再加之他只是渊博,有些儒士常称他为关西孔子,杨震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人让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有人想用激将法请杨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