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高骈

高骈

高骈的介绍

唐朝叛将。字千里。幽州(今北京市)人。宪宗时功臣南平王高崇文之孙,其父高承明,为神策虞侯,家世仕禁军。累官至神策都虞侯。党项羌叛,他率禁兵万人戍长武城(今甘肃泾川东),御羌有功,懿宗深嘉之。移镇秦州(今甘肃甘谷东北)西御吐蕃,任秦州刺史、经略使。咸通五年(864)调任安南都护,屡克南诏军,收复交趾(今越南河内)。因自广州馈运艰难,骈开辟交通到广州的水路,自此,安南储备不乏。

有关“高骈”的历史故事

  • 《高骈、薛涛》原文、译文及注释

    口,有似没量斗。(高骈)川,有似三条椽。(薛涛)

  • 《献高骈》原文、译文及注释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人生一世事,何用苦相侵。

  • 《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驾龙车早晚来。仙境是谁知处所,人间空自造楼台。云侵朱槛应难到,虫网闲窗永不开。子细思量成底事,露凝风摆作尘埃。

  • 揭秘:名将高骈到了晚年为何变糊涂了?

    在群雄围剿黄巢期间,高骈手握重兵坐镇淮南,却一直没有具体行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高骈昏招百出、丑态出尽,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有些老年痴呆了,可实际上,这是因为高骈一直在耗费心力,想把大唐国有资产变成他的私有财产。高骈想把大唐的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就必须得

  • 高骈一生有何功绩?唐朝后期战功赫赫的将军

    还不知道高骈一生有何功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唐朝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时代,不要说诗仙、诗神、神圣、神魔这样神圣无比的字眼,就是一位跃马疆场的武将,也能挥毫泼墨,留下不朽诗篇,文韬武略的高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我国古代

  • 高骈:唐朝最后的名将,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

  • 领兵五千破敌十余万,高骈在历史上有多牛?

    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

  •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高骈是唐末名将,但是他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武将,因为记载中他后期拥兵自重,坐视黄巢攻克大唐两京,彻底将大唐拖进了灭亡的深渊,可以说,黄巢是将大唐送入棺材的人,朱温只不过是把大唐埋葬的人,如果没有黄巢做大,祸乱关中的确,彻底拔起

  • 唐朝名将高骈戎马一生,一首《山亭夏日》流传千古

    年轻的时候,高骈在禁军任职。有一天,他看见天空中飞过两只大雁,便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说完就弯弓搭箭,朝飞雁射去。结果弓弦响毕,两只飞雁应声而落,它们的脖子被那一支箭贯穿在一起。众人大惊,从此称他为“落雕侍御”。高骈祖上世代都任禁军将领,他也从禁军起家,后得以率军队西讨南征——平

  • 唐末名将高骈:文武双全 半生英明 晚年却昏招频出 欲独占镇压黄巢之功 使黄巢长驱直入进长安 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

    高骈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出身名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巢起义时高骈曾力挫黄巢的军队,然而在胜利在望之时驻足不前,导致黄巢得以长驱直入,直捣河洛地区,最终攻陷国都长安。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

  • 唐朝后期将领淮南节度使高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众所周知,唐朝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时代,不要说诗仙、诗神、神圣、神魔这样神圣无比的字眼,就是一位跃马疆场的武将,也能挥毫泼墨,留下不朽诗篇,文韬武略的高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我国古代战事频发,边塞要地常常需要重兵把守,虽然将士们追杀来犯之敌于千里之外,但他们为了国家

  • 将星中的异类,是智者还是懦夫?揭秘高骈沦为背锅侠的迫不得已

    “急!”当疾驰的羽骑冲入扬州城时,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这段时间如雪片般的军情急报,大家赶紧纷纷闪避在一旁,为狂奔的羽骑让开了一条道路。广明元年七月,挟着在信州击溃淮南军主力的威势,黄巢带领军队迅速北上渡过长江,当天长、六合两地被围击的消息传至扬州城内的时候,扬州军府之内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天长、

  • 高骈观望坐视大唐灭国,宠信吕用之几近疯癫,最终死于部将手中

    风云变幻的晚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混乱的年代。这个时代,上接盛世顶峰的唐朝,下面开启五代乱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代中,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他本可以用自己的才智,挽救行将就木的大唐江山。但他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坐视家国崩溃,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人就是唐末名将高骈。一、初出茅庐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唐“落雕侍御”高骈虎头蛇尾的一生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山亭夏日》七言绝句为唐未名将高骈所作。有唐一代,武将擅文采善作诗者,高骈称冠独步,可谓当仁不让。唐朝历史人物众多,其中高骈,确为历史异数,想当年,复交趾、败南诏、击黄巢,材超卫、霍,气盖关、张,“即席勋烈之资,克善匡抶之志”。谁知

  • 唐朝节度使高骈的一首诗,描写一个幽怨的爱情故事

    洞庭湖中,青翠的君山上,曾经耸立着一座二妃庙。二妃庙年复一年的向来访者诉说一个幽怨的故事。《湘妃庙·帝舜南巡去》唐代:高骈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相传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尧向众人咨询,选出舜做继位人。尧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她们就是二妃。舜

  •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出自唐末高骈之手,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 《千家诗》56《山亭夏日》高骈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是夏至,跟大家分享一首武将写出来的夏日风景诗—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为什么非要强调是武将写的诗呢?因为传统来说,写诗本

  •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唐末,摇摇欲坠的国情,皇帝李俨莫名结束了美好王爷日子,被推做皇上,但他对蹴鞠的热情,远高于做皇帝的热情。即便桌上堆满奏折,他也只会说一句:众位爱卿,这可咋弄?在摇摇欲坠的唐朝西南方,有一个南诏国,即现在的云贵川一带。所谓“南诏国”,本就是由山里的大王凑一堆建国的,现在更是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唐朝的藩属

  • 王朝最后的名将——渤海郡王高骈篇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

  • 从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到走火入魔的假道士,看高骈是如何成叛贼的

    高骈: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要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人,排在第一位的定是岳飞无疑,他不仅战力惊人,那一首《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誓扫仇敌,一雪国耻的悲壮,伴着风波亭上的寒风,留给后世无尽地感慨。岳飞的底色是武将,为诗为文都是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相伴,或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