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他是唐末最后一位勇将高骈,临危受命,平定南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会数数的土拨鼠 访问量:3985 更新时间:2024/1/2 14:01:07

唐末,摇摇欲坠的国情,皇帝俨莫名结束了美好爷日子,被推做皇上,但他对蹴鞠的热情,远高于做皇帝的热情。即便桌上堆满奏折,他也只会说一句:众位爱卿,这可咋弄?

在摇摇欲坠的唐朝西南方,有一个南诏国,即现在的云贵川一带。

所谓“南诏国”,本就是由山里的大王凑一堆建国的,现在更是蠢蠢欲动。逐步脱离唐朝的藩属,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为平定南诏,李骈,临危受命。

李骈未动一兵一卒,威震四川

李骈初到剑州,距离成都还有三百里的地方时候,忽然停止兵马脚步,命手下将城门大开,使黎民百姓恢复生活。

众手下不解:城门一开,穷寇趁虚而入,成都将立即沦陷啊

李骈答:当年我大破南诏二十万兵马,贼寇听闻我亲征,早已经闻风丧胆,哪还有心思攻城?

开门之后,果然贼寇表示主动撤兵,不想高骈开战。

李骈穷寇仍追,大杀四方

就在众人为李骈英明佩服不已,夜晚正准备入眠时候。

高骈又一次聚集众官兵攻打南诏贼寇,众人不解,为半夜出兵讨伐。

高骈曰:贼寇千里而来,不会空手而归,回去的路上,必定烧杀抢夺,贼寇习俗,又颇为敬重鬼神,出征之前,必祈神保平安。故我等可利用其心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兵马将士均上南蛮敬畏的鬼怪脸谱,趁夜攻打。必可以令蛮军闻风丧胆,一战而胜。

高骈最终大获全胜,但是全胜之后,高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李骈裁撤雇佣兵,差点葬身火海

之前,川蜀由于之前的官兵散漫怯懦,征战不力。雇佣了许多的雇佣兵来保自身平安。

李骈大获全胜,平定贼寇之后。就想着“裁员”,但是雇佣兵来认钱不认人。

以前虽然是雇佣兵,但是也算是“铁饭碗”,现在被裁员,除了打架也不会干别的,砸了饭碗。于是,这群雇佣兵,想了一个办法,夜袭帅府,想要杀死李骈。

这突如其来的病变确实连李骈也没有想到,睡梦中惊醒,屋外一片火光。但也没有提前防备,终是四处逃窜。

还好高骈的亲军奋勇杀敌,血战雇佣兵。但是雇佣兵毕竟杀红了眼,早已经变成亡命之徒。亲军一时难以取胜,只能闭门防守。

双方对峙一段时间后,随军的监军出来加以抚慰,并保证这些雇佣兵官复原职,工资照发,再加一顿好言劝说,雇佣兵才慢慢离去

李骈血腥镇压,雇佣兵

要不怎么说无毒不丈夫呢?这些雇佣兵的退下,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第二天天亮,高骈调来亲军加强将府警戒,并在外面派大军捕杀雇佣军以及亲属。

男女老幼全部杀死。一时间,成都城内,血流成河。

最后,高骈用血腥的手段镇压了这场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叛乱,为整治雇佣兵付出了沉重代价。

更多文章

  • 王朝最后的名将——渤海郡王高骈篇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高骈,黄巢,南诏,黄巢起义,节度使,唐朝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

  • 从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到走火入魔的假道士,看高骈是如何成叛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唐僖宗,岳飞

    高骈: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要说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之人,排在第一位的定是岳飞无疑,他不仅战力惊人,那一首《满江红》的慷慨激昂,誓扫仇敌,一雪国耻的悲壮,伴着风波亭上的寒风,留给后世无尽地感慨。岳飞的底色是武将,为诗为文都是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相伴,或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 黄巢领兵60万渡过长江,唐僖宗急问如何应对?高骈:我得了麻风病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节度使,长江,麻风病,中国军事制度,食盐

    “刘巨容在草军以北,高将军在草军以东,黄巢虽已到了穷途末路之境,却尚有一战之勇,但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惟愿将军顾及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帮我向朝廷讨个节度使的官职,我必当立刻解散草军,归顺朝廷,永无二心。”满脸不屑地高骈把玩着黄巢派人送来的乞降书,不由嘲笑他那过时的招数。两年前,被围困在山东西南部的黄

  • 世上最美的一首“夏日诗”, 出自唐末高骈之手, 后两句你一定读过

    历史解密编辑:雨涵谈科技标签:高骈,水晶,蔷薇,黄巢,楼台,唐末,唐朝,诗人,夏日诗,山亭夏日,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过了立夏,天气稍长,万物郁葱。小区里、马路上树木渐渐繁盛,天气不热不燥,非常惬意。人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这夏日,绿树成荫、池塘清浅,微风习习、花香满院。这一份宁静和生机,又是春天和秋天难以比拟的。与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说更懂生活。无论在唐诗还是宋词里,那字字玑珠的字里行间

  • 南诏国王的克星:晚唐名将高骈,以少胜多那是家常便饭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高骈,南诏,唐军,唐王朝,安南

    在中国古代唐朝时时期,在中国的西南云南地区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人国家——南诏国,它从崛起到灭亡伴随了整个唐王朝的始终。南诏国虽然最鼎盛时人口也不过一百万左右,但要论其军事实力,却堪称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南诏国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也许是由于少数民族天生好斗的性格,别看它小,却是一个穷

  • 从唐入宋之殇64:高骈真应该向曾国藩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高骈,曾国藩,黄巢,节度使,大将

    广明元年(880年)的初夏,黄巢草军还在江西信州(今上饶)一带徘徊,怎么看都像那树上的蝉一样,活不过这个夏天。此时的黄巢,带着尚让等难兄难弟,像一群伤痕累累的野狗,远远地盯着淮南节度使高骈,那分明是一头猛虎。虎为百兽之王,对野狗野狼,天生就有压倒性优势。是的,至少在这个夏天,高骈是咄咄逼人的,现在他

  • 887年,高骈囚禁道院、全家被杀而亡,唐僖宗:他骂我是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唐僖宗,高骈,黄巢,节度使,南诏

    887年9月,66岁的高骈被囚于扬州道院。得知消息后,杨行密随即点兵,包围扬州,征讨毕师铎。在说到大军围城,接连失利时,毕师铎却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高骈身上,他咬牙切齿道:“高骈惯用厌胜之术,此战杨行密大获全胜,定然是他在背后施法所致,若不除他,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不久后,高骈及其妻妾、子侄和外甥

  • 堕落的名将,为何高骈在关键时刻不出兵堵截黄巢,坑了一把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高骈,黄巢,节度使,唐僖宗,南诏,长安

    广明元年七月,黄巢大军在信州击溃淮南军主力之后,携着胜利的余威快速向北挺进,兵锋直抵长江南岸,对于朝廷来说,长江是一道心里底线,一旦叛军突破长江一线,那么朝廷可就要危险了。 但至少在黄巢突破长江之前,朝廷方面的反应,还算是比较淡定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还有一个王炸没有出呢,那就是晚唐第一名将高骈,

  • 诗词日历皮日休《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历史解密编辑:潇洒故事哥标签:咏螃蟹呈浙西从事,皮日休,海龙王,黄巢起义,陆龟蒙,螃蟹

    16Nov《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首句写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声,次句指出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长相,后二句咏螃蟹本无心肠,故无所顾忌,浑身是胆,在海龙王处横行。全诗语言幽默传神,不著一个蟹字,却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其艺术特色表现为多侧面的形象描写以及把深厚的

  • 江南风物|在皮日休的诗歌中,赴一场吴地美食的盛宴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皮日休,吴地,陆龟蒙,江南,松陵集

    原作者:黑逗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提到晚唐诗人皮日休,很多人或许会想到那首著名的咏大运河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或许还会想到“皮陆”,想到他与陆龟蒙之间的真挚友谊。而美食,尤其是吴地美食,离这位以现实主义诗歌而闻名的诗人,似乎有些遥远。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