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后刘娥:武则天是怎样的人?副宰相鲁宗道:唐朝罪人

太后刘娥:武则天是怎样的人?副宰相鲁宗道:唐朝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21 14:01:09

一部《大宋宫词》再一次把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推到了人们面前,虽然剧作被各种吐槽,但是仅就刘娥这个人物形象而言,已经比戏曲《狸猫换太子》中贪婪狠毒的奸妃形象好了很多。艺术创作当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历史上的刘娥的确是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经常是引发诸多矛盾的中心,所以一出场就是高热话题: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自从与王爷赵恒相识,两个人立即一见钟情,虽然百经阻挠,但是赵恒还是要挖空心思和她在一起;赵恒当皇帝后,刘娥盛宠不衰,虽然无子,但是赵恒宁愿为她筹划“借腹生子”的戏码,以达到立她为皇后的目的;

宋真宗驾崩后,刘娥临朝称制,离皇位已经很近了,但是她却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而是在宋仁宗赵祯成年之后还政于他。一、 宋真宗和刘娥公元997年,赵恒即皇帝位,是为宋真宗。宋真宗登基后立刻将刘娥接入宫中,虽然他的后宫之中已经有了郭皇后和众多嫔妃,一时刘娥并没有名分,但是这些都不妨碍刘娥仍旧是他的心头最爱。一直到1004年刘娥才有了封号,后来逐渐晋封为德妃。她入宫时已经30岁了,入宫之前没有生育,入宫后更无所出。即使如此,也丝毫没有妨碍她和宋真宗的感情。只不过是多了大臣们反对她当皇后的借口。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刘娥为皇后,但是重臣们一致认为她出身微贱,不可以当皇后。

宋真宗对刘娥的感情到了什么程度呢?当时刘娥年纪大,已经不能再生养,当刘娥宫中的侍女李氏受到宠幸,生下当时唯一的皇子赵祯时,宋真宗同意让刘娥抚养这个孩子,这就相当于刘娥自己有了儿子。有了这个宫中唯一的皇子,两年之后,刘娥被册封为皇后。从郭皇后去世,到刘娥被册立为皇后,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这五年时间里,有不少大臣提出了出身高贵又年轻漂亮的皇后人选,但是宋真宗都没有同意,他宁愿让皇后位置空着,也不愿册立别的女人,只等着扶自己最爱的女人登上宝座。刘娥从入宫到登上皇后之位,经历了15年的时间,从最初没有名分,到被封为美人、修仪,德妃,她一直深得宋真宗喜爱。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刘娥入宫后,并不特意和后宫中其他嫔妃争宠,对郭皇后和嫔妃们也都很尊重。尤其宋真宗还有一个宠妃杨氏,她经常陪伴真宗,很得宋真宗的喜爱。刘娥与杨妃相处如姐妹,感情一直很好。后来杨妃遵照宋真宗的旨意,和刘娥一起抚养太子赵祯长大成人。二、 参与政务刘娥颇有才干,《宋史》说她“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1019年,宋真宗多病,皇后刘娥开始参与朝政。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赵祯即位,因为年纪太小,按照宋真宗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由皇太后刘娥处理政务。

刘娥临朝听政十余年,成功地避免了真宗时旷日持久的激烈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重视农桑、兴办州学,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良好发展,为宋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宋史》评价刘娥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对她持以肯定的态度。三、 宋仁宗与刘太后宋仁宗赵祯从一出生就由刘太后和杨妃一起抚养,相比杨妃的温柔体贴,刘太后更倾向于严厉管束。赵祯小时候有风痰之症,刘太后严格按照太医嘱咐,不准赵祯吃海鲜等食物。小孩子嘴馋,每当赵祯想吃海鲜时,杨妃都会想方设法弄来给他吃。在赵祯心里,杨妃就显得更亲近,对刘太后却有些怨恨。但是从有利于身体的角度,刘太后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饮食节制上是如此,在培养治国理政的能力方面,刘太后同样如此,属于严母风格,虽然每天她都忙于政务,但是一直没有疏忽对赵祯的教导。

赵祯显然也极其聪明颖悟,他能诗、善书法、晓音律,但是对于这些,他都没有到沉迷的地步,相比之下,他最精通的就是帝王之学。太后刘娥成功地把赵祯培养成了一个很完美的皇帝:他性情仁厚,对大臣宽厚,善于纳谏;他善用贤才,在位时期的名臣比他自己都更有名,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他们能够青史留名,何尝不是对宋仁宗的另一种褒奖?后世经常有人揣测,当时刘娥到底有没有称帝之心,单从她悉心培养赵祯这件事上,显然她将治理天下的责任寄托到了赵祯身上,虽然赵祯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四、 武则天与刘娥唐朝贞观初年,627年左右,太白金星曾经多次在白天出现,当时的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告诉当时的皇帝李世民,三十年后李唐江山易主。最后果然应验在了武则天身上。1019年,宋真宗开始生病的时候,太白金星也出现在白天的天空,占卜给出的结论同样是“女主昌”。当时宋真宗极为不安,担心会应验在刘娥身上。

武则天有四个儿子,次子李贤被逼自尽,李贤的两个儿子也被亲祖母下令鞭杀;三子李显被废,四子李旦虽然身为皇帝,却如同傀儡,连自己的妃子都没能保全。相比之下,刘娥只有赵祯一个孩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对他的培养教导方面丝毫不逊于历代贤明君王。所以,即便后世猜测刘娥是否有称帝野心,但是仅凭这一点来说,她并没有一直把持朝政的想法,虽然她曾经身着帝王衮服参与祭祀大典。曾经有大臣献上《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刘娥询问朝堂大臣:“唐朝时的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大臣们都不敢回答,只有性格刚直、敢于进谏的鲁宗道回答说:“唐之罪人,差点儿就断送了大唐江山社稷!”刘娥听后,将《武后临朝图》扔在地上,说道:“我不做这样有负祖宗的事!”刘娥临终之时,她曾经几次用手去拉扯身上的衣服,直到宋仁宗醒悟,原来她是不愿意穿着帝王服装去见先帝,这才给她换上了太后的服装。

在她的内心深处,毕竟还存有对宋真宗及赵宋王朝历代帝王的敬畏,还存有对当时男尊女卑社会秩序的敬畏与遵从。五、 后世评价正如前面所引述,《宋史》对太后刘娥的评价很高,对她持肯定的态度。其他人的评价则不尽相同:司马光评价她:“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强调她对宋仁宗的保护与教导,以及理政时的任用贤臣,十分认可她的功绩。苏轼评价:“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天圣、景祐都是刘娥临朝听政时的年号。现代思想家、文学家胡适认为她“是宋史上一个很有才干的妇人。”并为历代人们对刘娥的杜撰说了几句公道话,给出了极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标签: 刘娥武则天鲁宗道太后赵恒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掌握权力,创建大唐盛世?鲁宗道:她是个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皇帝,罪人,盛世,赵恒,唐朝,武则天,鲁宗道

    出生于624年的武则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和大唐帝国联系在一起。传说某一日武则天的家里面来了一个算命之人,据说这个算命真算得准极了。而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把武则天抱出来,然后算命之人摇了摇头说,可惜是个男孩子,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一定能够当皇帝。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都震惊了,然后告诉算命之人:没

  • 南宋的赵旉先当皇帝,后当太子,小小年纪死得还挺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皇帝,赵构,皇位,宋朝,赵旉,皇太子

    南宋有一个怪事。赵旉还不懂人事时,就顶替赵构当上皇帝了,后又做了太子。这先当皇帝,后做太子的“富贵”还没来得及享受,小小年纪就被吓死了。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南宋在中国历史

  • 争鸣:南宋贬官胡铨诗《马鞍山》是吟海南何地之景?

    历史解密编辑:刚峰看世界标签:胡铨,崖州,海南,万州,王佐,李纲,争鸣,诗人,宋朝,马鞍山,古典乐,正德琼台志

    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素有江西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且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的胡铨,贬谪海南,从琼州府走琼崖古西驿道,过临高、儋州、昌化、感恩县抵吉阳军(崖州今三亚)途中,留有一首诗,诗曰:青山不断错峰恋,云跨骅骝天际闲。此语一经诗客道,至今人指马鞍山。此诗,通俗易懂。诗中“骅骝”,是

  • 八品小官胡铨请杀秦桧,理由:宋高宗不知羞耻,没资格卖祖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胡铨,秦桧,赵构,金人,韩世忠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赵鼎罢相之后,主战或主守的人反对和议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相反,随着和议日期的临近,斗争愈来愈激烈。1、主战派的罢黜礼部侍郎张九成、权吏部侍郎魏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吕本中、殿中侍御史张戒、京东淮东宣抚处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宋太祖,赵德昭,宋太宗,后周世宗,李重进

    因为赵光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匡胤都将赵光义当做赵德昭的备胎来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从大局考虑,迟迟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谁知道了最后,赵光义尾大不掉,赵匡胤已经无法驾驭,最终让儿子赵德昭丢了皇位。甚至连赵匡胤的死,都与这立太子之事有关。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

  • 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宋太宗

    关于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之所以遗留种种纠缠不清的传闻,根子就在一件事——赵光义的皇位来得正不正?假如赵光义靠杀兄谋位,那么这三个人的死,很可能就是赵光义为巩固皇位,蓄意的谋害行为。史料是如何记载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的呢?史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探析的地方呢?从中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赵德

  • 身为宋太祖长子,赵德昭为何自杀?赵光义冷言相向,将其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宋太祖,赵德昭,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979年,北宋都城开封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武功郡王赵德昭自杀身亡。消息传出后,宋太宗急忙赶来,抱着赵德昭的尸体痛哭流涕,说道:“痴儿何至此邪!”事后,宋太宗追封赵德昭为中书令、魏王。三年前,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如今他的儿子赵德昭又自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

  • 宋太宗逼死了赵德昭吗?其实他真是一个“痴儿”傻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宋太宗,赵德昭,宋太祖,赵德芳,赵廷美

    赵匡胤死前,将帝位传给他的三弟赵光义,对于这一点,熟读历史的朋友们并不会有什么异议。《宋史》记载:''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续湘山野录》中同样有''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的描述。赵匡胤像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光义接替其兄长做皇帝是有合理手续的,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弑兄篡位。历史上亦有杜太后''金匮之

  • 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谁,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俨谁才是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唐朝,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俨,八贤王,宋太宗,中国军事制度

    在《杨门虎将》《杨家将传》《包公案》《三侠五义》等小说戏曲评书,亦或是现代的影视剧中,侠肝义胆、忠义无双的“八贤王”,总会在危急时刻出现,与朝中奸佞对峙,与皇帝周璇,因而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么,你知道“八贤王”的历史原型是谁吗?说法一:赵德昭,赵匡胤次子,出自《杨家将传》在明代嘉靖年间熊大木

  • 戏言宋祖(番外七)赵匡胤为何不立赵德昭为太子,出阁都不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皇帝,宰相,宋祖,唐朝,赵德昭,宋太宗,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斧声烛影"的疑云中突然离世,赵光义在争议声中即位,是为宋太宗。由于赵匡胤生前未立太子,北宋没有法理上的储君,于是赵光义即位后便引出了不少流言蜚语。其中有不少都是倾向于赵光义弑兄夺位的说法,表达出对其抢夺侄子皇位继承权的反对。虽然这种说法后来在民间百姓之中成为主流,但仍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