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14 4:26:2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劾,却稳居内阁十八年,人送外号“刘棉花”,讽刺他耐弹,对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却毫无作为的人,孝宗也无奈至极,只能偷偷派太监到他家中委婉劝他自己辞职。

刘吉是正统十三年进士出身,天顺年间,任翰林院修撰,在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见深旁讲读经史,朱见深即位后,刘吉作为太子属官得以飞黄腾达,短短数年就升任礼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刘吉进入内阁,并升任礼部尚书,十四年,加封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十八年,又进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二十一年,升为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宪宗后期日益荒政,独宠宫女万氏,纵容宦官汪直,成立西厂大兴冤狱,而内阁的三位阁臣刘吉、万安、刘珝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其中刘珝稍强与刘吉二人,刘吉便与万安勾结,设计陷害刘珝,刘珝被迫退出内阁后,刘吉、万安二人又拉了党羽彭华、尹直入阁,从此朝廷政治更加昏庸,各部大员也平庸至极,一时间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勤于政事,大开言路,任用品行高洁的徐溥刘健等人进入内阁,罢免了万安、尹直等人,前朝阁臣只留下了刘吉,而内阁最讲究的就是按资排辈,早一天入阁便是前辈,所以刘吉一直稳居内阁首辅之位,而且他善于见风使舵,眼见孝宗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便总在徐溥、刘健上书的奏章后面署上自己的名字,窃取名声,沽名钓誉。

因为刘吉也曾在孝宗还是太子时,提督翰林院官员为孝宗讲读,孝宗即位后刘吉就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等到负责修纂的《宪宗实录》书成,又晋升为少师,刘吉虽然久居高位,权势显赫,本人却毫无作为,孝宗不喜,逐渐开始疏远他,然而刘吉留恋权势,始终没有辞官的意思。

弘治五年,孝宗想封皇后的兄弟为伯爵,命刘吉撰拟诰命,刘吉上言说应该先立太后的子弟,孝宗认为刘吉违抗皇命,并以此为接口,派遣宦官到刘吉家中,婉言劝他辞职,刘吉这才不得不递交辞呈申请致仕,孝宗接到刘吉辞职信后,马上批准,并发布敕文,让他回乡途时乘坐官府车马,住官府驿站,以防刘吉逗留京都,日久生变。

至此,久居内阁十八年,任首辅五年的“刘棉花”终于卸任,一年后,刘吉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而孝宗朱祐樘驱逐奸佞,重用贤臣,扭转了自英宗时期就开始的朝政腐败状况,终于开创了“弘治中兴”。

标签: 刘吉明朝

更多文章

  •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扬州十日,扬州屠杀,史可法,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被清水陆各军重围。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

  • 史可法是南明最受争议的悲剧英雄 被后人争论3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南明

    关于史可法这个人物,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甚至在史学圈内部也是如此,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史可法是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和气节应该得到传颂。但还有一派人认为史可法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不足也是南明灭亡的原因之一。客观的说,史可法的确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无用的英雄和有用的小人这个矛盾体,在南明的历史中一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生平事迹介绍 史可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可法,名将

    史可法简介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

  •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坚守孤城却无人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史可法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645年,大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包围了扬州城,当时镇守扬州城的,正是明末抗清大将史可法。史可法一边坚守孤城,一边想方设法向南明求救,可是南明其他三镇总兵却无动于衷。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城,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写

  • 史可法是怎么撑住南明的?用鲜血与忠诚铸就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硬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史可法是怎么撑住南明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崇祯17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以破竹之势攻陷了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上吊自杀,明朝政府到此覆亡。 这时候,在山海关镇守的明朝将领吴三桂,当农民军进入北京后,他丧心病狂,宁愿出卖自己的祖国,而去依

  • 明末抗清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为何知名度不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史可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孙兆奎,字君昌,江苏吴江人,生年不详,明末举人、抗清英雄。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孙兆奎投奔镇守扬州的督师、兵部尚书史可法。不久,扬州失守,史可法被俘,不肯投降清军被斩杀。多铎率清军疯狂屠城,十天内,扬州城八十万人惨遭屠戮

  • 史可法为什么没能在扬州坚守更长的时间呢?当时的扬州城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可法,明朝

    史可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扬州从隋唐两朝开始,就是江淮流域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如果占领了扬州,就可以威胁从江南向北方输送粮食税赋的大运河。因而没有朝代会不重视对这座城市的保护。然而,在1645年的清军南下攻势中,扬州城以非常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攻陷。为什么一

  • 如何评价明朝宰相刘健?为什么刘健谥“文靖”而谢迁李东阳谥“文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健

    刘健是明朝孝宗和武宗两朝首辅,生于公元1433年,去世于公元1526年,1460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洛阳人氏,字希贤,号晦庵。刘健明英宗一朝登进士第,但是却是在明宪宗一朝本身的才华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他在明宪宗时期任职东宫讲官,与太子朱佑樘,也就是日后的明孝宗相处融洽,培养了极佳的默契。明

  • 徐溥廉洁奉公的好首辅 却因何闹出黄河决口的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溥

    咱都知道有个典故叫做《徐溥储豆》,今天咱就来说一说这位固执的清官徐溥。 弘治元年(1488年),清洗了前朝旧臣的明孝宗朱佑樘,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套内阁班子:刘吉,徐溥,刘健。三个人都是朱佑樘做太子时的老师,其中两个在前面已经露过面了,刘吉是根标准的老油条,刘健是门性格暴烈的炮筒子,露面不多的,却是徐溥

  • 明朝首辅大臣徐溥:大臣赠他《清明上河图》,他为何转手送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溥,明朝

    对徐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字面意思是,曾子每天要自我反省三次,后来这句话也用来告诫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关于这一点,明朝有位重臣就做得很好。这位明朝大臣叫徐溥,他少年时在私塾读书,就决定要效仿古人每日自省。不过他与曾子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