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朝鲜壬辰倭乱中的李如松指挥的碧蹄馆之役战况到底是怎样的?你如何评价?

朝鲜壬辰倭乱中的李如松指挥的碧蹄馆之役战况到底是怎样的?你如何评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2/14 0:14:45

我先说说提问者的第二问,就是对这场战役的评价。关于这场战役确实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毕竟这是一场涉及中、日、韩的跨国战争,而三国史料也是差异较大,所以很难做出评判。就我国史书来看,像《国榷》、《明史》、《经国雄略》等都认为如松遭遇了军事失利。附原如下。

《国榷卷七十六》:平壤之战,气吞狡夷,名都立堕,方乘破竹之势,谓前无坚垒,碧蹄稍拙,而鼓音衰息。

《明史卷二十》:壬午,李如松进攻京,遇倭于碧蹄馆,败绩。

《经国雄略卷三十六》:如松兵至碧蹄,见所过悉空城,侦探不得倭,以为倭悉遁矣,有轻敌邀功心,不知倭实伏以待我也。倭率众以缀我师,又发伏以挠我师,遂至大败,全军几没。

就我个人来看,碧蹄馆之战对于日军来说是小胜一场,靠着数倍的人员优势阻遏了明军进一步南下收复王京的计划,总算是稳住了阵脚。对于明朝辽东总兵李如松来说,毕竟占领朝鲜王京的目标没有达成,损失了不少精锐作战人员,确实是一场军事失利。

这场战役发生在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话说在平壤之战结束后,明朝辽东总兵李如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趁势收复王京,而也就是这个环节中后人指责李如松为轻敌,实际上细看史书,李如松的安排其实并没有什么失误之处,之所以导致这场轻进,完全是因为情报偏差导致的。而错误情报则来自朝鲜人的误报,这方面可以由南兵总兵吴惟珊的话做为佐证。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二十七》:言前月二十七日晌午天兵为我国哨兵瞒报所误,谓倭贼已退,京畿已空,领兵前进。

而在具体排兵布阵上,根据《经略复国要编李如松揭报》所述,李如松将兵力分为三个部分。

先于正月二十六日派副总兵孙守廉、祖承训、查大受,游击李宁率领3000人进行侦查和武装试探,但是据《李朝实录》记载明军总兵陈方哲所言,“先送五百军马体探京城,又以三千埋伏于后”之语,此路军似有3500人之多,且柳成龙所著之《惩毖录》也证实了明军总兵查大受和朝鲜将领高彦伯领兵数百前出的事实,所以这一路的人数不能确定,大致在3000~3500之间。

前队查大受等人率领的500多人的军队(不知后面的2500到3000人有没有加入战斗)与日军立花宗茂部的3000人交锋(取自《立斋旧闻记》),而杀伤日军数各有不一,《李朝实录》谓此次前锋明军斩级600,而日方史料《征韩伟略》谓日军仅伤亡80余人,个人认为《惩毖录》所言“斩获百余级”较为合理。(见仁见智,不喜勿喷)

而查大受等人也因为此番胜利李如松汇报了日军易取之状。在查大受的误判之下,李如松决定进兵,在次日亲自率领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率兵2000人出发。在途中分杨元1000人为后卫(这个决策也在后面救了李如松),自己率1000人前进。所以碧蹄馆之战明军前后共投入50005500人之间。

而日军在听闻立花宗茂部战败的消息后(个人认为日军并非刻意伏击),王京日军倾巢而出,以小早川隆景为主将前出与明军决战,据《经略复国要编》和《李朝实录》所记,此时前出的3000明军看到日军势大,急忙撤退至碧蹄馆。而后李如松到达碧蹄馆见到其部有畏战倾向,并没有退缩,督促部下奋战,碧蹄馆之战爆发。附图。

而日军在碧蹄馆馆参与的兵力各日本史书记载不一,有如《日本外史》3万人者,有《吉见元赖朝鲜日记》4~5万人者,据我估计日军出阵人数约在5万人上下,因为《李朝实录》中朝鲜国中枢府事李德馨恰好随军行动,目睹“贼数十倍天兵,无虑累万”,若以10倍计之,也为5万人左右。

以《近世日本国民史》载之,日军总指挥小早川隆景利用优势兵力,分其下三部与明军拼死作战,除了他的中军与明军进行车轮战之外,左翼以立花宗茂部,右翼以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对明军进行合围。

据《李朝实录》和《经略复国要编》观之,作战中,日军以鸟铳不断射打明军,明军亦以神机箭等火器进行还击(注:关于这一节,柳成龙所著《惩毖录》言“时提督所领皆北骑,无火器,只持短剑钝劣”为若干日本史料所用,绝非实话。《李朝实录》言“天兵全无器械甲胄”更是不可思议,当然这句已经被其记载的战后清理现场的记录推翻。又据《经略复国要编》记载,李如松手下亲信家丁李宁就是凭重甲挡住了日军的铳子,保得性命,更是证明此句为胡说),而陷入苦战的明军也表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毕竟是辽东军的精锐家丁,武力值相当高。据《征韩伟略》所记载:“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可见明军作战之顽强。

为了突破日军的重围,李如松和与骁将数十人亲自冲锋陷阵,遭遇到了生命危险,有一金甲倭将直逼李如松本人(据《征韩伟略》记载此人可能是小早川隆景麾下之将井上五郎兵卫),被李如梅一箭射下马来,李如松的亲信家丁李有升为了保护李如松与倭兵死斗身亡,“手刃数贼,被贼诱去,钩扯落马肢解”。直到殿后的杨元率领1000骑兵杀到,才得以趁乱突围,日军追至惠任岭才放弃追赶。

此战,根据《经略复国要编》所述,明军阵亡精锐家丁264名、伤49名,《李朝实录》亦言“天兵死者数百”;而日军伤亡亦无确数,日本史料称自己阵亡仅几百,但《近世日本国民史》认为日军伤亡高达2000余人,这应该是比较靠谱的说法。

此战之后,明、日双方意识到都感觉一时难以进取,双方便开始摸索着议和事宜,直到谈判破裂后,万历二十五年第二次战争爆发。

引用文献:《明史》、《国榷》、《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经国雄略》、《惩毖录》、《经略复国要编》、《丰臣秀吉朝鲜侵略关系史料集成》、《征韩伟略》、《近世日本国民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万历援朝战争,为什么平壤战役一打响,褪去朝鲜装束露出明甲的明军能让日军吓破胆?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用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并在两年后的1592年4月挥兵侵入朝鲜,日军登陆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派明军于7月陆续入朝抗倭,并于次年(1593年)1月取得了平壤战役的重大胜利。有人说,万历帝在位期间,明朝的各项综合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其军队的

  • 我比较喜欢看美国的战争片,有没有推荐的美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末日孤舰》属于灾难片,并不是典型的战争片。《末日孤舰》讲的是全球发现致命病毒,有一艘军舰免于灾难,并且有一个小女孩的血是万能血,免疫,由此研发出了疫苗。其次,《末日孤舰》的第一季确实相当好看,而且第一季留的这个悬念确实美妙。但是第二季开头,看点明显就不行了。等到第三季完全不行了,所以如果推荐

  •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和日军打了哪些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之前为了写文章,我曾专门研究过这方面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打的并不是朝鲜,而是援朝抗日1592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发动14万大军侵略朝鲜,登陆之后19天内就攻陷了朝鲜王京汉城,一个月后朝鲜“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朝鲜国王李率着心腹大臣逃往宗主国,也就是明朝,求明朝相助。万历

  •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中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对日本的描写有哪些丑化和矮化?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好书,不过由于信息量浩大,一些细节难免出错,也难免加入作者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小院看了一下,其第五部中描写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中也有不少,摘录一部分如下:书中原文如此:说句寒酸话,日本历史中大书特书的所谓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打来打去的历史,更讽刺的是,最后统一县长的,竟然是个农

  • 你知道《帝国全面战争》吗?有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世界观不同,在帝国全面战争的时代,中国还没有被纳入西方眼中的世界。由于马可波罗的游记过分神化中国,中国在西方认为是世外桃源传说富足之地。帝国全面战争的故事背景大致在18世纪,也就是17几几年,这个时候欧洲的世界观是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也就是欧洲诸国之间以外交、战争、经济手段进行斗争的丛林法则体系。

  • 特洛伊战争和希波战争还有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个时代的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一个时代。特洛伊战争是希腊“传说时代”的故事,这场战争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还有一定争议。目前人们对特洛伊战争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按照古希腊的传说,这两首长诗的作者都是荷马,所以合称为“荷马史诗”。按照希罗多德的观点,荷马大约出生活动在特洛伊战争“不超过四百年”后。修昔

  •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又进行了哪些侵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西方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数不胜数,为了实现他们的“全球帝国梦”,依次对下列这些国家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侵略战争如下(有遗漏的,请指出):1、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2、1968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3、英阿马岛战争。5、2次海湾战争。6、1964年,美国入

  • 战争史上有哪些不经意发生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战争史上有一些不经意小事,终酿成大祸。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取乐搞笑。等到犬戎来攻时,点燃烽火台,诸侯还以娱乐呢,没人派兵,结果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2、齐人田单为了尽快摆脱燕军追击,教导族人把车轴多余的部份截短,并用铁皮把车轴包

  • 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有哪些还活着的战斗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扶之将军不仅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而且是目前我国健在的4名开国将军之一。王扶之是陕西子洲人,生于1923年,12岁的时候,他虚报年龄就参加了红军,是名副其实的“红小鬼”。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先后参加了参加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山城堡、平型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

  •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痛打十四万倭寇,请问这一仗打出了多少年的和平?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在以援助朝鲜为手段,实际打击日本领土扩张野心的一场战场,在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在这场战争中,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14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明朝集结辽东军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宋应昌、李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