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共姬

共姬——宋共公夫人

共姬

共姬的资料

中文名称:共姬

原名:伯姬

职业:宋共公夫人

共姬的介绍

共姬原名伯姬,是春秋时期鲁宣公的女儿,鳍成公的妹妹,嫁与宋共公瑕,称共姬。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又东经相县故城南,宋恭(共)公患严重,为避水灾宋迁都相城《今安徽淮北市》,宋共公6年(公元前583)春,遣执政大夫华元到鲁国说亲,欲娶鲁宣公之女伯姬为妻;同年夏天,又派公孙寿送去订婚礼物。次年二月,由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改称共姬。婚礼隆重,仅陪嫁女就送来12名,除鲁国本身外,卫、晋、齐等大国也分别送礼来。

《春秋·襄公三十年》云:“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

此处“宋伯姬”即鲁伯姬。《春秋·襄公三十年》又云:“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此“宋共姬”亦即鲁伯姬。伯姬究竟因何卒去?《谷梁传》云:五月甲午,宋灾,“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

她以生命捍卫了她那个时代的妇道。

共姬恪守妇道,对她的评价却颇不一致。公羊、谷梁、列女均以为贤,《谷梁传》云:“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详其事,贤伯姬也。”刘向《列女传》颂曰:“伯姬心专,守礼一意,宫夜失火,保傅不备,逮火而死,厥心靡悔,春秋贤之,详录其事

鲁伯姬于成九年嫁宋史称为共姬,襄公三十年卒,前后四十年,死时约六十岁。

有关“共姬”的历史故事

  • 备受推崇的"女子典范"宋共姬,最后结局怎么样?

    “男尊女卑”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糟粕,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远不如男子的。不管是在达官贵人之家还是在平民百姓家,女人都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宋共姬这个名字,现代人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在古时候,她却被奉为“女子典范”。上层阶级大力宣扬宋共姬的生平事迹,号召全国的女子都向她学习。那

  • 被世人称颂了千年的贞洁烈女:共姬是谁?

    所谓贞洁烈女,是指深受古代封建社会礼教影响,严格遵守女子不失身、不改嫁道德观念,并且不惜为捍卫贞洁而自愿赴死的一些女子。就我们现在看来,不少古代贞洁烈女的事迹都很匪夷所思,其中有一个被后人称颂了千年的贞洁烈女,她做的事甚至与贞洁无关。这个女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共姬。你可能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她却一直被视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亡,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春秋时期的婚嫁制度中,男子娶妻是一定要去亲自迎娶的,除非你是周天子。早先宋伯姬年轻时刚嫁到宋国时,宋共公并没有亲自去迎娶而是派使臣去的这是不合当时的礼仪的。当时宋伯姬对此非常不乐意了,这样不懂礼仪不遵守礼仪的丈夫她才不要呢,但父母之命又不好推脱于是迫不得已最后还是上了宋共公派去的花轿。但到了宋国以后

  • “火中自焚”的宋共姬,为何成了贞洁烈女代表?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现在,妇女已经可以撑起半边天了,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那可是被严重束缚的群体。比如说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比如说为了一些奇怪的规定,硬生生的打断脚骨,然后从小就开始裹小脚,这些都是封建时期男权思想对于女性的压迫。而这些压死人的封建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夺取人的性命。春秋战国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春秋宋国景公时期,宋国公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大火中宋景公的曾祖父宋共公的夫人宋伯姬因恪守礼仪而被活活烧死了,宋伯姬是鲁国宣公之女,其母是缪姜。因其嫁给宋共公为夫人,姑其死后谥号与共公同,又称宋

  • 备受推崇的“女子典范”宋共姬,最后结局怎么样?

    “男尊女卑”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糟粕,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远不如男子的。不管是在达官贵人之家还是在平民百姓家,女人都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宋共姬这个名字,现代人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在古时候,她却被奉为“女子典范”。上层阶级大力宣扬宋共姬的生平事迹,号召全国的女子都向她学习。那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春秋宋国景公时期,宋国公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大火中宋景公的曾祖父宋共公的夫人宋伯姬因恪守礼仪而被活活烧死了,宋伯姬是鲁国宣公之女,其母是缪姜。因其嫁给宋共公为夫人,姑其死后谥号与共公同,又称宋共姬。景公是共公的曾孙,中间还跨越了宋平公和宋元公的59年,单从宋伯姬至景公年间死于火灾,可知当时其年

  • 宋共公夫人:宋共姬的生平事迹简介

    共姬原名伯姬,是春秋时期鲁宣公的女儿,鳍成公的妹妹,嫁与宋共公瑕,称共姬。《春秋·襄公三十年》云:“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 此处“宋伯姬”即鲁伯姬。《春秋·襄公三十年》又云:“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此“宋共姬”亦即鲁伯姬。伯姬究竟因何卒去?《谷梁传》云:五月甲午,宋灾,“伯姬之舍失火,

  • 备受推崇的“女子典范”宋共姬,最后结局怎么样?

    “男尊女卑”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糟粕,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远不如男子的。不管是在达官贵人之家还是在平民百姓家,女人都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宋共姬这个名字,现代人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在古时候,她却被奉为“女子典范”。上层阶级大力宣扬宋共姬的生平事迹,号召全国的女子都向她学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