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95 更新时间:2023/12/6 8:31:41

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春秋宋国景公时期,宋国公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大火中宋景公的曾祖父宋共公的夫人宋伯姬因恪守礼仪而被活活烧死了,宋伯姬是鲁国宣公之女,其母是缪姜。因其嫁给宋共公为夫人,姑其死后谥号与共公同,又称宋共姬。景公是共公的曾孙,中间还跨越了宋平公和宋元公的59年,单从宋伯姬至景公年间死于火灾,可知当时其年龄已经不小了,在那个年代算是高龄了。

那场火灾中宋伯姬本来是可以安然无恙的,但却因为过度的恪守礼仪而未得善终。火灾刚开始烧起来的时候,当时宫里人就赶紧去搀扶宋伯姬,让她赶紧躲避。但宋伯姬却以保傅不在为由不肯动身。在当时的贵族阶级里,贵族的妇人平时的衣食住行都是由保姆伺候的,而贵妇的礼仪妇德则是由傅母来引导规范的。当时宋伯姬居住的宫殿起火时又值深夜,恰巧保姆和傅母都不在。宋伯姬素来恪守礼仪,是个典型的贞洁烈妇,大半夜的保傅不来她无论如何是不敢瞎走动的。

春秋时期的婚嫁制度中,男子娶妻是一定要去亲自迎娶的,除非你是周天子。早先宋伯姬年轻时刚嫁到宋国时,宋共公并没有亲自去迎娶而是派使臣去的这是不合当时的礼仪的。当时宋伯姬对此非常不乐意了,这样不懂礼仪不遵守礼仪的丈夫她才不要呢,但父母之命又不好推脱于是迫不得已最后还是上了宋共公派去的花轿。

但到了宋国以后,宋伯姬却以宋共公没有亲自去迎娶为由不和他行夫妇之道。这可让宋共公尴尬了,自己娶的媳妇竟然要将自己拒之千里。宋共公也不干了,就没见过这样死板教条的女人,于是赶紧派人去了鲁国找到了宋伯姬的娘家评理。后来鲁国就派季子前去宋国劝说宋伯姬,别太死板了,你嫁过来是拉近两国关系的可不是为了什么礼仪不礼仪的。再说宋共公也是一国之主,你不能这样扫人家面子。现在你有鲁国为靠山,但毕竟你已经嫁出去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自己权衡权衡,这不是一两天的事儿是一辈子的事儿,你这样死板不知变通怎么能担当一国之夫人,又怎么让宋共公对你好。

后来在季文子的劝说下,宋伯姬才和宋共公不情愿的进了洞房完成了结婚大礼。你说宋伯姬死板教条也好,说她贞顺守礼也好,总之这个把礼仪恪守到了骨子里的女人从此就销声在了春秋的那段历史中,直到宋共公曾孙宋景公年间那场大火她才又重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对于她几十年不见书于史册也并不稀罕,第一她就是个女人,第二她曾让宋共公很难堪。但几十年后她却又开始做傻事了,当时宋伯姬身边服侍她的宫人都算说她赶紧离开,别管什么礼仪不礼仪了保命要紧。但宋伯姬就是不听,能气死个人。

但想想宋伯姬年轻时都那么恪守礼仪,严格按照男人们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火灾时她至少七十岁了,一个老太太当时有多么的泥古不化估计只有当时她身边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宋伯姬的严格要求下,下人们赶紧去把保姆找来了,但傅母还没有赶到。下人还是死乞白赖的劝说宋伯姬保命要紧,别顾及那么多了。

可这个宋伯姬就是不听就是不听,能把人活活气死。那些下人也都不敢独自逃命舍她不顾,就算自己逃命成功要是宋伯姬出了什么事她们依然难辞其咎小命不保。没办法那就劝吧,当时也不知道傅母干嘛去了,就是迟迟不到。可能傅母脑瓜子灵活早就奔命去了,宋伯姬还在那儿傻乎乎的等着傅母带着她一起走呢,也不想想都什么时候了。

就这样在下人们的劝说下宋伯姬就是不走,最终大火烧来宋伯姬和一些宫人被活活烧死其中。宋伯姬活了七十多年了,舍生取礼死了也是值了,但那些年轻的宫人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拥抱自己寒微的人生呢就不得不陪着宋伯姬一同去了。宋伯姬死后被春秋的那些诸侯们大书特书立做了一个标杆,成了妇女的模范。诸侯们还专门开了个座谈会,专门讨论宋伯姬的事公开表扬宋伯姬的行为,极力的将其打造成十足的妇德模范。就连春秋中都对其所谓舍生取礼的行为大家赞赏。

但这个妇德模范实则害人不浅,要不是她非要等什么保傅那些年轻的宫人就不会死去,到最后她做了傻事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却成了模范,真是岂有此理。千百年后,妇女们已经再不用为什么贞节牌坊奋斗一生了,但诸如此类的精神奴役还在,依然有许多宋伯姬一样的傻子奋不顾身的扑上前去。他们自以为自己是在为圣人谋,为国家谋,实则害人不浅。我想孔圣人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他定然会首先逃命,绝不是墨守成规的等死。单从孔先生学与思的论辩就可以知晓这一点,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

标签: 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备受推崇的“女子典范”宋共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共姬,春秋

    “男尊女卑”是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糟粕,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远不如男子的。不管是在达官贵人之家还是在平民百姓家,女人都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宋共姬这个名字,现代人了解得并不多。但是在古时候,她却被奉为“女子典范”。上层阶级大力宣扬宋共姬的生平事迹,号召全国的女子都向她学习。那

  • 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宋景公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景公,春秋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朱学渊根

  • 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鲁定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鲁定公,春秋

    鲁定公,姬姓,名宋,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他为鲁昭公的弟弟,承袭鲁昭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5年。春秋时期,鲁国大乱,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见孔子,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孔子建议他外联

  • 战国史上鲁庄公是谁?鲁庄公是如何好色误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鲁庄公,好色

    当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时,鲁庄公自然而然的就惹来了一些麻烦。所以说,漂亮女人是老虎,这不,好好一国之君,因为“娶妻不淑”而引来了国难。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女为夫人,而齐国公女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

  • 历史上父子俩均被戴绿帽的国君:鲁桓公与鲁庄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鲁国,春秋战国

    鲁桓公与鲁庄公父子俩的悲哀: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的女儿为夫人,而齐国的公主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来的齐襄公)保持着原来的情人关系,最后,齐襄公居然派杀手暗杀了鲁桓公。鲁庄公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 春秋鲁庄公好色误国:娇妻与小叔子通奸引来国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鲁庄公,好色,误国

    导读:当遇到一个不守妇道的老婆时,鲁庄公自然而然的就惹来了一些麻烦。所以说,漂亮女人是老虎,这不,好好一国之君,因为“娶妻不淑”而引来了国难。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女为夫人,而齐国公女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

  • 王季友生平简介 王季友人物历史事迹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季友

    简介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生平江西第一状元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早于《江西状元谱》认定的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卢肇。为江西历史

  • 樊姬是如何进谏的她死后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姬

    楚庄王樊姬樊姬是楚庄王的妻子,春秋时期楚国人。樊姬作为楚庄王的王后可以说在楚庄王每一次走错路的时候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可以说楚庄王成就春秋霸业离不开这个女人。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即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樊姬梳妆图楚庄王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沉湎于酒色之中,樊姬知道之后很是苦恼。于是就开始整日不

  • 战国末期虞卿:为了我的好朋友,我可以放弃掉所有的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虞卿

    不管在什么时候,友谊这种东西,都是需要经历考验的。每一对好朋友之前的分分合合,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他们之间,经不经得住考验,这都是需要运气的,其实,与友谊、感情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能遇到一个对你不离不弃的好朋友,那么就是你赚了;如果你遇到一个插你两刀的朋友,那么也只能说是你比较倒霉了。在

  • 魏齐落难时为什么赵相国虞卿会帮助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虞卿

    魏齐作为魏国的丞相,曾因差点打死范睢而惹怒了秦国,后来魏齐在跑路的过程中得到了赵国丞相虞卿的帮助。很多人都好奇魏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竟能让赵国的相国都帮着他跑路?当此时也,魏齐寄居于平原君门下,秦昭王向平原君索要魏齐人头,平原君拒不肯交。秦昭王遂向赵王施压。魏齐见赵王迫于压力兵发平原君所围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