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火中自焚”的宋共姬,为何成了贞洁烈女代表?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火中自焚”的宋共姬,为何成了贞洁烈女代表?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3/12/8 7:35:56

现在,妇女已经可以撑起半边天了,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那可是被严重束缚的群体。比如说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比如说为了一些奇怪的规定,硬生生的打断脚骨,然后从小就开始裹小脚,这些都是封建时期男权思想对于女性的压迫。而这些压死人的封建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夺取人的性命。春秋战国时期的共姬,就是因为自愿葬身火海而成为了千百年来被人歌颂的贞洁烈女,这又是为呢?

共姬原名伯姬,是春秋时期鲁宣公的女儿,鳍成公的妹妹,后嫁给了宋共公瑕,称宋共姬。说来这宋共姬也是点儿背,嫁给丈夫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于是,年纪轻轻的宋共姬,就不得不开始守寡。宋共姬这种甘愿忍受寂寞为丈夫守节的情况,自然也受到了宋国国民的爱。而宋共姬后来之所以能被世人称赞,原因就是她的去世颇为传奇。

《春秋·襄公三十年》云:“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这里面的宋伯姬就是宋共姬。在《谷梁传》里,关于宋共姬的去世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说的是晚上的时候,宋共姬居住的房屋失火了,仆人准备带宋共姬出去避火,但是宋共姬认为作为妇人,就必须严格遵守妇人的礼仪。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不在身边,妇人怎么可以在晚上的时候外出呢?于是她磨磨唧唧,迟迟不出宫殿。随后火势大涨,而一直恪守礼仪的宋共姬就死在了大火当中。

《谷梁传》和《列女传》都对宋共姬这种行为进行了赞扬,认为宋共姬的这种行为真正做到了用生命捍卫妇道。因此,宋共姬也就成为了古代贞洁烈女的代表。就连共姬墓也成为了历史化名胜古迹,不但在当时很多人知晓,即使到了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针对此事也做了详细介绍。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宋共姬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欣赏!

不过在现在看来,这宋共姬的行为不仅刻板而且残忍。的确,真正做到遵守礼仪、恪守本分是应该受到世人的赞扬,但是宋共姬这种不知变通的思想,不就是刻板的表现么?当时的傅母不在身边,可是身边其他伺候的仆人并不少呀!宋共姬并不是独自在晚上外出的呀!而被封建思想束缚的宋共姬,却用生命去成就了世人眼里的“妇道”。

那么,为何说宋共姬残忍呢?因为作为主子的宋共姬都葬身火海了,那么身边伺候的仆人又怎么能好得了呢?还有不知道跑到哪儿去的傅母,就算最后跑回来,估计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要说这傅母是因为失职而丧命的话,那其他的年轻仆人可就真是倒大霉了,自己的主子不想活了,作为下人的她们还能有好吗?

其实,宋共姬能有这样的遭遇,不止是因为自己的不知变通和古板,更多的是因为封建时代对于女性的约束和压迫。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把控女性,很多女子从小开始就接受着“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而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古板,足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所以,宋共姬的这种行为跟封建时代的要求是有着巨大关系的。

也正是因为封建时代思想对于这种行为的认可,才使得不少史书里,都对此进行了大肆宣扬,为这样的疯狂行为点赞,鼓励女子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恪守礼仪并没有错,慷慨赴死的勇气也值得佩服。但是,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毕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参考文献:《左传》、《谷梁传》、《列女传》、《水经注》、《史记》

标签: 共姬

更多文章

  • 宋景公:宋国第28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宋景公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在位共64年。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

  • 为什么同样的天有异象,汉称帝暴病而亡,宋景公却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宋景公

    公元前7年,天有异象,汉成帝吓得大惊失色,瘫坐在地。几日后,丞相翟方进不明原因忽然死去。一个多月后,汉成帝竟也暴病而亡。汉朝绥和2年,天下接连发生山崩,水灾,等自然灾害。放眼望去,山河满目苍夷,百姓民不聊生。这天,钦天监正在观星台,观望天象,忽然发现火星进到了天蝎座,他顿时吓得大惊失色,手抖抖地拿起

  • 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了八十个美女,孔子的完美主义很受伤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鲁定公

    孔子在帮助鲁国平息了阳虎之乱后,深刻认识到,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治国理想。于是孔子接受鲁定公的邀请,先后在鲁国担任了中都市市长(中都宰)、基建部部长(司空)、司法部部长(司寇)。鲁国也渐渐强大起来。 此时,鲁国的邻国齐国出了大事,晏婴病逝了。一向贪图享乐的齐景公没了替他操心的晏

  • 鲁庄公二十年,属于郑厉公!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说动漫标签:鲁庄公

    一、概述:公元前674年,鲁庄公二十年,《春秋》用25个汉字,记载了3件事。第一件事,鲁庄公母亲文姜夫人在这年开春伊始,再次出访莒国,两次出访相隔不到半年。第二件事,这年夏天,鲁国史官记载齐国大灾,应该是临淄发生的一次严重火灾。第三件事,这年冬天,齐国讨伐戎国,此戎国就是鲁庄公十八年夏逐戎人于济西的

  • 齐桓公与鲁庄公:舅子和舅只差一个字,区别却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鲁庄公

    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史记》密码。《列女传》刘向说:“文姜淫乱,配鲁桓公,与俱归齐,齐襄淫通,俾厥彭生,摧干拉胸,维女为乱,卒成祸凶。”在息夫人的故事中,@七品草民 提到了“春秋四大美女”:西施、息妫、文姜、夏姬。那么,文姜是谁,又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从《史记·鲁世家》看看司马迁的有关记叙。要知

  • 老公不务正业,樊姬只用两招就让这个男人发奋图强,一飞冲天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樊姬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很厉害的一个君主。大家都知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这句话,这句话就是出自楚庄王之口。楚庄王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逆袭典范。由于小的时候目睹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逼死自己的爷爷获得王位,楚庄王幼小的心理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又加上年幼即位,羽翼未满,所以楚庄王刚登上王位的那三

  • 樊姬与孟嬴—楚宫二位贤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樊姬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上演过多次因为后妃干政而引发的外戚专权,给朝政带来了不少的混乱。但是,这并不是后宫对于朝堂影响的全部。事实上,历朝历代之中,固然是有着许多后宫乱政的反面案例,但是同样,也有着许多妃子辅助丈夫、太后指教小君王的正面故事,为一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之中,笔者将会向您介绍

  • 秦国索要六城,楼缓说给,虞卿说不,赵王的想法呢?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虞卿

    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胜赵军,应侯范雎忧心白起的功名远超自己,说服秦昭王撤兵。秦国派遣使者向赵国索求六座城邑作为讲和条件。赵孝成王犹豫不定。六座城邑给还是不给,一出大戏静候二位主角。狡猾、聪慧的楼缓和忠心、睿智的虞卿,将如何展现自己的才能?楼缓刚从秦国来,赵王和他商议说:“给予秦国城邑怎么样呢?不给怎

  • 让赵国历史延长了三十年,虞卿不可忽略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虞卿

    赵国历史上,诸如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括耳熟能详,甚至津津乐道于他们的故事:“完璧归赵”、“将相和”、“负荆请罪”、“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等等。当然,“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赵胜也属于赵国,司马迁誉赞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有风度、超凡脱俗的公子哥儿。然而,司马迁将其捧高之后,接着又狠狠地

  • 公仲倗计划一石二鸟,陈轸让其胎死腹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陈轸

    楚王原准备看看秦国、韩国交战的热闹,兵祸却突然转向楚国。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楚王应该如何应对呢?秦国、韩国在韩地的浊泽交战,韩军危急。韩臣公仲倗对韩宣惠王说:“盟国不可以依靠,现在秦国心里要讨伐楚国,大王不如通过张仪与秦国讲和,奉送一座大城,和秦国一起讨伐楚国,这是以一换二的计谋。”崤山以东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