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司马颖

司马颖——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司马颖

司马颖的介绍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母程才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

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元康九年(299年),由于结怨于贾谧,皇后贾南风下诏出为平北将军,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太安元年(302年),齐王司马冏专权,河间王司马颙上表数其罪状,司马颖起兵响应。太安二年(303年),与司马颙合谋攻长沙王司马乂。永兴元年(304年),司马越囚禁司马乂,向颖、颙联军投降。 司马颖除去朝中的司马乂后,增封二十郡,拜丞相,又立为皇太弟。这时期的成都王司马颖达到了他的权利顶峰。八月,王浚与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司马颖等挟惠帝奔洛阳。十二月,太宰司马颙下诏废黜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将其遣回封地。

光熙元年(306年)九月,顿丘太守冯嵩将成都王司马颖和他的两个儿子抓住送往邺城。范阳王司马虓不忍心杀害司马颖遂将其幽禁在邺城,十月,司马虓暴毙,范阳王长史刘舆矫诏将司马颖及其二子一并赐死,司马颖死时年仅二十八岁。

有关“司马颖”的历史故事

  • 晋朝司马颖简介-晋朝司马颖

    司马颖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晋朝历史人物:晋朝司马颖,历史上评为司马颖,晋朝历史司马颖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司马颖,字号:字章度,所处时代:西晋司马颖(279-306),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叔父。《晋书》卷5

  • 八王之乱中司马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拥护司马颖当皇太弟?

    三王获胜,齐王司马迥迎回惠帝,惠帝重新登基,这位被废不久的呆皇帝又恢复了帝位,神气起来。想起自己当初被逼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想狠狠报复一下,无奈司马伦孙秀二人已死。便将怒气发在曾帮司马伦从自己手中抢走传国玉留的义阳王司马威身上。赐司马威禁食而死,而且下令将其满门抄斩、诛灭九族。几番沉浮,惠帝终于又重

  •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出身高

  • 司马颖生平简介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河内温县(古河北温县)人。晋晨宗室、年夜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以及晋怀帝司马炽的同母兄弟,母为程秀士,“八王之治”中的八王之一。人物简介太康十年(289),启为成皆王。元康九年(299年),果树怨于贾谧,中放为仄北将军,镇守邺乡。永宁元年(301

  • 司马颖简介 西晋武帝第十六子成都王司马颖生平

    司马颖(279-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第十六子,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299年,与贾谧结怨,皇后贾南风下诏出为平北将军,镇邺(今河北临漳西南)。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302年,齐王司马冏专权,河间王司马颙上表

  • 司马颖: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晋怀帝司马炽之兄、晋愍帝司马邺之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其他的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史称为西晋“八王”,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

  • 后世对司马颖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晋怀帝司马炽之兄、晋愍帝司马邺之叔父。《晋书》卷59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其他的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史称为西晋“八王”,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

  • 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的子女介绍 司马颖与刘渊的关系

    司马颖字章度,是晋武帝司马炎与程才人的儿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司马颖生于河内温县,封地为成都国,曾与司马颙合谋攻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的子女儿子1、司马普,庐江王,与父一同被杀。庐江郡当时隶属扬州,下辖10县。2、司马廓,司马颖之子,代哀王司马演死时无子,以司马廓为嗣,改封中都王。后与亲父一同被

  • 西晋宗室成都王皇太弟司马颖的故事 司马颖历史评价

    司马颖官至丞相、平北将军等,之后被立为皇太弟,此时他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可惜,不久后司马颖皇太弟之位就被废了,随后被遣回封地,之后被送到邺城,死在了那里。司马颖的故事何得无礼有一回,贾谧与皇太子司马遹下棋,两人互不服输,结果争吵起来。当时,司马遹叔父司马颖也在场,见此情形,对贾谧大声呵斥道:&ldq

  • 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九子[1]、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生平封成都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受封成都王[2],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贾谧曾与皇太子司马遹争道

  • 八王之乱:司马家族自相攻,司马颖枉杀陆机

    八王之乱:司马家族自相攻,司马颖枉杀陆机叛党石冰与临淮乱徒封云相勾结,攻陷临淮,寇焰尚盛。议郎周圯等起兵江东,推前吴兴太守顾秘都督扬州军事,传檄州郡,仗义讨贼。周圯系故将军周处之为子,颇有闻望,一经起义,四处响应。前侍御史贺循起自会稽,庐江内史华谭及丹阳人葛洪、甘卓,均集众响应周圯。周圯得连破石冰,

  • 司马乂势弱难执政,司马颖兵多喜遥控,八王之乱之六

    司马乂力擒司马冏后,对权力再次进行分配:成都王司马颖,兵多有实力,以大将军身份执掌朝政。住邺城,对洛阳遥控。长沙王司马乂杀齐王司马冏,立下大功,在洛阳主持日常工作。他对司马颖非常恭敬。河间王司马颙虽然是这次内战的发起者,但他实际上也没有起作用,这次分配权利他非常烦恼,没有捞到好处。为镇压四川流民造反

  • 石勒曾投奔司马颖和刘渊,刘曜称帝后自己建国称王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纵览二十四史,出身草根阶层或身份尴尬的开国皇帝并不鲜见,他们的人生中往往充斥着各种不堪回首的经历。例如,两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立者石勒,曾经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奴隶,而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那么,石勒是如何实现超级逆袭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沦为奴隶石勒(274年——33

  • 八王之乱:司马颖辞官树人望,司马冏擅权植私党

    八王之乱:司马颖辞官树人望,司马冏擅权植私党晋惠帝封赏功臣,授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加九锡殊礼,备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辅政故事。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假黄钺,录尚书事,亦加九锡。河间王司马颙为传侍太尉,常山王为抚军大将军兼领左军。进广陵公司马漼爵为王,领尚书加侍中。新野公司马歆,亦进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