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刘半农

刘半农——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刘半农

刘半农的资料

中文名:刘半农

别名:刘复、刘寿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江阴

出生日期:1891年5月29日(辛卯年)

逝世日期:1934年7月14日(甲戌年)

职业: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新文化运动先驱

代表作品:《扬鞭集》、《瓦釜集》等

刘半农的介绍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

有关“刘半农”的历史故事

  • 近代刘半农简介-近代刘半农(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刘半农简介: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刘半农,历史上评为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刘半农,近代历史刘半农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刘半农,别名:刘复、刘寿彭,国籍: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

  • 谁创造了“她”这个词?刘半农为什么会成为侮辱女性的代表?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主人有五千年的历史,虽然大部分都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战乱不断,但是没有一个王朝能够长盛不衰。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断过,这也是我们国家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原因。而文化能够传播和传承,归根结底是文字的出现。汉字是我国最大的文化,其他任何文化都离不开汉字。根据《淮南子》可知,仓

  • 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

  • “她”字是谁创造的?刘半农为何会成为侮辱女性的代表?

    咱们都知道,我国的拥有者上下5000年的历史,虽说大多数都是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时期,战乱不断,更是没有哪个王朝能够经久不衰。不过我们中国的文化却一直没有断层,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会如此深厚的原因了。而文化能够传播,能够传承,归根到底还是文字的出现,汉字就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文化,任何其他的文化

  • 刘半农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是怎么死的

    以身试骂刘半农为了要编一本“骂人专辑”,曾在北京某报纸上刊登启事,征求各地的“骂人语言”。语言学家赵元任见到启事后,立即赶往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刘半农“痛骂”了很长时间。随后周作人也赶来,用绍兴话再把刘半农“骂”了一顿。刘半农在大学里授课时,因向学生们征集“骂语”,又被宁波、

  • 刘半农: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

  • 关于刘半农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鲁迅《忆刘半农君》: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蔡元培:先生(刘半农)在《新青年》土提倡白话诗文,叙述地摊上所搜集的唱本,我们完全认为是文学家。后来……专做语音学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家了。胡适: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拼命精神,打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