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半农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是怎么死的

刘半农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3/12/6 5:27:12

以身试骂

刘半农为了要编一本“骂人专辑”,曾在北京某报纸上刊登事,征求各地的“骂人语言”。语言学家赵元任见到启事后,立即赶往刘半农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刘半农“痛骂”了很长时间。随后周作人也赶来,用绍兴话再把刘半农“骂”了一顿。刘半农在大学里授课时,因学生们征集“骂语”,又被宁波、广东的学生相继用方言“大骂”。此后,刘半农又去拜会章太炎。章太炎也听说了他正在收集“骂人语言”,就用汉代的骂人话“骂他”,还告诉他这句骂人话是谁说的、典出处;接着用唐朝骂人的话“骂”他,再告诉他是谁骂的,典出何处。一直从上午说到中午。刘半农同来的人只得出来向章太炎作揖说:“我们麻烦老师很久,现在我们要告辞了。”

双簧事件

化运动刚起步时,许多人习惯于恪守旧的传统,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壮大文学革命的声势、宣传文学革命,钱玄同与刘半农于民国七年(1918年)3月在《新青年》上分别扮演了正、反两个角色,进行辩论。钱玄同化名“敬轩”,发表了《文学革命的反响》。这篇文章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身份,陈述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与弊端”,攻击《新青年》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刘半农则以新文化运动的捍卫者身份,发表了《答王敬轩》的长篇文章,针对“王敬轩”所列的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以犀利的笔锋逐条批驳,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

一语成谶

徐志摩

民国二十年(1931年)11月10日,刘半农邀请好友数人到郑颖孙家,其中包括曾同在伦敦待过的徐志摩。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之际,徐志摩接到电话,尔后笑意盈盈地说:“我明早六点南飞。明晚此时,当与小曼共饭也。”同座中,刘半农年龄最大,又喜开玩笑,听徐志摩说坐飞机,便打趣道:“飞空之戏,君自好之,我则不敢尝。”徐志摩回应到:“危险在所难免,我自甘之。我苟飞死,君当为我作挽联。”刘半农笑答诺。宴席散去,刘半农与徐志摩握手道别时,徐志摩还依然笑着叮嘱:“一事费神:我若死,毋忘作挽联。”然而,两文人好友之间的玩笑之词,竟成谶语。19日,由南京到北平载着徐志摩的“济南号”,在济南党家庄遇大雾失事。

自身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下旬,为了调查蒙古族牧区民俗,刘半农远足塞外,夜宿百灵庙一间乡村草房,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他自备一行军床,于房中支架独卧,故作僵硬状,开玩笑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听者为之大笑,却不料一语成谶,在考察途中,刘半农为虱子叮咬,染回归热,回京后耽误治疗,于同年7月中旬离世。

标签: 刘半农文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只不过是流放吕不韦,并未将他赐死,为何吕不韦却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太多令人费解的事件。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一则历史故事是秦王只不过是流放吕不韦,并未将他赐死,为何吕不韦却要自杀?《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封敕令发生在嫪毐事件之后一年,吕不韦被

  • 揭秘朱棣活剐三千宫女真相 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夸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人称永乐帝和永乐皇帝。朱棣生在应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明朝时期建立后就自称为燕王,在老家凤阳的时候,为人和善被广为人知,后来到如今的北京之后,经常参与军事,两次带兵出征,后来就在北方也小有名声。当时朱允炆坐位时,实行削潘政策,时常监视朱棣,还强行调走他的军队,随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蓝玉,灭李善长全家70多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作为草根出生的皇帝,不仅创下了放牛娃荣登天子之堂的彪炳千古之记录,更是在当政时期因大肆屠杀功臣而被扣上了“暴君”的帽子。不过这确实不假,仅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就屠杀3万人,当事人胡惟庸被诛九族,李善长一家70多口全部被杀;蓝玉一案,朱元璋一次性屠杀1.5万人,当事人蓝玉被剥皮,死相可谓

  • 南朝宋是怎么灭亡的?和这些人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朝宋,南北朝,历史解密

    刘骏是文帝的三子,从小得不到父爱,生性孤僻,养成了凶暴残忍的性格。在他即位后,开始排斥异己,大肆屠杀宗室诸王。文帝生前,非常喜爱四子刘铄,因而遭到了刘骏的嫉恨。刘骏即位不久,就派人毒死了刘铄。杀死刘铄后,刘骏又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叔父刘义宣。刘义宣是刘裕六子,宋文帝时任荆州刺史。在刘骏讨伐刘劭的战争中

  • 揭秘:清朝农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如今关于清朝时期的电视剧和书籍可谓多不胜数,但这些内容讲述的不是后宫妃嫔们的宫斗,就是帝王将相的文韬武略。关于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却很少会有涉足。那么在清朝时期,占全国人口五分之四以上的农村农民真实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清朝作为一个农耕帝国,农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又非常不起眼的角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文

  • 万历皇帝宠妃郑贵妃一生为儿子谋划,他却成为了最惨的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贵妃,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郑贵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后宫之中,妃子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已经是万分幸运的事情了。如果能生下一儿半女,在后半生也算有了依靠。对于儿子,既是宠妃们生存的资本,也是她们无怨无悔付出的对象。就像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妃嫔

  •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的藩王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占有全国多数的土地,一些藩王,比如福王,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富得流油。当年朱元璋实行这个制度,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朱元璋规定,凡是朱氏宗亲,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

  • 为什么说后周皇族是历史上亡国皇族中最幸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话说李唐之后的五代十国乱世到后周时期因为圣明之主柴荣的出现隐然有一统之势,奈何柴荣时运不济,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之时,旧日河山正待整理之际,便溘然长逝,临终之时柴荣将走上正轨的后周交给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不过后周因为孤儿寡母的缘故,并未保住柴荣留下了的江山,最终江山被赵匡胤夺了去。那么赵匡胤是怎

  • 秦军能不能击破马其顿方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军,历史解密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军队规模是“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战船”。仅仅凭借这么一些兵力,亚历山大就征服了三个文明古国。在征服中亚之后,本想征服中国,但因为迷路而走到了印度,让中国“逃过一劫”。如果亚历山大来到中国,能否征服中国?众所周知,秦国位于最西边,想要征服中国,首先要

  • 李郭之乱后刘协逃出长安,身边带了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郭之乱,历史解密

    作为一国之君,就算是有名无实的刘协也是有很多朝臣保护的。毕竟皇帝在则朝廷在!作为依附着朝廷而存在的大臣们,皇帝跑路自然自己也要跟着跑路。而本来应该是举朝搬家的汉廷,由于李傕、郭汜之乱,很多大臣都被郭汜挟持了,所以刘协出宫时带的人也就不会太多,至少百官就是不可能的了。刘协出长安到洛阳,我把这段路程分为